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原创】如何确定用人部门提出的招聘需求是合理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8-14 00:10
标题: 【原创】如何确定用人部门提出的招聘需求是合理的

招聘选拔板块有一个帖子:一个问题,就能看出有无招聘的经验
现将其帖子内容复制如下:
主题:一个问题,就能看出有无招聘的经验
问题:
当用人部门提出用人申请时,作为招聘专员根据什么确定招聘需求要招还是不招,这个用人申请拿什么来证明它是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转化比率法等方法吗?
发帖者根本目的是想考验回答者有没有招聘经验的。
讨论长达7页,观点各异,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或者办法,导致讨论了28个月依然在继续。
今晚,群友“绣绣”对这个帖子提出了疑惑:答案都不理想,想求得解答。
常诚试着分析如下:
首先,搞清楚是真需求还是虚需求:
要闹清楚这个究竟招还是不招的问题,需要从需求上来判别。
招聘需求的来源,有几个:
一个公司目标,比如公司下半年增加一个新目标,可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新人进来;
一个是部门原有岗位空缺,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存在空缺岗位,有多少空缺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替补;
一个是工作分析得出来的,分析出某些岗位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这时候就需要增加人手;
一个是公司业务发生变化,比如原来是做A产品,现在想卖B产品,这就需要B产品销售人员,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公司的人员配置上不合理导致的,比如工艺流程上的因素导致配置不合理。
差不多就是这5个方面的来源咯。有了这个招聘需求之后,用人部门填写需求表,经过HR审核,公司批准,然后才能开始招人的哦。
(以上这段话是2011年8月11日晚上我朋友问:招聘需求的来源有哪些,本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所说的。)
在理论上将以上这5个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举例:比如员工合同到期离职、比如员工调到其他部门产生的空缺、比如国企里面的老员工退休退养、比如员工休假(产假、医疗期、工伤期、事假)等等,当这些情况出现就会产生岗位空缺,则可能产生招聘的需求。
二是公司业务量的变化导致现在在岗人员无法满足需求。上面已经有例子,就不细说。
三是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比如: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有些人累死、有些人闲死;有些岗位上好多人,可是有些岗位上一个人;有些人能力不高可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有些人“大材小用”;有些人能力低绩效好,可是有些人能力差绩效也差……
一句话,就是经过一堆分析之后,采取了内部调换或者配置等行为都不能满足的时候,就需要招聘。对于发现公司内部人浮于事或者机构臃肿的情况下,这时候的缺人,一般都是内部调换配置来解决的,而不是外部招人。
这个问题是针对内部而言,但是,外部的因素对招聘的确定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这个就不说了,免得绕来绕去把你们绕晕了、绕混啦。等你们遇到的时候再说吧。
鉴于这个问题的面临者是招聘专员,那么,作为招聘专员来讲:拿到部门用人申请表的时候,就得根据我刚才说的那5个方面或者理论上的那3个方面来分析,确定:这个部门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招人。
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就是我刚才问大家的人与事匹配考虑因素:人与事的数量、质量、结构、工作负荷、效果这5个方面来分析【这是HR从专业角度来确定招还是不招的关键,用其来得出用人申请是否合理的依据和方法】也就是重点分析所招岗位的现有情况,对该岗位的数量、质量、结构、工作负荷与效果进行细分析(这点,不展开,否则就是小说了,以提供解决思路为主)。这里举例一个:对于数量上,作为申请招人的岗位上,目前是几个人?1个人还是没有人?通过这样的分析,来判定是真需求还是虚需求。
其次判断这个真需求是什么。
真需求是什么呢?
就是:和以往对比,所招的这个人将有哪些提升,一般说来,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度,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才。这里对这个不展开。
再次,进行六看:
若是以上两点都满足,那么:
一看公司年度招聘规划,这个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年度计划;
二看公司组织架构与定岗定编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三看内部有没有富余人员,也就是说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上有没有多余的人员进行调配;
四看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是不是能借调、工作任务分包出去;
五看公司人力成本控制政策与年度人力成本预算;
六看该岗位是否属于储备人员。
若是以上六看都满足,那么,则可以确定部门用人申请是合理的。
如此一来,就基本上回答了这发帖者的问题:招还是不招。对于合理还是不合理,已经在上面的过程中展示出来了,能不合理吗?
其实,这问题也提得很古怪:招聘专员能有确定招还是不招权的么?作为专员来讲,只能通过以上分析,拿出结果给自己上级,供上级参考。HR的职责是审核,审核什么?就是将以上的分析结果意见清晰地说出来,这是HR的职责,是建议权。确定招与不招的事情,不是HR的职责与权力。因为公司有可能处于前瞻性的需要或者其他设想提前决定招人,所以,确定招还是不招,权力在公司高层,HR只是充分表达自己的专业意见。
最后,注意事项:
1、确定了招,怎么招和如何招,还需要和用人部门商议的。
2、确定了不招,那么还需要和用人部门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分歧,或者矛盾。

多余的话:转化比率法≠转换比率法
至于发帖者提及的“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转化比率法等方法吗?”
刚开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真想不起来“转化比率法”是什么,这属于发帖者的误导,正确的应该是是“转换比率法”,而不是“转化比率法”。
转换比率法的目的是将企业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力的需求,说的是公司需要的员工人数的总数,比如公司今年要完成1000万元需要多少人来做事;而部门申请招人的目的上是在总数之下的补位(现在的人离职了)或者新增(计划中有,以前没有招但是现在才提出来招)。这就说明:证明部门申请招人合理与否的方法是不能采取这种方法的。这个问题,属于发帖者的误导。
在群里说“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人力资源需求方法,有经验法、Delphi method和劳动定额、成本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之外,真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办法是啥。还有方法:技能清单、随机网络、人员置换图解这三种是属于供求分析的,貌似也可以用在这问题(指的是分析是否合理)上。”但愿这点上没有误导大家。我所说的这些办法是用在公司人员的供求和需求分析上的,而转换比率法等方法是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中的方法不能将这些方法交叉使用和混淆,这点尤其要值得注意!
以下内容,简单根据网络资料说一下这个转换比率法:
转换比率法是首先估计组织所需要的具有关键技能的员工数量,然后再根据这一数量估计其他人员的数量。转换比率法的目的是将企业的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力的需求,它适合于短期需求预测的方法。  
转换比率法假定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
计算公式:
如果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员工需求量的影响,可以使用员工总量需求预测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期末需要的员工数量=(目前的业务量+计划期业务的[[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1+生产率的增长率)] 
例子:
某冰箱厂2007年的年产量为1万台,基层生产员工为200人,2008年计划增产5千台,估计生产率的增长率为0.3,那么在2008年需要招收多少基层生产员工?
(10000+5000)/[(10000/200)×(1+0.3)]=230名  
增长的基层员工为 230-200=30人

欢迎大家拍砖,继续讨论!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8-14 00:25 编辑


作者: maggieqin    时间: 2011-8-14 00:18
沙发~支持
作者: 枫中微露    时间: 2011-8-14 00:20
在招聘过程中如果选用能坚持留下来的人比较难,很多都是做一段时玩间就走啦,我们为此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效招聘!
就是在制造杯具啊,还请常总和其他砖家支支招。
作者: LiuLiu168    时间: 2011-8-14 05:59
终于出来了,得好好看看!!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8-14 08:29
哈哈!好贴无尽啊!先占个位置。。。
作者: 界上    时间: 2011-8-14 11:52
分析得很详细!
不过各个公司管理不同,招聘专员职责不同,很多单位并不需要你去研究这个岗位需不需要新增员工,只需要你在领导批示同意招聘之后进行招聘!
案例中的企业能给招聘专员这个平台,还是很不错的!
作者: 斗草    时间: 2011-8-14 17:12
非常值得学习的好帖子
作者: leander_han    时间: 2011-8-15 09:20
学习一下
作者: damone    时间: 2011-8-15 10:58
好专业。。。
作者: 乜生    时间: 2011-8-15 13:34
招聘专员多数时候还是只有配合用人部门招收人员的权力,而真正提出招聘需求和分析招聘是否有效的,往往还是领导。招聘专员比较多地成为执行者,而非倡导者,中间还得看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地位,招聘工作还是相当艰巨。
作者: wy336700560609    时间: 2011-8-15 14:21
老大们厉害。。。
作者: 人资专员    时间: 2011-8-15 15:42
不错不错
作者: menydorhing    时间: 2011-8-15 17:2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LL李    时间: 2011-8-15 17:43
学习一下。不过国企中,就招聘需求而言,别说是招聘专员了,就连人力资源部经理也没有说话的权力,领导班子说了算。
作者: BonnieJiang    时间: 2011-8-15 19:00
嗯,总发现理论和现实是有不少差距的。
作者: 孤云独流    时间: 2011-8-15 22:03
不错,好东西啊
作者: iam0611    时间: 2011-8-15 23:36
我就是招聘专员,在很多时候,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公司在人力资源很多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有时人力资源部总被别人当成是后勤部一样,唉
作者: sunxm    时间: 2011-8-17 09:31
感觉了自己知识的不足,需要好好学习了
作者: kitydy    时间: 2011-8-22 19:25
很专业,学习了~
作者: 寒逸兽    时间: 2011-8-24 11:14
学习了,很受用!
作者: dongfengyiqi    时间: 2011-8-25 14:57
又多学到知识了,谢谢!
作者: lsx306    时间: 2011-8-29 16:53
就目前中国企业来说,不知道有哪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建议能起到作用,很多时候都是领导说了算的。
作者: 第0颗流星    时间: 2011-9-6 09:07
看看

作者: 风筝kathy    时间: 2011-9-6 15:59
好帖子。。。企业中招聘专员更多的是招聘任务的执行者,要做到这么专业的去做劳动定额的还是比较少。希望学习这种专业的知识!
作者: lyyz_v8    时间: 2011-9-6 18:38
得好好学习学习
作者: sunzp    时间: 2011-9-8 21:01
辛苦了!
作者: mandyguo2007    时间: 2011-9-9 12:14
呀,常总是这个版的版主呀,幸会幸会!分析得是相当透彻,受教了。
作者: Jiessie.Xu    时间: 2011-9-9 13:05
分析的很透彻很有见地,不错。
作者: zhuimeng    时间: 2011-9-9 15:38
学习一下  
作者: 羊麻麻    时间: 2011-9-12 22:42

作者: 暂居浅潭    时间: 2011-9-29 14:06
好贴啊
作者: 藻藻    时间: 2011-10-9 10:56
原帖看得我一头雾水,经过常老师的分析要明确很多了,辛苦了
作者: xuening1216    时间: 2011-10-10 22:02
发现论坛很多帖子,隔一段时间再看,体会更深
作者: 玫瑰ice    时间: 2011-10-11 16:45
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qianfeng987    时间: 2012-5-19 11:53
本帖最后由 qianfeng987 于 2012-5-19 12:01 编辑

2年前发表于中人网的 一个问题,就能看出有无招聘的经验 帖子,看到如此之踊跃,大大惊讶。
2年后中人网新版,登入看之。
先就帖子回复:当招聘负责人拿到招聘申请单后,合不合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由人力资源的始点出发:工作分析。正向楼主说的人与事匹配考虑因素:人与事的数量、质量、结构、工作负荷、效果这5个方面来分析【这是HR从专业角度来确定招还是不招的关键,用其来得出用人申请是否合理的依据和方法】。但5个方面每个人又不同的理解,可能今天是5个,明天就是6、7个。所以,招聘工作的基础还是工作分析。
至于人力资源中的转化比率法,这里提出确实是字迹打错。应该是转换比率法。
楼主提出的将企业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力的需求,说的是公司需要的员工人数的总数,比如公司今年要完成1000万元需要多少人来做事;而部门申请招人的目的上是在总数之下的补位(现在的人离职了)或者新增(计划中有,以前没有招但是现在才提出来招)。这就说明:证明部门申请招人合理与否的方法是不能采取这种方法的。这个问题,属于发帖者的误导。如果细心的会发现就是不是误导,而是招聘人数因数中其中年度人力需求制定的方法之一,用来判断是否已经超出年度人力预测。
当然,各位HR在进行招聘过程中,以上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现实中有很多问题,例如人事关系,部门关系都可以决定人员的编制问题。各位HR在做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
作者: 明知顾问    时间: 2012-5-19 12:38
本帖最后由 明知顾问 于 2012-5-19 12:38 编辑

匹配人才造就辉煌事业,金榜题名猎头在人才战略上提供您匹配人才0757-82061101、18022213905
作者: 回眸谁浅笑    时间: 2012-5-19 13:15
准专业,学习了
作者: 奔跑的方向    时间: 2012-5-19 14:45
我们就是执行的

作者: HJC4482    时间: 2012-5-19 16:38
乜生 发表于 2011-8-15 13:34
招聘专员多数时候还是只有配合用人部门招收人员的权力,而真正提出招聘需求和分析招聘是否有效的,往往还是 ...

說得十分在理。執行者無法參與到規劃中,而在大型製造業中倡導者與執行者的溝通甚少,很難將招聘做出成績。這是十分嚴重的問題!想把招聘做好第一步應該先做好內部溝通。
作者: 断弦的流章    时间: 2013-3-28 14:14
学习了,招不招不是专员的事
作者: maianmin    时间: 2013-4-2 17:59
汗颜,我自己好像只有招聘的职责,并没有说话的权利,期待话语权。
作者: jay_1981    时间: 2013-4-7 09:51
顶!!!!!!!!!!!!!!!!!!!
作者: 水止境明    时间: 2013-4-8 09:16
再一次拜读
作者: flashgulf    时间: 2014-9-9 00:18
专家一枚啊。。。
作者: mystruggle    时间: 2014-9-29 20:27
虽然好几年了,但还是很经典
作者: wptalent    时间: 2017-8-14 14:26
公司内部的各部门是如何判断人与事的数量、质量、结构、工作负荷、效果这些结果的呢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