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16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理解理论的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听众

43

积分

书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14-6-6
积分
4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3:10: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kenny, " k- e. i7 o# ^; @

2 V$ T, Q8 h4 h" w5 s5 l终于又见到你了。我的学生一直在跟踪你在人大,辽大的课程。可惜我课程冲突,否则一定去听课,因为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懂。& Q5 u+ k3 `& {- T  X( J

; {) y2 J: C, x1 \8 I1 b8 r现在请教一个小问题:如何理解理论的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我读了你在中大的PPT ,其中有一些例子,但是可能是PPT的限制,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难道有些理念只能explaining,而有些理论只能predicting吗?- T( E* F+ p( r/ g- B8 u
3 b" V0 C8 D/ d" }1 v7 P5 P
如果可能推荐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献,以便理解。
. y  P: ]8 y& I, L谢谢
7 E7 F1 v; Z8 O) a' ^* D4 R

3

主题

5

听众

43

积分

书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14-6-6
积分
4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4
10
发表于 2010-11-17 20:51:01 |只看该作者
是的,其实基础研究更需要功底,但意义可能重大,而需要的工具与方法更多,需要学习的理论也很多。谢谢罗老师的指导。- c$ ~; `% }6 P. N+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9
发表于 2010-11-13 11:16:42 |只看该作者
謝謝Kenny的說明,也再度提醒與鼓勵了我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
发表于 2010-11-12 22:28:13 |只看该作者
jkliang,以下的话是借题发挥。如果但要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请问有谁曾经做过能够 “精确预测” 员工(或是企业)表现的研究呢?
3 Q% w( W$ s$ H7 |% `+ M2 c$ P1 ]) A# ]3 A7 f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以前在“博客”(这个圈子的前身)已经谈了很多了。
4 y  [6 U* O; `; G8 P「学术研究」与「咨询工作」最大的分别是前者是看重解释现象,后者是看重解决问题。「学术研究」是基础,「咨询工作」是应用。我常常把管理的「学术研究」比喻成为一个工具箱。我们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工具。不同的工具可以用在不同的时间情景下来达到目的。锤子用来敲,钳子用来夹。我们有没有一个万能的工具呢?没有!那我们有没有一个“多用途的工具”呢?可以有。但是“多用途的工具”往往是每一样都不是做得特别好的。整个管理的训练就是训练一个工匠,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工具。训练是否一定凑效呢?要看工匠的功力。没有受过训练的可以做好吗?可能,但是机会低一点。, o( k' v3 m) h

- {# m' @- W; W2 W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applied research)是凑用,但是(假设它是一个好的应用研究,其实现在大部分的应用研究是很差的)它只是对这个特别的问题,在现在这个环境有用。稍微换一个环境就没用了(起码不知道是不是有用)。我不反对应用性的研究,我自己也做。但是有两点我希望大家记住。(1)应用性的研究也要专业,研究的严谨性是不可以妥协的。(2)总要有人做影响比较长远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的难度比应用研究高很多。既然大家是受专业训练的,我希望大家可以做一点一般咨询人员不可以做的严谨的学术研究。简单的应用研究,就留给人家去做吧。2 `& M) j; }6 H/ A0 B
9 J' s' v% s+ u5 Z0 V
最后多加一句,为什么要做这么难的学术研究呢?知道激励理论,员工是否一定受激励呢?我不敢说,可能成功70-80%吧。但是,请问如果完全没有激励理论,经理如何知道怎样去激励员工呢?/ P3 p7 E2 Q; i5 a) O" h: Q( E  @- b
本帖最后由 Kenneth 于 2010-11-13 12:05 编辑 , a7 U+ C, I) {0 d7 P

7 v7 g# {* q8 i8 \# M  _#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

听众

770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4-15
最后登录
2013-9-16
积分
7709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610
7
发表于 2010-11-12 12:42:47 |只看该作者
我的指導老師常常問我一個問題,你的研究解釋了某一個現象,但是它可以幫助實務界解決什麼問題呢?他本身是方法論背景,所以他對於能夠「預測行為/結果」並且能夠「操弄」的研究比較認同,解釋性的研究結果好像隔靴搔癢,不知道這是解釋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之間的差別嗎?解釋性的研究該如何討論,才能與實務問題較為結合,而不是做出類似只有描述變數間關係的結論(我的老師認為猶如slogan)?請問Kenny與大家的意見,謝謝! 本帖最后由 jkliang 于 2010-11-12 12:50 编辑 ! s; i/ n8 Q7 v2 z! u6 I1 Z5 x; D. G

& k- l* @( \  ?& L- N3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
发表于 2010-11-12 12:07:56 |只看该作者
Spring 607,我以前也有这个看法,以为「预测」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了我们可以「解释」后,就两者都有了。 但是我慢慢发觉这不一定是对的。$ `  i9 i4 z/ }( m2 B
「解释」看重的是运作的机制,知道事物的运作机制,不“一定”提供很好的预测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因素可能很多。比如我们知道“多吃”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但是很多人无论如何的吃也不胖的,有些人吃一点点东西就会胖。8 F6 {% F( v) W' I4 I- @
「预测」看重的是比现象稍微早一点发生的共变量。它可能与原因没有关系(可能都是同一个原因的另外一个结果),但是有了A,几乎就一定有B。- \- i$ E+ U/ d. H$ V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不知道“引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物质和重量就有引力?但是要知道飞机跌下来的速度是非常简单的。
! L! b( H# x1 x" _其实,中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生姜”会驱寒(甚至连什么叫做“寒”都不一定精确的知道),但是它驱寒的能力是蛮准确的。
' o) p6 C" w6 {3 a; C, w. V所以「解释」是医理,是黄帝内经;但是我头痛了,还是止痛药(预测)来得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36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8-25
最后登录
2012-5-9
积分
366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79
5
发表于 2010-11-12 11:50: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楼 spring607 的帖子9 j7 X4 W* _) p* X" G% x

$ I$ [0 P1 Z0 W0 g' `3 m7 e6 S5 R
    我以前求學的經驗來看:統計課程,或類似教導預測技術面的課程,都強調prediction,而教理論的課程,例如OB,會強調explain。
( {9 S: p( D) L9 W) {- w: u3 e, O
   OB課少談(幾乎不談)統計技術,統計課不談與統計無關的理論,因此學生(包含以前我)都會被誤導。
2 J/ ?. ?7 L- m$ Q' s& G我以前上完統計課誤以為R-square要超過0.9才是可以接受(預測的準確性才高),完全忽略解釋行為、現象機制的重要性。4 A/ \- p5 Y6 i" [3 M9 l
" F# O9 |2 q& r, A, ]1 K4 a8 M( C
研究方法的課程又大都被定位為高階統計課,因此對解釋的重要性還是一樣模糊。
/ Z& z" |) z4 y) @* q9 {
; v' G6 P2 R% \5 P像spring607您這樣強調explain的老師,對學生幫助真的很大。
9 o  Q5 a' z( T- L9 q
, Y4 R2 d, r' K- d5 n+ L- t像Kenny談理論又談技術的老師,更是難得!
" a! g- }* Q& U4 s; x% S, Y* c
: W( O- R. c' [" [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听众

43

积分

书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14-6-6
积分
43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4
地板
发表于 2010-11-12 00:42:54 |只看该作者
谢谢ken的回复,也谢谢Chienhsin.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在教研究方法的时候,读了KEN的理论哪个PPT, 觉得解释更可理解,而预测是不特别好理解。因为预测是要在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可以的。( I% S; j, A& Z) a6 v

2 [, W8 g+ w( b! ?* e/ a) f而学生或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是不是主要是以解释为主呢,即了解管理现象中的内在机制,变量之间关系。如果能够描述,解释并说明这些内在的关系,然后才能进行预测吧。  W6 Z. Y+ E; y5 q
总之,我的问题是在进行管理研究方法教学中,强调的是解释,还是预测,还是二者都有?我比较喜欢解释,因为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通常都是解释的成分大一些。; K" |1 e4 p, E5 E0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36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8-25
最后登录
2012-5-9
积分
366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79
板凳
发表于 2010-11-11 20:14: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 spring607 的帖子
2 S% H1 [- I% O! @8 t! L( V  L6 h' u9 a4 O$ H& B
0 k1 l5 ?2 K' _. l5 Q
    我認為prediction在意的是準不準確,explain在意的是「為什麼會這樣」。
1 ^' Q; s5 `; ^. L0 ~/ k例如有一些人在地震之前都會說有耳鳴、筋骨酸痛的情況,過沒多久果然地震,(據說)他們可以預測地震非常準確,但科學家卻說沒有這種事(因為無法解釋為什麼這樣)。
+ N1 q4 w1 ^! i3 s& K7 x/ k4 \+ T- d! o
我看過一個報導,美國FED制訂利率水準,CNN為前主席Greenspan訂了一個index,來預測今天利率會調升或調降,預測基礎為Greenspan的公事包厚薄。  但Greenspan回憶錄自己說了,某天的公事包很厚是因為哪天有帶便當上班,並不是前一天帶公文回家。
# G7 N# W9 z0 k! `. j
. T) w/ X) n# v0 ]公事包厚薄 -----> 利率水準 :  prediction
) m" M& a  `5 @
' p& N2 Y3 L, F0 b- a
) ?* o: s/ F+ ^0 K$ K# n- ?
7 m. ]* T5 F5 n! V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11-11 09:59:38 |只看该作者
Spring607,你好。Explanation 与 Prediction 的目的不一样,做的事情自然不同。
: h% ]- e: s& z- f4 \7 S6 H( B% f, C: |" k* V% Q
对于 Prediction 『预测』来说,目的是要知道现象中的变量的未来结果。
# M2 O1 m, W+ A+ s/ M( j( p: D3 k4 \在自然科学中,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定律就是一个『预测』的理论。它的目的不是告诉你为什么行星会随着一个椭圆形的轨迹运转。在社会科学中,很多预测经济走势,股票高低的模型都是以预测为目标的。$ D/ m2 v# j  z( S4 Q- Z

1 s5 W% Y3 `7 F对于 Explanation 『解释』来说,目的是了解现象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里面的机制是什么等等。
; h; g. c2 w2 R* C8 T' Y. r在自然科学中,进化论(无论它是对是错)是解释性的。它没有兴趣预测人类以后下一个进化物种是什么。在社会科学中,大部分的理论都是解释性的(例如 identification theory, agency theory 等)。
& x' I% s" C7 j- l! F5 e0 o以上是我个人的总结。我只是依稀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点点类似的东西,是从一本研究方法的书中看到的。但是忘记了是哪一本了,读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