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23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理解理论的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听众

43

积分

书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14-6-6
积分
4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3:10: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kenny,   F, p" |  l8 E% }

+ C5 S$ ^: R. t终于又见到你了。我的学生一直在跟踪你在人大,辽大的课程。可惜我课程冲突,否则一定去听课,因为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懂。% R% y1 a2 Y; V
+ B- A- b; W8 @0 R
现在请教一个小问题:如何理解理论的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我读了你在中大的PPT ,其中有一些例子,但是可能是PPT的限制,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难道有些理念只能explaining,而有些理论只能predicting吗?
# [5 u! b* G- W/ t# I1 [0 N0 T/ K" E' a4 g% ?) U- x9 I  d
如果可能推荐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献,以便理解。
5 a: t; o3 O& g3 _谢谢3 ]# V# {% d" _

3

主题

5

听众

43

积分

书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14-6-6
积分
4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4
10
发表于 2010-11-17 20:51:01 |只看该作者
是的,其实基础研究更需要功底,但意义可能重大,而需要的工具与方法更多,需要学习的理论也很多。谢谢罗老师的指导。2 u+ c% I, j+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9
发表于 2010-11-13 11:16:42 |只看该作者
謝謝Kenny的說明,也再度提醒與鼓勵了我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
发表于 2010-11-12 22:28:13 |只看该作者
jkliang,以下的话是借题发挥。如果但要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请问有谁曾经做过能够 “精确预测” 员工(或是企业)表现的研究呢?
" O* d; I3 w9 y/ v4 J, H, t  y2 t# D% Y- \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以前在“博客”(这个圈子的前身)已经谈了很多了。6 e) ?3 v" L- e( A# b
「学术研究」与「咨询工作」最大的分别是前者是看重解释现象,后者是看重解决问题。「学术研究」是基础,「咨询工作」是应用。我常常把管理的「学术研究」比喻成为一个工具箱。我们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工具。不同的工具可以用在不同的时间情景下来达到目的。锤子用来敲,钳子用来夹。我们有没有一个万能的工具呢?没有!那我们有没有一个“多用途的工具”呢?可以有。但是“多用途的工具”往往是每一样都不是做得特别好的。整个管理的训练就是训练一个工匠,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工具。训练是否一定凑效呢?要看工匠的功力。没有受过训练的可以做好吗?可能,但是机会低一点。' _+ M0 ~3 P; c' z2 P5 u3 \

5 i' h0 H( o# h2 T: D5 i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applied research)是凑用,但是(假设它是一个好的应用研究,其实现在大部分的应用研究是很差的)它只是对这个特别的问题,在现在这个环境有用。稍微换一个环境就没用了(起码不知道是不是有用)。我不反对应用性的研究,我自己也做。但是有两点我希望大家记住。(1)应用性的研究也要专业,研究的严谨性是不可以妥协的。(2)总要有人做影响比较长远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的难度比应用研究高很多。既然大家是受专业训练的,我希望大家可以做一点一般咨询人员不可以做的严谨的学术研究。简单的应用研究,就留给人家去做吧。8 o! N4 b+ `. U8 @# i/ V
" _  B5 ]. s. `$ V. D
最后多加一句,为什么要做这么难的学术研究呢?知道激励理论,员工是否一定受激励呢?我不敢说,可能成功70-80%吧。但是,请问如果完全没有激励理论,经理如何知道怎样去激励员工呢?
. u8 w2 Z+ i) ^3 D 本帖最后由 Kenneth 于 2010-11-13 12:05 编辑 8 C' F0 L- l, q# @4 L8 S
' P# Y  W/ a) Z+ H. 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7
发表于 2010-11-12 12:42:47 |只看该作者
我的指導老師常常問我一個問題,你的研究解釋了某一個現象,但是它可以幫助實務界解決什麼問題呢?他本身是方法論背景,所以他對於能夠「預測行為/結果」並且能夠「操弄」的研究比較認同,解釋性的研究結果好像隔靴搔癢,不知道這是解釋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之間的差別嗎?解釋性的研究該如何討論,才能與實務問題較為結合,而不是做出類似只有描述變數間關係的結論(我的老師認為猶如slogan)?請問Kenny與大家的意見,謝謝! 本帖最后由 jkliang 于 2010-11-12 12:50 编辑 0 B+ U% h% q* j
0 Z1 W, `4 f% b) Z8 H'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
发表于 2010-11-12 12:07:56 |只看该作者
Spring 607,我以前也有这个看法,以为「预测」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了我们可以「解释」后,就两者都有了。 但是我慢慢发觉这不一定是对的。
+ _" s' x, W4 C" |" F「解释」看重的是运作的机制,知道事物的运作机制,不“一定”提供很好的预测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因素可能很多。比如我们知道“多吃”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但是很多人无论如何的吃也不胖的,有些人吃一点点东西就会胖。
" i, \1 [: F0 W, f- y+ P6 c「预测」看重的是比现象稍微早一点发生的共变量。它可能与原因没有关系(可能都是同一个原因的另外一个结果),但是有了A,几乎就一定有B。' a5 R! j, u2 U) S& X7 k. f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不知道“引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物质和重量就有引力?但是要知道飞机跌下来的速度是非常简单的。
: k& O  s4 x1 Y: T7 G其实,中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生姜”会驱寒(甚至连什么叫做“寒”都不一定精确的知道),但是它驱寒的能力是蛮准确的。
# ], l: N. v; ~: M. ]所以「解释」是医理,是黄帝内经;但是我头痛了,还是止痛药(预测)来得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36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8-25
最后登录
2012-5-9
积分
366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79
5
发表于 2010-11-12 11:50: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楼 spring607 的帖子- ?- q& {. I8 Q+ a& K' R( ~; Q
" G7 P- [2 S4 W1 _) h
9 G- J: l, \; u' a
    我以前求學的經驗來看:統計課程,或類似教導預測技術面的課程,都強調prediction,而教理論的課程,例如OB,會強調explain。$ C& q6 S' K% Y* }' G9 O
$ U0 l6 Y8 c- d7 d- {- Y. n
   OB課少談(幾乎不談)統計技術,統計課不談與統計無關的理論,因此學生(包含以前我)都會被誤導。, V9 Y, i4 e" S  Z3 b: [
我以前上完統計課誤以為R-square要超過0.9才是可以接受(預測的準確性才高),完全忽略解釋行為、現象機制的重要性。3 n0 P7 p1 A5 f- R$ ]

; D* ]# w6 U, r5 X" C# z) M研究方法的課程又大都被定位為高階統計課,因此對解釋的重要性還是一樣模糊。
% m' E& w- G+ y% I% F$ D7 d! L* z, ^! k  n
像spring607您這樣強調explain的老師,對學生幫助真的很大。
7 C' Y% y- X. U4 d: w
3 s! H7 O* G; B4 |像Kenny談理論又談技術的老師,更是難得!
1 Q, c3 ?7 S! E" j
. B7 p; P6 `1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听众

43

积分

书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14-6-6
积分
4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4
地板
发表于 2010-11-12 00:42:54 |只看该作者
谢谢ken的回复,也谢谢Chienhsin.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在教研究方法的时候,读了KEN的理论哪个PPT, 觉得解释更可理解,而预测是不特别好理解。因为预测是要在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可以的。
3 k# E, z/ Y, z# q; t( C
& n+ U* m0 Z( m( h4 o# F而学生或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是不是主要是以解释为主呢,即了解管理现象中的内在机制,变量之间关系。如果能够描述,解释并说明这些内在的关系,然后才能进行预测吧。
7 j) A0 R) _$ Y/ M& l- e7 y7 p总之,我的问题是在进行管理研究方法教学中,强调的是解释,还是预测,还是二者都有?我比较喜欢解释,因为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通常都是解释的成分大一些。
1 G! _4 z( D) v; x: f6 d# S6 h; K6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36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8-25
最后登录
2012-5-9
积分
366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79
板凳
发表于 2010-11-11 20:14: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 spring607 的帖子
  D- M% y; Q: Y# }
) Y; C: |- k* @4 c% `% a! ^' `' k+ h2 U" p4 \- D3 o( P. m8 u- ?
    我認為prediction在意的是準不準確,explain在意的是「為什麼會這樣」。
3 S; C  X+ G; U0 p' k3 X# p例如有一些人在地震之前都會說有耳鳴、筋骨酸痛的情況,過沒多久果然地震,(據說)他們可以預測地震非常準確,但科學家卻說沒有這種事(因為無法解釋為什麼這樣)。& X, E7 F5 z0 t4 q; s+ u
, Z' q& C) O5 g/ M$ O4 _
我看過一個報導,美國FED制訂利率水準,CNN為前主席Greenspan訂了一個index,來預測今天利率會調升或調降,預測基礎為Greenspan的公事包厚薄。  但Greenspan回憶錄自己說了,某天的公事包很厚是因為哪天有帶便當上班,並不是前一天帶公文回家。0 P( g. d0 [+ j3 H
" X6 {1 Y, \; f! ?( _
公事包厚薄 -----> 利率水準 :  prediction3 W. n6 X2 j2 s4 K% ^

/ `3 q4 m" {2 w' \  t4 t) c+ C: y/ t! ]
0 X8 w; V) z# c5 ]+ A'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11-11 09:59:38 |只看该作者
Spring607,你好。Explanation 与 Prediction 的目的不一样,做的事情自然不同。( F& v4 c1 U4 K4 ]0 w; |9 _8 t
9 }* I( h# V% ]. j/ q3 Y4 D
对于 Prediction 『预测』来说,目的是要知道现象中的变量的未来结果。- O( Q- h* R; ~0 z- p
在自然科学中,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定律就是一个『预测』的理论。它的目的不是告诉你为什么行星会随着一个椭圆形的轨迹运转。在社会科学中,很多预测经济走势,股票高低的模型都是以预测为目标的。2 C7 p0 o! ?5 D; E6 r
9 h) H4 i' @- Z) t
对于 Explanation 『解释』来说,目的是了解现象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里面的机制是什么等等。* [1 |! ~; @+ [
在自然科学中,进化论(无论它是对是错)是解释性的。它没有兴趣预测人类以后下一个进化物种是什么。在社会科学中,大部分的理论都是解释性的(例如 identification theory, agency theory 等)。' J: {3 S& t' z9 U
以上是我个人的总结。我只是依稀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点点类似的东西,是从一本研究方法的书中看到的。但是忘记了是哪一本了,读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