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人网游荡的时候,看到唐骏的一篇关于精英型和防范型管理的文章,很是精辟,于是想起我们公司的现状,心中黯然,对比得出一条很不愿透露的结论,原来我们就是那种防范型管理的企业。
作为二级单位的HR,既要处理杂乱无章的事务性的事情,还要给来自底层的各种声音一个满意的回复,同时要做到让上级单位无懈可击,真的是压力大,人手少,在集团的条条框框下束缚着苟活着,喘气都是难的。
还是先说这么一个简单的案例吧! 招聘,起先总部人力资源部只是管控管理人员的招聘录用,然后开始涉足修理工,司机等技术岗位,接着将保安人员的招聘录用权也抢走,最后竟然是一般的服务员工资水平不到1200元的人员的岗位录用都剥夺了,连收个简历都要等上面派人,面试更别提了。最可笑的是,明明能够减少成本搞定的岗位,他硬生生的去各大报纸打广告,增加招聘成本,成本开支最后还列支到二级单位里。 最无奈的是,递上去用人需求后,半个月不给回复,有的岗位还拖了三五个月都没人给我们,缺人手的时候报上去也不批准,真的是活受罪。眼看就到了生产旺季,用人部门每天三五个电话打过来,二级HR被逼的想跳楼。打报告给人力资源部看了不书面回复,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制度一堆,都是针对规避二级企业的,却没有看到一点为二级单位服务的迹象。
有点发牢骚的倾向,摆正心态回头看看,集团企业的二级单位人事权有多少呢? 招聘要迁就总部;薪酬要总部审批;培训就看总部的临时安排;劳动关系出问题了,总部不出面协调解决,而是一味的责难。如此苟活,总得窒息。
问题的严重性就是我们不能认清事情本质,而是在私下里传道,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上报提出问题,畏首畏尾,顾虑重重,总是将集团当做上级领导来供奉着,有求必应,即便很不科学。这是二级单位的弊病,一种被奴化的思维,可是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用人部门,矛盾就是用人部门与二级单位的HR,搞得HR里外不是人不说,还被所有人责难。
下放人事权,加强监督,而不是大包大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