文章来源:中训网 作者:文/ 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
% Y V) k' C( | 日前,国内某知名人力资源网站开展的一项《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74.6%的职场人产生工作倦怠。该网站人力资源专家根据衡量工作倦怠的三项指标(即情感衰竭指标、玩世不恭指标、个人成就感指标)同时拥有的多少,将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显示,74.6%的人有一种症状,为轻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现了两种症状,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则同时具备三种症状,为严重工作倦怠。职业倦怠的常见表现是:工作时常常感到精疲力竭、容易情绪波动、经常妄自菲薄、服务质量下降、工作欠缺主动性、频繁跳槽、工作效率低等。 ! a/ l/ e4 p5 O4 V, i
随着社会的变革转型,就业压力增大。企业求创新突围,必然给管理者、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职业倦怠不可避免。但人是企业的根本,一旦人倦怠了,必将影响工作效益进而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作为企业及其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防治职业倦怠,在当前尤其重要。 " e K( ]/ U# P& ^. J
案例一:
l2 b6 W* {) c% T# W0 B "如果我每月不能做到一定数额的利润,我的业务就无法运转下去。"孟飞在通讯业奋斗了6年多,现在每天都要面临这个问题。 ) M* ~# k" W" J" r( |
5年前,孟飞只身一人来到广州,他什么困难都不怕,一心向前冲。从当初的业务员奋斗到现在的业务经理,薪水倒是涨了好几倍。而现在,经验丰富了,说话的口气却不如以前"硬气"。面对同样的压力,他几乎难以做到当初"从零开始"的坦然。迫于业绩压力,他每天都处于一种极端的焦灼状态。"稍遇不顺,我的厌职情绪就滋生出来,非常想逃避,不想上班。每天晚上,我必须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并且多次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到家人。真的很讨厌这样的状态。" 5 s$ l8 j; r# f7 K
案例二: 8 C; a# _. ]3 x& E, f. w0 |1 ^) ?2 R
小柯是一家知名旅游公司的员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她是一个幸运儿--目前从事的旅游策划工作,既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又与自己的兴趣相投。她已经在这个公司工作了整整8年。
' ~ b3 I' D: p$ f2 J! \7 q: G$ x 8年来,小柯的职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的工作她已经完全驾轻就熟,她觉得工作越来越没劲。"我每天都不想上班,对工作没有了热情,就想着只要不出错就万事大吉了。可这是我曾经最喜欢的职业呀!我也曾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但现在那种职业的成就感没有了,我具备的这些知识应付目前的工作绰绰有余。但我还不到30岁,又不甘心回家务农,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通往何方。"
4 \$ m. k; A1 x m4 q# b 组织文化是"罪魁祸首" 9 |' o& X! q" s$ p
尽管导致员工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是组织方面,也就是员工所在企业的因素,包括:企业的发展理念与个人的理念是否一致;企业文化与个体的价值追求是否一致;企业的分配机制是否公平公正;企业是否为个体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第二是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者角色方面的因素,包括:工作量是否过大,是否需要经常加班;员工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工作上是否有足够的自主性;工作上与他人能否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第三是员工个人特征方面的一些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家庭与社会生活的质量;个体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个体所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但是在企业里,我们发现,组织的发展理念与个人发展理念越一致,组织文化与个人的价值就越一致,组织的分配机制越公正、提供的薪酬越有竞争力,个人出现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个人的工作量越合理,职责越明确,自主性越强,能在工作中与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出现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如何帮助员工职业保鲜,解铃的还需是企业本身,该从企业的体制方面下手。
( Y, y+ B- O( L; Y 职业倦怠是这样成长的 d! O1 |( n7 f6 q4 ~, J
企业文化体制导致的员工职场倦怠,并非始于员工入职之日,职业倦怠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管理者要了解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阶段、程度,方能根据其不同阶段和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防治员工职业倦怠。归纳起来,职业倦怠的形成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 n3 M& P7 m$ n! w& ` 9 y* N w- K; F+ ~1 M$ U0 y3 l$ n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1 p: t# w% x C, g( ~
改善员工职业倦怠,固然需要靠员工自我努力突破。但对企业而言,尤其是人力资源部,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员工帮助计划,通过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服务项目,采用专业咨询、指导培训、提供资源、丰富工作内容等方式,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这里提出八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3 X8 A5 G" ~8 ]6 E# s
1、 引入专业咨询团队 0 x2 I2 |( V' c8 _* u7 _' g
职业倦怠的防治应该纳入企业员工帮助计划中并占据重要部分,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咨询,来访员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提高应对挫折和舒缓工作压力的能力,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职业人生中的难题。除此之外,咨询师还会帮助员工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帮助或鼓励员工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现。
: I, T1 Q( f# D) ~/ [ 2、 做好企业心理调查或培训
' O9 c) q/ d& x' m7 g* A 就目前国内企业的现实状况来看,引入专业咨询团队来专门针对员工职业倦怠问题开展咨询,还很难做到。但是,员工职业倦怠对企业的危害性很大,企业又不得不对此提高警惕,那么,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调查或培训就相当重要了。通过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心理调查,可以发现员工是否存在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以及职业倦怠发生的严重程度。另外,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 e/ _1 \8 N* g5 @+ X
3、 对管理者进行心理技能培训 u' Y) \/ D2 ]5 ?6 q3 m7 ?# d
由于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所处职位级别不同,上下级之间面对的交流和沟通很少,管理者发现下属工作倦怠状态也随之减少。因此,管理者善于发现下属倦怠心理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此,企业应当为管理人员提供类似培训,提高管理者发现下属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其能敏锐地感知到下属行为方式和情绪态度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感知员工所需要的帮助,及时向员工伸出援助之手,将工作倦怠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确定员工出现工作倦怠问题,管理者应当帮助员工建立心理恢复计划,以干预的方式参与到员工的强制性自我调整和修复过程中去。如果员工的工作倦怠程度严重,则管理者要及时帮助员工求助于专业咨询机构,以进行长期有效的心理治疗。
4 {( B M7 u1 R 4、 有效地提供资源 9 `1 g* i$ `: Z# I
企业通过积极、有效地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可以满足员工追求的工作目标与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工作控制力和决策参与权力等匹配,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改善员工职业倦怠现象。
/ T. \3 [ |" C! ?+ e5 W 5、 实现职业轮岗
) }$ {( m* q! D; o 工作失去新鲜感,工作内容单一、乏味,很容易造成员工职业倦怠。因此,适当丰富工作内容、采取轮岗的方式,可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带来新的刺激,从而缓冲乃至消除其疲劳感和乏味感。在对员工进行职业轮岗时,应当冷静地判断其职业和岗位需求与个人兴趣、能力匹配的程度,理性地选择适合的岗位。如果进行职业轮岗后,员工对当前的工作还是无法提起精神,或是工作状态不佳,那么劝其离职是比较可取的方法。
+ s8 Q4 K. i0 W3 K8 y* V 6、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K: e9 R5 y/ B4 V3 }" P' N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舒心工作的前提,但有些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员工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时刻需要留神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身处这样的企业,人很容易觉得身心疲惫。因此,企业有必要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员工之间建立坦诚、和谐、自觉、努力的文化氛围,注重沟通与协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作内容上。
7 u% T6 N# g! t& e* | 7、 完善激励机制
! J0 z1 H& t e5 a2 V. y4 ]' ^ 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员工的工作热情通常会减退,一些负面情绪开始冒出来。这时,企业需要运用一系列激励技巧来使员工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比如,通过适当放下权力、制定晋升标准、给予荣誉和情感支持等措施有效地改善员工的倦怠情绪。 . m. \0 e, |! e0 X, t5 _
8、提升员工成就感
" h* G4 v$ {; j6 w$ X+ g 对于任何人来说,自我认可都是推动自身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任何成就的积累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成就,却是帮助员工建造自信大厦的基石。所谓提升员工成就感,就是每当员工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都对其给予肯定,尊重其取得的进步。实践证明,这样的认可行为可以给员工个人带来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员工即使面对压力,也不觉得辛劳疲倦。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肯定员工取得的成绩、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平衡其工作期望以及适当的物质激励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成就感。
' Q# M. z# n. T6 g6 V 帮助职场倦鸟抛弃倦怠,实现职业保鲜,是企业一项长期的工作,旨在留住人才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从而整体提升企业效益。
5 ?7 X" A- p7 Q$ \4 y8 H7 N 职业倦怠的测试
7 b) b# ]! C0 l* M: K; J$ x 员工所处的职业倦怠阶段是受其程度影响的,程度越深,所处的阶段也偏于晚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那么,程度又是通过什么来确定的呢?管理者通过下面的职业倦怠程度问卷,可以有效测算和评估出员工的职业倦怠程度,进而估计其所在的阶段。其中,从来没有,得1分;很少,得2分;有时,得3分;经常,得4分;完全吻合,得5分。分值在25-35分之间,表示处于蜜月期或涅槃期,倦怠度很低;分值在36-60分之间的,表示处于激励期,倦怠度较低;分值在61-90分之间,表示处于衰退期,倦怠度较高;91分以上,表示处于衰竭期,倦怠度非常高。(可以请员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问卷) H- b z' p" t0 G6 f
01、 晚上很早上床睡觉,但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了也总是被噩梦惊醒; 02、 即使头天晚上睡得很好,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仍然觉得很疲倦; 03、 从早上睁开眼睛就想着是否可以以生病为借口请假逃避上班; 04、 总是一边工作一边看表,渴望下班时间的来临; 05、 黑色星期一 06、 经常迟到; 07、 总是下班后仍然想着工作的事情,并且心情烦躁; 08、 经常头疼、感冒、腿脚酸软; 09、 面色苍白,无精打采; 10、 眼圈浮肿; 11、 觉得自己工作很努力,可是得到的却很少; 12、 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努力没有得到重视; 13、 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愿意与同事交流; 14、 在工作遇到问题时,你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15、 时常抱怨,对自己的某某同事没有好感; 16、 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17、 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兴趣; 18、 常常觉得压力太大,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19、 靠服用药物、酗酒来麻痹自己; 20、 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 K- {, ?7 H2 G5 f% O9 A
中训网声明:如需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资讯及作品,请在文章开头处标明文章来源、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加注此声明。感谢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