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5-1
- 注册时间
- 2002-12-17
- 威望
- 42
- 金钱
- 83898
- 贡献
- 262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8656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201
- 主题
- 1626
- 精华
- 1
- 好友
- 14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2-12-17
- 最后登录
- 2012-5-1
- 积分
- 86561
- 精华
- 1
- 主题
- 1626
- 帖子
- 7201
|
- A/ ^( L7 J3 y9 G/ n5 ^3 ?' k
1 b# X1 A& S# J& N, N 大家谈的很多都是针对如何应聘,甚至连电视节目都有了关于应聘的现场秀,但是如何招聘,也就是说,一个用人单位如何在人海里寻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人才,却很少被人提起。可能是工作不好找吧,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应聘。其实找工作难,找人才也难。两难相遇,才是目前的人力市场的状况。
, ]1 `5 m8 f# t- \% Z" W; d$ X+ @. G4 I! T
许多企业没有资深的人力经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基本是摸索着来,从实践中来。我想对于专业人力资源经理来说,肯定有许多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去选拔人才。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事经理来说,如何选择才能找到何时的人才呢?) ?3 q' p6 Q, s b; ^5 x) J! L
/ L/ g1 V2 N+ }+ v4 P: W) |9 M8 y 首先要明确自己企业或是团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个听起来不难,谁还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就别招聘了。是的,一般招聘条件上都写明了要求什么什么条件。学历,工作经验,技能,特长,等等。那么请问,你了解适合你岗位的人才的需求么?你想招他(她),他(她)会想来吗?他(她)在想什么,你能了解吗?比如一个初成立的企业,急需自身专业人士从事技术把关工作。那么你除了要明确这样的人需要什么专业背景,什么职业经验以及其他技能外,还要知道这样的人在市场上是什么状况,什么价钱,什么待遇。特别的,这样的人的年纪是多大,这样年纪的人一般面临什么问题,有没有家庭,孩子,社会关系一般是如何,这样的人除了金钱,还需要其他什么方面的满足?是地位?是成就感?是长期的稳定性?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一个30多岁的人的需求肯定不同,那么你拿什么去吸引他(她)?单单凭金钱吗?这些你都想过吗?没想过,如何与对方谈判?
" [, Q; V7 K3 k u* O8 M
/ \4 u2 }/ @+ ]9 G5 x( F 经常有的招聘条件写着,要求很强的专业背景,能应对复杂的工作状况,丰富的经验,很好的处理事务能力,等等,好像恨不得一下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后面写着,工作经验要求3年以上,甚至2年以上,这样的招聘启事岂不被人笑话?试问,哪个刚工作2-3年的年轻人能有你说的那么好的能力?那么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即便有人来应聘,我也要怀疑其能力的真实性。
1 Q, Y: {6 W; ?' a4 Q7 W! g3 ^/ M x& l; M1 D t
还有的企业要找经验丰富,专业很强的人材,也知道肯定是有一定岁数的人才,可是希望他们能够抛弃家庭,抛弃妻子儿女,无限制的为企业加班服务。这就显然不合理。如果一个刚出道的单身青年还能够拼命加班,连续开夜车,那么等他们有了一定岁数,很可能建立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老人需要照顾,有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还要他们抛弃其他来为你服务,就太不实际。提出这样要求的企业可以说简直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无知。如果对人生如此无知,对人如此缺乏关怀,怎么能够换得别人对于的一片忠心,尽力为你出工呢?那么你能找到的一定不是主流人才,也许是岁数很大还没有家庭,还没有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你放在重要岗位上,我都替你不放心。
$ {# Y- b* C& V& k7 [; m, R
& m% M" J. Q' [ 还有的明明是到大学里招聘应届毕业生,招聘条件上却赫然写着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使得学生们不得不拼凑自己的工作经验,把短期实习说成长期经验,把一点点的实践说成如何辉煌的工作经历。可笑啊。这些招聘主管都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来了。也根本不了解人才选择的规律。一句话,他们自己都不够格来招聘。都不够资格担当人力经理。既然决定招应届生,就应该知道什么是应届生,一个学生,以学为主,学业是他们的主要任务,现在主要部分没有关心,倒是旁支末节成了考察的主要条件。试问,一个学生天天在外面打工挣钱,放着学业不抓,这是你想要的好人才吗?不少学生的成绩单往往很差,倒是打工经历很多,也坦言挣钱不少。甚至有的学生炒更习惯了,不适应正常上班的要求,或者挣钱太多,根本看不上单位能够提供的薪金待遇,这不是适得其反嘛。特别地,学生的学业是日后发展的基础,没把基础学好,再能打工,也没有发展的后劲。我曾遇到很多学设计的学生,课程设置上有许多涉及面很广,很好的课,比如艺术史,可是学生们都不重视,总是反覆展示他们的打工经历和成绩,我随便问几个课内问题,都答得很差,比歌手大奖赛选手的水平也差不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考虑?没有广泛深厚的修养,自己的设计没有根基,没有后劲,甚至连向别人推销自己的设计都会找不到词,这样的人怎么发展?所以招聘应届生就要有个正确的态度,着重考察他们的课内功夫,特别是在掌握课内功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能力,以及在大学里自我的修养程度。至于打工与否,不是第一要务。
' ], ]" O u$ l( x8 v I* w+ V' x
招聘人才还要了解自己单位的情况。自己的单位是个什么状态,什么层次,将来如何发展,如何吸引人才,闪光点在哪里,要想清楚。不错,现在就业状况不好,许多人在找工作。可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单位,想找到好人才不也同样困难吗。不是说有大把的人都想来你这里,还要看你能否吸引人来。微软,IBM,SIEMENS,这样的大公司自有他们吸引人的高招,那么你自己呢?你这个企业如何呢?凭什么人才要到你这里来?不是你今天出个价钱就有人会来,不错,是有人来应聘。不过真正好的人才会不会来就不一定了。这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你是否了解你要找的人的需求,根据这个需求对照企业能够提供的环境,是否构成对这类人的吸引?一句话,对人的研究,永远是人事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没有做过研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事工作者。7 j2 ` t4 Y& a2 L
( i7 M2 ?5 W2 Z Y9 M 招聘应聘,是一场考试,不仅仅是对于应聘者,也是对招聘人的一个考试。双方都会有不及格的情况,否则也不会大家都那么难得满意了。找不到人不是人才太少,也许是你还不会招揽人才。3 z' Q1 n! R+ T(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