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9-16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威望
- 4
- 金钱
- 6132
- 贡献
- 1573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70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0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好友
- 23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最后登录
- 2013-9-16
- 积分
- 7709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610
|
謝謝mostwanted的資訊,我在讀完後還有些心得與疑問,想請問Kenny與各位。. J5 a* }4 O' n" B$ E
本篇文章我想主要有幾個要點:(1)控制變數的提出要有理論依據,最少需要有足夠的解釋,且需來自系統性的分析;(2)控制變數的影響需要有證據,研究者應驗證多個alternative mechanism,我想類似SEM中的模式競爭;(3)人口統計變數不應直接作為控制變數,而是要提出人口統計變數影響研究中其他變數的背後解釋;(4)控制變數在研究中也須當成一等公民(first-class citizen)。! L5 V; l! F$ A$ K" B) F
2 v0 l' Z1 R7 p! ?; c
從此篇觀點,還是回到我當初提出的疑問,(1)那麼該如何適當的選擇控制變數呢?文中提出系統性分析的重要性(但如此研究問題更形複雜),只是透過系統性的分析後,要選擇哪些當作控制變數?每一個若都有過往研究支持,還是都要全部納入研究,或者至少須納入「相對重要的」?(也許這個問題應該端看研究者研究設計而定)(2)人口統計變數背後的解釋原因,納為研究假設的一部分,若背後的可能原因沒有文獻支持,是否變成「探索性」的關係?若統計顯著,即「初步證明」了人口統計變數背後影響的機制?
/ R' V' T# n6 v$ z+ e( N9 E& @
& z3 D- B z" `6 G! @ 以上幾點疑問,可能是我看的理解不夠清楚,尚請Kenny與大家指教,謝謝!
7 @/ T% P! i& a$ a' X% Z: P4 x- G8 G r& d1 o3 h, B3 O
8 y2 ]. i8 g# a5 \
4 m! n C8 _# ~4 t 本帖最后由 jkliang 于 2010-11-22 23:56 编辑 ! M. U% j& h2 a ^
n5 w, n4 Q. n/ w" ]-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