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5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提高评价论文能力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听众

5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6-17
最后登录
2011-6-20
积分
56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2:04:2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看了圈子里大家好些发言,有了下面的想法,但是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合适,所以就新开了一个帖子。/ a5 _5 k2 _5 z* S) \* T! m

! |3 ~; s3 e# @2 M* O0 y! ^    我看到总是有人在问Kenneth什么是好的研究,什么是好的理论。我的看法是,到了某种程度,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所以,有人说好的理论不仅是有趣的,还是美的。那么有趣是什么?美是什么?
9 y2 H# E+ A/ t     对有趣和美的判断本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的能力。本来,一个理论放在我们面前,我们根据自己的本心和直觉就可以判断好还是不好。甚至,只要一篇论文在理论陈述和论证的逻辑严谨方面没有问题, 也就是求真方面没有问题,那么觉得它好还是不好,可以是一个私人品味的偏好。罗素曾言,参差多态乃美之本源。我引申一下,参差多态也是科学进步之本源。学术界在严谨性方面应当力求一致,但是在评判学术论文的趣味性和美好性方面,则不妨多元些,并不非得唯某些权威马首是瞻。
4 q3 f( ]8 f3 |1 l& t  T      不过,若以那些csci\cssci为对照,我们的淳朴的判断好像总是在出错,于是,我们渐渐以为自己是没有这种能力的,慢慢地也丧失这种能力。遇到了像Kenneth这样愿意不厌其烦解释的好老师,就不约而同、一个接一个地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我以为,在学术研究成果优劣的判断上,大家应该对自己的“赤子之心”有点信心。
; G7 A# i( @/ |! R( t" ? 1 Y0 k3 q  _( X
    但是,这份“赤子之心”必须建立在基本的学术训练之上,也就是我们首先要能够对论文理论陈述和论证的逻辑严谨方面进行判断,否则“赤子之心”可能就成了“无知者无畏”的胡乱判断。
$ X# t; ~4 \6 r6 `
: L- J+ ]9 ?7 u& ^    可惜这个基本的学术训练是我们内地研究生、博士生普遍缺乏的。这个能力的缺乏,也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论文好和不好,好的好在哪里,不好的不好在哪里。不清楚好文章什么样,自然就不知道文章要怎么写。$ s/ p0 z: s8 L$ M

3 F5 Q5 e1 u* ~7 R7 Q: f" ~. Y' ]    大家都在喊写论文难,其实写论文之前先是要做研究,做研究之前要先系统的、有指导的学习研究方法,但目前国内除了少数学校少数院系,大部分的硕士点、博士点都开不出系统的研究方法课程,有心的同学只能自学了。而且要想学好,在这里零零散散地问Kenneth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找相关的书籍来学习。8 ^, V; O% M! T) P1 N* S+ P) E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6-20 13:15:08 |只看该作者

关于提高评价论文能力的一点看法

回复 1楼 onmyway 的帖子
/ \7 ~5 b( W4 j  w; [/ u, N  ~4 y/ }* H/ v! x
我很同意onmyway 的看法。这就好像欣赏书法一样。有没有主观性呢?当然有。但是有没有客观的所谓规律呢?是有的。但是很难给你写出来其一是什么、其二是什么、...。你给我这样的一个不懂艺术的人来看,王羲之的行书就像一个小孩所写的字。/ Q5 k$ h  S# b4 ~  c'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