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8-7
- 注册时间
- 2003-3-26
- 威望
- 0
- 金钱
- 8528
- 贡献
- 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853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1
- 主题
- 1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3-26
- 最后登录
- 2006-8-7
- 积分
- 8530
- 精华
- 0
- 主题
- 15
- 帖子
- 51
|
4月19日,鲍伯?科卡伦首次以GE首席教育官身份来华,和有关部门商讨中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培训事宜,并在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校讲演。其间,接受了记者采访。 , X; t, a/ k( R b
5 v, c& c% U; q8 K, w* R
鲍伯?科卡伦已经在GE干了23年。当然,在第14年时他曾离开过一段时间,因为当时正处于经营困境的GE没能提供给他更好的职位。 , s1 v/ H$ {/ A, P9 Y+ t4 d$ W
( P j+ m' o4 P# Q% J m
但离开GE一个月后,鲍伯就后悔了。他说,“换公司后我才知道GE和一般公司区别在什么地方。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在GE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跟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在一起工作才是最大的挑战和乐趣。” * D. ]' F) w- x" }9 w
. \0 Z% O: i) E* o7 G& M1 d$ C) d于是1年半以后,鲍伯又回到GE,一直做到今天的位置――GE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教育官,领导着被喻为“企业界哈佛”的GE约翰?韦尔奇领导发展中心。
' E/ O/ a' `. S1 f7 r( h0 }. d m7 V8 {+ Y# _" ]
12岁确立人生目标――当一个工会领导人
3 g, p1 `+ J0 ]3 H0 P$ ^' `, i1 _! d
在GE的职业生涯中,鲍伯曾8次变换工作单位,但工作性质却始终和人力资源相关:从最初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实习生,到GE总部信息技术部及公司战略举措部人事经理;从GE在墨西哥的人事总监到GE医疗系统集团负责人力资源部的副总裁;再到现在的职位。
, f; ]% \- |) r) `8 {" a9 k8 }
# V0 q6 f W1 n8 P% ?- H3 I鲍伯的职业选择可以从他父亲那里找到答案:
" j9 U6 _6 o/ C3 U' \7 c! t& y; x1 |) w8 H% f8 H9 w! M6 L2 K& r
鲍伯的父亲获得波士顿大学神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后,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没有以神职为终身职业,而是选择了娶妻生子,并做了一个工会官员。 0 J, ^5 }- I i6 V
0 d3 v, _8 T* H+ D) p作为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鲍伯称,他12岁时就在父亲的感召下确立了人生目标――当一个工会领导人,尽管他还不太知道工会领导人究竟是干什么的。
0 }( f O1 b: n3 E8 u5 h
) F( Q* J0 F' q在鲍伯印象里,父亲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并且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和教育别人,也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0 m2 t$ R" E2 ^: D# [
' ?3 W" \% f" S# v# t( s. F年轻的鲍伯懂得,要想实现人生目标,必须去读商学院并拿到学位。于是他做了,而且选择了劳资关系专业。令他失望的是,上学第一年,教授们要他学的却是管理课程――在鲍伯看来,这是和劳资工作对着干的事情。 & {' U& r. v% Z& ?6 [
5 V' c: B9 I& a! A$ T4 }一年的学习令鲍伯对管理的理解产生变化,他发现管理本身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邪恶――真正的错误在于那些滥用制度、滥用特权的经理们。同时,鲍伯也发现工会领导也经常作出错误的决策,经常在不利的决策做出之后,才去讨价还价。
+ V( S Z: d6 t
( O# g7 R5 I% O/ s基于这样的认识,鲍伯决定要进一家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当时给定的目标是做一个有着500人或800人工厂的人力资源经理。在他28岁的时候,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 a: v5 o9 A7 K- E+ c
. l3 d3 a1 n A' d; G“人力资源经理的责任是,不要让人才资源被浪费和挥霍掉。”
& X; t) o5 W' D! p( i# y; Q/ }1 J; G! f( D. ?
鲍伯的成功在于,他一直在做的正是他一直想做的。 ( @% \$ G, v$ y
# g5 N" U9 B& O# ~他说,一个出色的人力资源经理应当是雇员利益的维护者。但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之一,还应当懂得平衡的艺术:要在雇员、客户和股东三者之间找平衡,用三条腿走路,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业绩。
$ Y" _ \+ J; O
9 l- a8 M) s' d" H1 }- j“如果你盘剥客户,通过价格敲诈和低劣质量来利用客户,他们就会离开你,而你的业务就会土崩瓦解;如果你为了股东和盈利而盘剥雇员,那么他们会反抗,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和产品的低质量――你的企业就不会出色;如果你盘剥股东,不给他们回报,那么他们会撤资,你的公司也就走向失败”。 8 K$ U# W) r# P% w* u3 ^
+ F" W+ ^" u+ _9 Z% F; q0 X6 M4 n
在鲍伯眼里,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应当作为公司人力资产的管理者,正如财务经理是财务资产的管理者。两者都有义务保证其资源得以明智地使用――没有被浪费和挥霍掉,并且使资源得以增长和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不是公司的直接运作者,但他们是重要的顾问。
8 y8 h% N: u' x' v8 z' `& a4 O; X( z0 Y$ S
“最重要的是你每次得到一个新工作,就要一头扎进去。”
7 w ~7 ^3 q# T# _! R) E0 G+ C0 K# O- L y6 ^. X1 R2 _* E. R* G
作为首席教育官,鲍伯对GE的成功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GE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培养企业领导人――尽管当别人提起,《财富》500家企业中,有168家企业的CEO来自GE时,鲍伯声称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 ~! S1 n* w4 n( b6 t
7 C* Z/ E" H, |9 Y: |鲍伯用简短的语言勾勒出GE培养领导人的环境和方法:
# b* @1 D4 j1 `3 D
, _! v' t- X4 y首先是招募杰出人才――正如一个好的大学招收优秀学生一样;其次,要有强有力的业绩文化,强调业务结果,还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再就是要提供给人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给他们挑战极限的机会;还要确立责任制,如果一个人负责某项工作,他就对此负全责;同样重要的是完善的考评体系,要能有序地进行业绩评估和升迁前景评估,并且有能奖励最优、淘汰最劣的制度。
7 f7 i6 o) y6 x! Y7 Y
( i5 G, Y6 ^, \5 B$ B鲍伯不讳言,人的一些素质是天生的,而GE最喜欢的是那些特别聪明并有强烈进取心的人。他说:“当我们犯傻的时候,聪明人就特别有用;而有强烈进取心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挑战,他们都挺身而出。不管需要做什么,他们都去做,并比人们要求或希望的要好,因为他们有内在的驱动力。” 4 M" z) ~; L b' b
& L8 w- ^- }( B/ ~
什么叫进取心? * ~0 {/ Y+ {% G2 o$ u, n
( V, @9 M* a# i" Y# K8 L
鲍伯说,比如在大学会有这样情况:有的学生考试得了98分后,他们会回头检查试卷,找出错在哪里,他们会说“哎呀,我知道错在哪里了!”;也有些人得了98分后,把试卷往抽屉里一扔,说“我们去喝一杯”。那么,前者便是有进取心的人――有个前提是,谁都喜欢去喝一杯。
$ @# C& N1 X6 d
! E' ~- I) u, Z/ P K联系到自己工作经历,鲍伯说,所谓进取心,最重要的是你每次得到一个新工作,就要一头扎进去。你会有点害怕,害怕自己是做得最差的一个,会被开除。所以你不甘心,于是就埋头苦干,把工作做得很出色。
, N1 r8 m$ I9 [8 K0 X
+ h& j. N) U/ K/ u5 T“相信我,你应该终你一生进行学习。” 8 _& `$ i; [% b- s) M
9 h3 E! p6 K3 i7 D7 n: J! U鲍伯总结出,一个人的工作业绩遵循着一条“学习曲线”――学习曲线与两方面有关,纵轴是业绩或发展,横轴是时间。在开始阶段,花上很多时间,大量吸收信息和数据,但不知意义何在,觉得一切都乱糟糟的;有一天,在你投入足够的时间,得到足够的信息后,突然开窍,因为你所吸收的信息和数据突然之间转化成知识和技能。 2 M3 z1 S2 |+ ]4 k
+ m" F( I8 R* m5 L u) y2 u
对个人来说,学习和提高都充满乐趣,如果干一个工作时间太久了,一切按部就班,人们就会感觉平淡。如果这时候停止学习,就像身边的水在涨,而你站在那里不动,也不会游泳,你就被淹死了;
+ c& ?3 j0 R% M! e1 z( ~) a# J& H% Z e2 b/ u
“相信我,你应该终你一生进行学习。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你要进步,比人们所期望的成长得更快,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中国大公司的CEO,或是一个大跨国公司的CEO,你就要比别人成长的快,要学习如何更快地表现出业绩。”鲍伯激动地说。 1 Q2 U! x7 R% J. ^4 b. N
! P* M6 ~2 E1 \
相应地,公司的责任是创造一种优良的、充满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脱颖而出的环境。 2 Y9 _/ w% e$ ^1 Y, c, |$ q
+ ~" X. E+ b" i. s/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