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7-28
- 注册时间
- 2004-5-15
- 威望
- 837
- 金钱
- 47680
- 贡献
- 6133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54650
- 日志
- 0
- 记录
- 3
- 帖子
- 3079
- 主题
- 87
- 精华
- 2
- 好友
- 242
     
签到天数: 17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04-5-15
- 最后登录
- 2016-7-28
- 积分
- 54650
- 精华
- 2
- 主题
- 87
- 帖子
- 3079
|
. g4 m7 J, g% B' c- v
( ]3 O; h$ ^& q, L3 I0 b
( M8 H3 \5 j# z7 h1、100个美国人的故事
3 m8 \+ \2 B T& n# v& R美国一个研究成功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1百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65岁。结果发现,只有一个人很富有,其中有5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94人情况不太好,晚年生活拮据,应该算是失败者。这94人之所以晚年拮据,并非年轻时努力不够,主要是因为没有选定清晰的目标。
+ {2 M: q) m# |5 m& J* X3 v$ `6 y; {7 I( F( ?6 b
观点:人生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希望,也就丧失了动力。( a& J. l* j$ G# A/ e* p
4 p! F+ J; L2 ]+ T. h2、斯皮尔伯格的故事1 L8 B ~& p* ^5 r4 {- x* I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同学们都喜欢看,什么侏罗纪公园等等。他在36岁时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电影史十大卖座的影片中,他个人就有四部。在他17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到一个电影制片厂参观,尔后,他就偷偷立下了目标,要拍最好的电影。第二天,他穿了一套西装,提着爸爸的公文包,里面装了一块三明治,再次来到制片厂。他故意装出一个大人模样,骗过了警卫,来到了厂里面。然后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推车,用一块塑胶字母,在车门上拼出来“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等字样。然后他利用整个夏天去认识各位导演、编剧等等,天天忙着以一个导演的生活来要求自己。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思考,并最终在20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导演,开始了他大导演的职业生涯。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
, p. A* N( `! d a
( P+ m, v: L0 `观点:目标与理想并不是大人的事情,从小立志,并努力实现它,你就能拥有超人的力量。) Q/ f; W5 b0 W
8 | g& d9 x1 W( [
3、南辕北辙的典故,你的车子越好,你的马匹越快,你离真正的目标越远。% u+ U. o6 o4 P. i
3 Y) L- y6 m/ W. M% [4 g: o" B观点:目标制定是一门科学,制定目标也是需要学习的,否则会造成错误的目标。& ?9 B# n" h1 G$ d$ [
) X0 Z5 `) P8 E3 S e% f" T" B* `, @
4、出租车的故事一位乘客坐在车上看到旁边一辆空出租车违规撞车了,就抱怨地说:“空车没有载客,还跑那么快,跟抢命似的。” 正在驾驶的司机看了他一眼说:“其实我们司机都说,就是因为空车,所以容易出事!”“空车的驾驶员因为急于找客人,总是东瞅西看,不能安心驾车。而我们有了客人,虽然速度比较快,但是心里踏实,奔着目的地走就是了。”
* v* X& C, F- |1 s
" B: s0 J1 F1 u0 k; v观点: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 R" T# l5 a5 y& n9 a
5 F" u/ b' U8 R1 X/ ^, P% M+ L
5、铁路总裁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人正在铁路上工作。远处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在前面的展台停了下来,一个老人走下火车,冲着正在工作的一个工人喊道“大卫,是你吗?”。被称作大卫的工人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说“哦,总裁,是您来了啊。是我,大卫”。他们聊了一会,火车开走了。大卫的同事立刻把大卫维了起来“原来你认识我们总裁啊”。大卫笑道“是啊,我们当年,我们一起在这条铁路上抡铁镐呢?”“哦,他是怎么当成总裁的,这么厉害。”一个年轻人问道。大卫沉思了一会,回答:“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他却是为这条铁路在工作”。理想的差异已经变成了现实的差异。
- k9 q9 b! D2 D$ Y9 [! G
3 X3 E0 X/ M( d, p! G) H3 F8 n观点:目标的高低,决定了人生的差异。5 I7 u8 r+ _* t' s9 N# K+ K. m* y
) O0 l( e& L% t4 G; }6、有毅力的老人
" o% j R7 q# d4 F3 W/ D' ^6 {$ C1 g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佛罗里达的迈阿密。经过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她终于走到了目的地。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位60多岁的老人徒步走完了全程。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作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走一步,然后再一步,就这样,我到了这里。”同样,我们的雅典奥运射击冠军说过着这么一段话“我当然想拿冠军,但是到了赛场上,我只知道一枪一枪,将每一发子弹打好。就这样,我拿到了冠军。”
! @0 E8 Z* ]2 N" Z8 P: }& t" X, [; `/ ~( S
观点:目标的实现,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
2 ?1 D6 p/ P0 q( F9 N- S! }$ S) ]- t0 W, e
7、跳蚤的故事, h( B, ~) Z7 _* H1 K/ T
一只跳蚤可以跳出玻璃瓶,可以跳的很高,把它关在一个很矮的玻璃瓶里面,一段时间后,它已经习惯了玻璃瓶的高度,它就轻易不再跳出来了。这是因为它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目标高度。1 [$ L; M, k; Q3 B: x: j7 z$ B' p9 B
/ Y3 `$ b1 n$ K' u: N, T+ g观点:习惯成自然。不要被现状蒙蔽了眼睛。; i& y% F2 D1 c& r
- ^$ ?* v2 |" a; d8、放大镜的故事6 z1 J6 k+ m4 \ Z- v
一个放大镜在太阳底下,将阳光聚焦到一张报纸上,一会儿功夫就可以点燃一张报纸。这是聚焦的力量,如果三心二意,一会移到这边,一会移到那边,则永远也点燃不了报纸。
1 Q$ G& S# D3 G# }- N% I' q) C2 I, K5 T1 b6 O4 A& B7 c
观点:漂移的模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3 o! \! U Q$ b5 {5 n9 ]# E4 a& \. _# n; Z6 I
9、为自己的生命画一片树叶
1 L' y1 s: K& V& Z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C" ^1 a! U9 H6 A& B/ V: M, f9 q2 W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 m) h/ C* `- ?( j$ G9 a- r. X" w5 ]: Q7 b, ^6 r& L
观点:人活世上最可悲的是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目标,为自己的生命保留一片树叶吧。7 F0 X; p% ^& Q$ D& n
: x6 |3 `9 K! J0 L10、再试一次
5 T8 N. \: A5 }. Y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7 E( g! L% g( H
+ Z; X& M( F& j( Y观点:目标实现的过程是艰难的,很多人不成功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缺乏“再试一次”的毅力和勇气。
% N* q" U! F. r& r/ n% z2 A9 d2 h* y& k% X6 N
11、永远的坐票 B& k. _5 e w1 k- y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5 |' v5 S8 ?4 l0 j( W9 w
: K( q6 E, a& B+ P2 R观点:不同的目标要求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你的目标是永远站着吗?3 L6 j5 u" L3 S( q0 x3 U
' o) ]& Y: n9 R" Y' E. a9 B8 N( _
12、心中的顽石) i6 s/ J Y0 n6 M* E" W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 V( C+ D4 @( Q% i- ?$ O2 a5 T4 M5 [! u, x! G
观点:很多事情成功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先搬走你压在你心里的石头,再定目标吧。
( Y: W5 p- E9 |) y& h* ]
1 y3 `! L- f0 R" d7 a/ B13、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
4 V) h* A: k: S; k# k* V2 o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象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4 W: k8 S9 \" ^6 e; e
0 i( X$ m: v5 M- H) N
观点:很多孩子都羡慕奥运跳水冠军夺冠时的光彩,可谁能看到他们成千上万次在无人喝彩时重复作着枯燥的动作。
& {) ^' O2 H, j7 w
, v& ?. |1 H( u14、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 g5 a6 O: L3 P; m) C$ Q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鼠们在一起开会,商讨怎样才能不被猫抓住。其中一只老鼠提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全体老鼠欢声雷动———“这个主意太好了!”但当有鼠问,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时,刹那间全体老鼠鸦雀无声。
" s' C5 @ d. V
, b* X6 k. w$ M9 a ]' ^# F观点:想的到,并不表示做的到。只想不做,等于空想。
) ]% _9 `7 L! p. a4 y
( W: f, S5 c7 e B3 C15、落在主球上的苍蝇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美国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来了,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开始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赶上和超过他,最后夺走了冠军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其实,路易斯·福克斯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击你的球,不要理它。当你的主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还站得住吗?它肯定不撵自走,飞得无影无踪了。
/ \- J" t4 |1 \3 D* |
3 r* \+ W8 K/ F# R4 T5 {. }观点:你要战胜的是自己,不是苍蝇。永远不要夸大你的客观因素。) S5 q! w0 v4 \# N
' E7 D6 n( {' _: m( y% A16、小毛虫的勇气! D+ Y% Y+ T7 q5 _ [
一天,一条小毛虫在朝向太阳方向爬行的时候遇见了一只蝗虫。小毛虫告诉它要去大山顶看整个山谷,因为昨晚做了这么个梦。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疯了?对于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大海!”小毛虫没理会,慢慢走远了。小毛虫在路途中又遇到了蜣螂。听明白缘由之后,蜣螂笑着说:“有健壮腿脚的我,都没这么狂妄过。”小毛虫不顾嘲笑,继续前行。随后,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类似的方式劝小毛虫放弃这个念头。但小毛虫始终向前爬行。终于,它筋疲力尽觉得快要死了。
- z, v5 p+ b% y/ ]7 v它停下来,用最后的力气…… 建了一个安息的地方—蛹。所有的动物都来瞻仰小毛虫的遗体。它的蛹变成了勇于实现梦想的纪念碑。一天,小毛虫贝壳状的蛹突然裂开,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在大家面前。最后,美丽的蝴蝶飞到了大山顶上,重生的小毛虫终于实现了梦想!
, _0 g& ]/ M8 U% v1 ~: \6 n x/ n
' X1 K1 k' T3 Y `5 Z# C8 S观点:目标是你前进的动力。没有目标,才是最累的时候。! T! B y/ x2 \+ H4 e. k7 J6 N% Z
) h8 S2 @6 t; C( V$ k( }
17、两颗种子,两种人生春天到了,轻柔的风在吹拂着这个睡眼惺忪的大地,万物开始复苏。这个时候,两颗种子也醒了,它俩正躺在一片肥沃的地壤里憧憬着各自的未来。第一颗种子说:“我一定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让生命在土壤里变得坚强!我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还要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给这个大地增添些许沁人的花香,为人们提供醉人的果实。这样我既可以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也可以体味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和生命成熟的欢欣!”
7 w6 r2 P! \; A2 c第二颗种子听后皱着眉头颤抖地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坚硬的石块;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出美丽的花,只怕小孩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若结出果实,只怕还会被不劳而获的家伙偷偷摘去。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在那一片它自认为十分安全的土壤里。几天后,一只母鸡在庭院里觅食,这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进了母鸡的肚子。而第一颗种子一直在努力生长着,这期间它受过伤,挨过冻,哭过,笑过,被人踩踏过,被蜗牛啃啮过。但是它始终没有忘记自己高高在上的梦想。每当寒夜侵袭,一切都沉寂下来的时候,它也会不时地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孤独和凄凉,但它总是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不能放弃,也不会放弃!因为我有梦想啊!”终于有一天,它长大了,开出了娇妍的花,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它笑了,很开心!5 ^0 h4 L. c2 _ A( e, |
4 ?' }2 A7 Q; p7 ^6 _: ~观点:成功不在于出身,而在于目标。
. _/ z2 o+ s% M1 H. h
* n- V* @7 q1 ?18、穿越玉米地
9 A$ O' `/ Z+ w1 Y田野上,清新的风徐徐地吹来。铺展在你们眼前的,是一片果实累累的玉米地,同时,这有是一片隐藏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陷阱的玉米地。
7 m: x0 d1 J7 l4 B5 b" w今天,你们将穿越它。
7 n: q h' z3 G; e# H: G) B1 u }你和你们的对手们将要进行一场有趣的竞赛:看谁最早穿越玉米地,到达神秘的终点,同时,他手中的玉米又最多。) c7 y+ s% [" y0 P! G
也就是说,你穿越玉米地,要比别人更快,手里要有更多的玉米,而且要时刻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是“玉米地游戏”的三个生存要素:速度、效益和安全。6 a" V- [" K) t; u
你可以进行一万种以上的选择,在高明的数学大师都无法计算出这三者之间的最佳比例——或许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公式。不同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最佳的方式,又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就是创业决策的过程,N次的选择将产生N种经营状态和结局。, h% p- X" s( b
穿越的魅力就在这里。你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9 [+ }% e3 g7 L/ |/ z
当你的人生开始一场新的角逐的时候,在你的事业掀开新的一页之际,你曾经认真地直面过这个问题吗?而这个问题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c! j& |+ @* s1 y: S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9 B. o( Z0 s. M( ]+ G% [0 p
27%的人,没有目标;) N0 R S C! D0 f+ e/ `, L
60%的人,目标模糊;( r( i! H7 [- Y8 x0 o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 r$ t! e2 J1 {3 H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 d( M" M( @. q) X/ q$ a4 `8 s; m/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L5 J: c- d* u- ]" N: L& h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E( c2 s# T4 P( ^/ ]. ?: Y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T V0 K5 B0 b5 w* u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 g l3 J8 |" ]3 f# |6 f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6 S% |" W) M4 N" h& D( n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6 l' ^$ R- h, Q s5 w( m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 f& l* e _3 G: M* ?; P8 M
$ `0 [0 v3 }- B; p观点:目标对于成功和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重要度,上面的故事讲的再清楚不过了。
" \: H# r# a7 d: i# Y# T0 E: f5 B3 S" E _
19、0-1等式三角公式
' z$ H, E) x( `" c- |. C' p2 w前两天,一位友人问我是否听说过“0-1等式三角”,我说没有。于是,他找来一张纸,写下了这样两个三角形的等式方程:
4 r( J5 q7 q5 Y 0 1
: A/ G4 H. r! s: r 0+0=0 1+1=23 U6 K5 D, W- J! \
0+0+0=0 1+1+1=3' U: z1 R( r V1 G. T
0+0+0+0=0 1+1+1+1=4
1 X9 ~% j i9 G/ D 0+0+0+0+0=0 1+1+1+1+1=5
9 ]8 Q1 `& Q$ O) a$ A! p. R 0+0+0+0+0+0+1=1 1+1+1+1+1+1=6
) L% D2 @6 ?! w! I C 0+0+0+0+0+0+1+0=1 1+1+1+1+1+1+0=6
. e! s. E; d V2 ^ ]0 h 0+0+0+0+0+0+1+0+0=1 1+1+1+1+1+1+0+1=76 {+ H, |! ]! d! D; K" C% L4 z
0+0+0+0+0+0+1+0+0+0=1 1+1+1+1+1+1+0+1+1=83 o( v z" m! j" H" G$ V9 B, e
0+0+0+0+0+0+1+0+0+0+0=1 1+1+1+1+1+1+0+1+1+1=98 |+ M" }' U3 v0 |
…… ……
, t. V4 H5 c: I他把纸递给我看。我只扫了一眼,就没好气地说:“你真是无聊,0+0当然等于0,你加到天黑它还是等于0,1+1=2,这个连3岁的孩子都知道!”我瞥了他一眼,“无聊的人搞这些无耻的东西,你不会是想让我做陈景润、华罗庚,搞数学,然后搞‘哥德巴赫猜想’吧?”我随手把纸条扔给了他。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又把纸条递给我,说:“你再仔细看看,别把它当成简单的数学等式。” 我看了看,依旧弄不清其中有何玄机,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不懂,你就直说吧!” 他又笑了笑,“其实这很简单,我提示你一下,等号左边的数字0代表空想,1代表实干,等号右边的数字代表你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就或地位。才几天不见,你怎么就这么迂了呢?” , d9 c5 |1 X) s1 d& X
' u4 N) }# o4 q- e# t
观点:九个空想比不过一个实干。目标定下了,让我们来实现它!+ G; Z1 I) f; }( c6 B: A, ?+ K
|
-
总评分: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