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7-23
- 注册时间
- 2004-5-27
- 威望
- 0
- 金钱
- 27
- 贡献
- 3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2
- 主题
- 5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5-27
- 最后登录
- 2008-7-23
- 积分
- 30
- 精华
- 0
- 主题
- 52
- 帖子
- 122
|
今天,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得非常富有活力,但面对真正的市场经济,他们又变得无所适从。 # V; r1 f' N& i; x3 k
' P% K& q) F6 t) |/ w: t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如企业老板由于环境、文化等原因,造成企业运做不规范,内部管理一片混乱;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任人唯亲、处处提防,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9 H8 A2 w, V9 b6 P; s8 c. G& v
% R0 H( ]! W4 U6 z
其实,面对日趋激烈和复杂的竞争形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当初很多都是依靠“胆大”、或者“吃苦耐劳”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们,已经感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应对目前的状况。于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也很愿意用高薪聘请能人来企业工作。但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观念却非常薄弱,招人、用人、留人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和运做机制均有相当的问题。概括说来,主要存在在以下五个方面:
) r# I- k& ?) ~2 {' X; i5 F
3 C, y- o" D' _6 Q1、 资源匮乏,难招人 9 b% o6 G! r5 i* g* w# k6 I0 j
8 f# o& u% x5 Z* y4 d/ u
很多正在发展之中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矛盾。一方面,公司在内部资源(如资金、产品、销售渠道、品牌等)上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捉襟见肘,这些匮乏的资源需要高素质、高知识、高能力的人才来整合和创造;另一方面,正因为这些资源的匮乏,使得民营企业无法在“三高”人才招聘上取得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双向流动、双向选择的现代社会里,真正拔尖的人才对于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和从业背景已经有了充分的掌控权,那些品牌响亮、待遇优厚、管理规范、发育成熟的外企、国企或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大型民营企业,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吸引拔尖的人才。而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即便是做出种种承诺的姿态,但在对人才的吸引力上,还是逊色不少。这种“难招人”状况,又进一步直接制约了这类公司的发展和资源积累的速度。即便是在已经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的民营企业,真正愿意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很多老板甚至有一个非常狭隘的观念:反正人员流失很快,我用不着花那么大的力气在“人”身上。而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企业陷入人员流失加速、无法吸引人才的恶性循环。
4 _1 @1 I; N3 e; L, p; d' O- Z3 W3 W0 Y: ~
2、规则混乱,难管人
( a) K; M! n7 `
. p/ \- B0 V9 b% i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是这样。企业就是管理制度。在很多国内企业,特别是处于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民营企业,由于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事事皆由老板说了算。这种做法可能加大决策失误的风险,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算是老板能力很强而且运气很好,一直没有犯下明显的错误,使得企业的规模逐步扩张起来——到这个时候,企业强烈的“人治”化倾向有可能成为公司越来越大的发展障碍。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管理人员自视很高,相互之间不服气,加上管理层次及职权分配不明晰,谁也管不了谁,协同性差,有问题就找老板,只有老板说了才算,老板只有事必躬亲,眉毛胡子一把抓,忙得寝食不安,但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无法兼顾;下属呢,反正万事老板做主,大家都在那里等着老板发号施令就行了。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有了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事事仍以老板一个人做主,所以员工即使犯了错也不用负责任,甚至根本就找不到责任人。正因为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人承担,该负责的事情没有人负责,有了成绩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有了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罚,所以,企业里的管理完全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成功把握度逐渐下降,企业管理不是以能不能做好事为评估标准,而是完全依照老板的好恶来处理。结果呢,真正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希望企业能够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人反倒吃力不讨好,那些一切随着老板的意愿办事、甚至阿谀奉承的人,在企业往往深受器重。可以说,企业本身的制度化管理层次,将决定团队文化与价值取向,并将影响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 . K1 k. o+ s2 Y* U2 b1 H5 S
% z8 n) L2 _; j/ p3、待遇低下,难留人
7 D2 T! I ?/ y0 k
# l" E1 N" u; o6 u正如前面谈到的一样,民营企业在整体人力资源方面给予的资源支持,往往相对比较匮乏,其中包括给到员工的待遇上,整体水平相对也是比较低下的。有的老板说到此事自然是满腹委屈:“我又不是不愿意给,只是我现在的家底只有这么大,为什么不给我点时间呢?”但从人才的角度来说,看法可能截然相反。他们认为:能不能付得起这份待遇,那是你老板的事情。我完全没有义务更没有必要陪着你老板一起来承担这个风险。如果有朝一日企业做大了,老板翻脸不认人也不是没有可能。还有一种情形是:老板并没有认识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人才的重要性。他们宁可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看得见”的硬件投资上,而不愿意花多些本钱在“人才”身上。他们的观点很简单:硬件投资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投资下去就不会跑掉,而人的投资是最不稳定、风险最大的,一旦跑掉,那前期的投资岂不是全白花了吗?所以,在员工待遇上,能省就省,能拖就拖,甚至还打着“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的旗号任意克扣。更有甚者,有些老板完全把员工当成奴隶驱使,不要说关心员工的疾苦,连基本自由和维持生活必须的报酬都被剥夺。工资奖金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许诺的成长机会不兑现,这样做,又哪里留得住人才呢?
4 y) k2 y3 ~7 u2 S' X6 O: J# M
7 O, i) \ s! d' T# B8 ]4、 奖惩失衡,难服人
$ r- p L3 y$ A( a) b+ W2 K3 x2 V
" i! Z- }/ `& o9 `2 M7 @$ M待遇和奖惩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利益,所以在奖惩制度的界定以及具体实施上,一定要非常慎重。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员工(可能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员工),经常把“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使得有的老板可能产生一个误解,认为:员工对待遇的要求总是越高越好。其实,不管是对待薪资待遇,还是对待奖惩制度,我们本着的原则决不能是无原则的“越高越好”或“只奖不惩”或“奖惩失衡”,那样只能在公司内部助长“少干活多拿钱,不干活最好也拿钱”、“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干脆我就少干或不干”的坏风气,而且严重地打击了那些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工作勤奋努力的员工的积极性。很多的时候,员工所希望的,并不仅仅是高薪水或经常性的奖励,他们希望的是,企业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与成长的环境。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来对员工的薪资待遇及奖惩进行量化界定,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在不违背公司利益的大前提下,建立有公信力的薪酬及奖惩制度,以真正达到“服人”的目的。
1 G0 R+ _7 i. s. E' x
% b8 a0 s0 @8 F0 _, y5、 机制无序,难用人
- T; e1 L6 d- S
$ ?0 _3 i& P y很多公司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都是靠几个亲戚、朋友或者同学鼎力相助,才最终发展起来的,这使得很多公司即便是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但仍然带着很深的“家族化”烙印。正因为这些人在公司的发展历程里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在公司成长起来后,他们往往会成为公司的既得利益者以及特权阶层。很多时候,他们会倚老卖老,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利用自己的身份将个人凌驾于公司制度之上,使公司的发展将遇到很大的障碍或隐患。不管公司发展到哪个阶段,良好的、依托于现代经营管理体制之上的用人机制,始终是公司成长的最大驱动力。否则的话,即使是有了能力很强的人,也会因公司内部固有势力的压制而无法施展,直至被人挤走。如果一家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机制的保障,来达到“用人唯贤,人尽其用”、“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那么不但无法让现有的人发挥应有的、甚至更大的作用,公司的成长也会因此而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固有陋习、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 X7 I7 D( W1 K) j/ s% }5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