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原帖由 殇の奉孝 于 2010-1-12 12:03:00 发表 看了无神的例子,有一点点想法补充下:
为什么要有人力需求申请这个步骤?如果真像无神说的完全只是一个流程的要求,则它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HR,不和用人部门沟通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但是沟通也要把握尺度。如果需求审批是属于你们HR部门的事情,这个涉及到组织编制的相关问题,我们公司是有专门部门负责;如果你知道这张需求单是类似于离职补缺这类较紧的原因,可以适当提前安排面试,但是 [/quote]
--------------------------------------------------------------------------------------------
赞同!!!
首先,需要加强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偏好的沟通,形成良性互通机制,不单单拘泥于岗位说明书和需求申请单
毕竟很多情况这些工作都是属于应付较差式的,可靠度不高,需精准必须抽空与用人单位主管面谈,记录下来
这个是做好的前提
其次,需要把握一个度,就是你可以提前人才搜索和简历储备,但是具体进展到哪一步呢?
亲身体验的例子:
某天与用人部门主管沟通,因工作抽调一人去上海支援,下个月需申请项目管理工程师人选,而且比较紧迫,马上要来岗位说明书及任职要求,搜索简历并交由用人单位审阅,OK后约请与用人部门主管面谈,感觉比较合适,因部门总经理出差,暂未确定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用人部门主管告诉我此人需去上海工作,还需上海领导面谈,好不容易于候选人沟通事情原委,再与上海领导预约,又过一周,总经理回来转告我:此项目工程师已有人选,公司内调
痛定思痛:
1.沟通未彻底,事先确实沟通,但过于自信,但对大BOSS的意见及其他变更因素未及时把握,浪费较大人力时间成本,还有候选人带来的不便
2.招聘满足率考核是以签核的需求来衡量,涉及部门人力编制合理性,既浪费心血,工作考核还没有体现,连苦劳都没有
综上:建议可事先沟通需求,做人才搜索及简历储备,甚至给领导审阅简历匹配度,但预约面谈,最好在需求签核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