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1-17
- 注册时间
- 2002-12-18
- 威望
- 1
- 金钱
- 20179
- 贡献
- 6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078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283
- 主题
- 291
- 精华
- 1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2-12-18
- 最后登录
- 2015-11-17
- 积分
- 20781
- 精华
- 1
- 主题
- 291
- 帖子
- 3283
|
前一阵子,我应邀到我们总经理朋友的一家企业里做一个培训参观,我很欣喜地看到在培训会场上张贴了"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这么一句标语。不过,在私下沟通中,员工却认为这只是老板美丽的说辞而已。据了解,这家企业的老板是军人出身,一向以严厉著称,有时甚至很"苛刻"。员工只觉得老板没有人性,根本感受不到什么"爱";还有,为什么说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呢?即使真的是最好的福利,但这种"福利"也太少、随意性太大了。我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这家企业的中层主管已经基本被老板"训练"出来了,大部分主管认为,老板虽然严厉,但都是为下面的人好,而抱怨的人多般是些刚毕业的学生和在国营单位转过来的人。于是,在征得老板的同意后,我临时在培训过程中加插了一些内容。我想,员工的这些想法在一些企业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整理了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
7 R8 D5 G2 o. J4 O) R 管理是严肃的爱2 X7 T4 u/ Z2 s1 v; K
根据专家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把人大致分成三类:& U" P$ Y0 |0 \; C4 h, w; j
第一类:有10%的人是懂得自我管理的; / L& b3 A1 \9 t; N/ b
第二类:有80%的人是需要被管理的; 8 ]" A+ q5 f* }$ x- @
第三类:剩下10%的人是属于管理无效的:既不懂得自我管理,又不接受别人的管理。
$ T- u. s K: {1 P+ w1 |: w 你属于哪类人?' [ E4 t- X9 s# N* y; A7 Z+ U( ^
如果是第一类,恭喜你,你是了不起的人, 公司不但不会管你,还会授权给你。因为你能自律自强,自我管理,肯定很容易成功。2 _+ G4 ], Z9 L
如果你属于第三类,对不起,公司也不会管你,你的最佳选择是离开,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既不懂得自我管理又不接受别人管理的人在这里可以取得成功的。% S# y: a. r9 p7 | L$ G
如果你是第二类人,请接受我们的严格管理,真正的人性化管理。6 [0 T" ]; ]" q3 T
谈到"人性化"管理,很多人误以为是做"好好先生"。就我个人的管理经历来说,我以前很"自私",希望给周围的人留一个好印象,希望下属夸我人好、善良,所以我轻易不给下属施加压力,结果很多人都说我好,结果却让很多人都挣不到钱。其实,这是最没人性的管理,你挣不到钱,你不能成功,我就是没有人性。真正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帮助你去掉身上的不良习惯、养成容易成功的习惯,尽管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过程。就像严厉的父母管教小孩,当孩子有坏毛病的时候,父母附打骂是少不了的,作为小孩子,你也许不理解父母的行为,总认为父母不好,不"爱"自己,当你逐渐长大,才明白父母的这般良苦用心,也是一种 "爱",是一种 "严肃的爱"。当然,是不是非得 "棍棒出孝子",否则就"慈母多败儿"呢,是有待商榷的。9 p# R& _0 w/ N: v. \
有两句话赠送给各位: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磨练越大,福气越大。( A4 d/ b6 M/ \6 m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4 d1 ^* i2 i/ U4 M2 U6 g 过去,当我们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的时候,父母都很紧张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因为第一份工作几乎决定了我们的后半生。所以,他们到处找关系,甚至走后门送礼,希望帮我们找到一份福利好的工作。当时福利好的标准是工资高,奖金多,住房医疗全包,最好每月还有清凉饮料费,如果再加上工作轻松,那真是人人羡慕。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观念改变了,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工作就像让你吸毒一样,会废了自己的"武功"。 这样的工作不需要你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给你锻炼的机会,等你年龄大了,一旦下岗,带给自己的将是无限的怨悔。提供培训,是让你拥有能力和知识,具备成功者的素质,这是你的无形资产,是最好的福利。前些年有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国电影叫《侏罗纪公园》,讲的是恐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恐龙在数亿万年前曾经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最强大、最活跃的物种之一,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灭种了,至今没有一个科学家能拿出确实的证据来举证。但有一个原因是大家都明白的,就是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恐龙缺乏学习"能力,无法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
! H0 ~3 i4 }# `7 Z9 z" i! d人类社会迈入二十一世纪,开始告别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在这种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学习改变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呢?我们会不会变成二十一世纪?quot;恐龙行业"、"恐龙企业"和"恐龙员工"呢?
- Z [0 H1 e4 y. d2 S我们现在身处的企业有没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恐龙企业"?国企改革、企业重组,能够调整的就调整,而不能调整的,"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只能淘汰。5 x$ `/ ^' i4 g7 v, ^
对于有知识有文化的你,你可能是 "恐龙员工"吗?
( B* e6 N% R* x2 U5 \8 m& Q% m/ H" T 这里的学习指的不仅是开了多少培训班或读了多少书而已,而是唤起了多少行动,学习的目的是行动。学习的另一个衡量标准是对待错误的态度,能否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 F* e) q$ Q: y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于学习得更快。"这句话成为了警句,让每--个人思考如何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_9 t6 ]: {* y3 W* |' T. ^ 企业如何做培训 4 f3 `$ V6 p5 C; K* Z
如果我们同意,相对于公司提供的其他福利,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话,那么怎样让这种 "福利"变成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战略呢?有些企业认为只要在新员工入司的时候做一些入司教育之类的培训便可以一劳永逸了,而员工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得靠自己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摸索、积累。到底有没有一个不间断的通道让员工更持续更迅速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呢?也就是怎样将"一劳永逸"的培训转变为持续不断的培训的问题。
" b; b6 N/ p* c$ K3 d 我这里有一个 "得罪"人的比喻。
; m& \$ n J. B0 \# j x 如果把人比喻成土豆,开始的时候,土豆是不值钱的,几毛钱一斤多的是,甚至很多土豆因为无人问津而成为垃圾。但如果把土豆变成薯条就不一样了。一斤土豆能炸好几包薯条,在麦当劳卖十几元,价值翻了几十倍。为什么土豆的价值能上涨这么多?其奥妙应归结于下面几个重要环节。首先是选材,质量不好的不能要;第二是清洗去皮;第三是切割成标准的形状;第四是在薯条机上烘烤历练。最后是把新鲜出炉的薯条派上用场,推销出去,创造利润,否则放的时间长了,薯条会变软,失去应有的价值。
( b# |9 A2 [$ R' ?0 W 一般来说,企业经过招聘,选择了符合自己需求的员工,也就完成了第一道工序,但是,有没有做第二道工序--对员工进行精神清洗、去皮?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心态不好的员工才需要清洗、做心态调整,清洗的目的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做到志同道合。/ Y. P5 n$ b1 A) \8 ^" e) t5 J* R
"志"就是愿景--个人愿景和企业愿景相同,"道"就是企业文化--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吻合。
9 S, o8 Q. A9 o$ o" y$ _ 第三、四道工序是切割、烘烤历练,也就是说,不同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切割的标准是什么?你希望你的员工拥有怎样的知识(员工需要知道的东西)、技能 (员工要学会做的事情)和习惯?如何增加知识、提升技能、养成好的工作习惯?1 ]' k& b, F( W- G- _/ {: c# t*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