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8
- 注册时间
- 2002-11-16
- 威望
- 1
- 金钱
- 38233
- 贡献
- 31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855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420
- 主题
- 729
- 精华
- 1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11-16
- 最后登录
- 2013-1-8
- 积分
- 38550
- 精华
- 1
- 主题
- 729
- 帖子
- 4420
|
松下认为,人才可遇不可求,人才的鉴别,不能单凭外表,人才效应不能急功近利,领导者不能操之过急。 / y' D4 }; c# g8 v9 a H
/ B9 _! S; I' K! k6 y, F2 m! O
松下认为吸引人们来求职的手段,不是靠高薪,而是靠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
9 p& A6 U: P2 ]
1 E% N0 O# `* L& _9 b" W# b; t 目前所有中、小企业的烦恼,在于不易吸收人才,甚至于大企业也有同样的隐忧。就现在的日本来说,大都缺乏劳动人口,但是,在日本,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做事的人,有好几万。因此,如果有意录用,就不可能找不到人,但如想雇用合适的人才,就必须使你的企业有吸引人的魅力。以经商而言,唯有培养这种吸引人的魅力,才能逐渐地争取到所需要的人才。
; {5 W1 v8 _" Q# H) c
1 R2 y+ w, v4 T, l0 V9 p4 o5 W$ Z 松下认为争取人才最好不要去挖墙角。 3 {, X4 o' q+ ]- d Z# K
Q7 a- Y* |$ Z, p* O+ J
松下认为被挖来的人不一定全部是优秀的人,当然,可依赖的人的确不少,可是还是有些不可靠的,所以还是不做的好。 4 `& _! C- W1 t5 [, Q
) R6 C; I: V6 p2 ^! y5 z9 T 如果碰到有要想从事新的工作的人,只要这个新人人品好,就可以让他去学习,不必非要用有经验的人。 4 @/ D, }% X4 l( f- C; u
+ g6 C( ]6 f/ O0 C1 D! g
公司应招募适用的人才,程度过高,不见得就合用。
$ W; o' ?+ Z4 ?6 N( T) D* S/ b' Z! ~; }
人员的雇用,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一定有用,而且有些人会说:"这种烂公司真倒霉。"如果换成一个普通程度的人,他会感激地说"这个公司不蛮不错的"而尽心地为公司工作。 Q# M' Q% W( _# ]( H- G8 ]6 N' A
1 x4 s& ]; z3 p4 g9 G "适当"这两个字很要紧的的,适当的公司,适当的企业,招募适当的人才,如果认真求才,虽然不能达到100%,但70%大概不成问题,达到70%,有时候反而会觉得更好。 : r" J$ P6 {* v' Q
6 ^( \" p: G5 t7 E K
所以,程度过高,不见得就合用,只要人品好、肯苦干,技术和经验是可以学到的,即所谓劳动成果=能力×热忱(干劲)。
1 W% A2 f7 q7 x& J) ?. p$ |6 i
- Q( J/ M9 H- f6 W 提拨年轻人时,不可只提升他的职位,还应该给予支持,帮他建立威信。
2 T. U5 C. F2 t; [9 k! L$ @! E$ [- O- Y6 _9 y
不过,提拨人才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可有私心,必须完全以这个人是否适合那份工作为依据。松下认为,树立了这种提拨风气,有利于青年的成长,会带动整个公司各个方面的进步。 1 `5 O5 T' t/ r8 m& |
- \' _+ C% J. y" Y
松下先生要年轻的职员这样回答顾客提出"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什么的"问题,说"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气器具。"松下的心愿是这样的:事业是人为的,而人才则可遇而不可求,培养人才就是当务之急,如果不培养人才,事业成功也就没有希望。日本顾客这样评价:"别家公司输给松下电器公司,是输在人才运用。" 4 w6 r$ m4 I9 w4 e- s5 H& @
( F8 |& j& O1 ^# _7 j0 j% n 对于人才的标准,松下这样认为:不念初衷而虚心好学的人,不墨守成规而常有新观念的人,爱护公司和公司成为一体的人,不自私而能为团体着想的人,有自主经营能力的人,随时随地都有热忱的人,能得体支使上司的人,能忠于职守的人,有气概担当公司重的人。
) a, D' ^! y, q: R: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