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寻找负面反馈的推动力

[复制链接]

14

主题

5

听众

28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11-11-8
最后登录
2012-3-2
积分
289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6:33: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收到负面反馈,一般会历经四个心路里程碑:震惊、防卫、反思、行为改变。
2 L( r+ N: K! z5 `$ s) r: a2 C0 J# t                 
; x: J: q% u) k* y  一个人心理上的成熟,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为主要标志。了解自己的优势不容易,了解自己的缺陷更难。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等于埋没了自己,坐失成功机会。不了解自己的缺陷,就会像一个长相丑恶的人到处吓人,无疑在成功道路上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重重障碍。* I5 j4 e+ [1 k0 T: K, B
                 + r! K0 Y" B# R1 a2 N' r8 m4 Y7 A
  正面反馈是认识自己优势的有效手段。一生中,我们大都会获得相当数量的赞美。但是,很少有人主动给我们负面反馈。没有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我们只好通过自我观察,与他人比较。当我们做砸了一件事情,我们也许会检讨自己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会怨天尤人,把自我保护起来。
% U4 K% H  a, P  T                 ) r8 s7 \. W1 u- E% ?
  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弥足珍贵,是一剂良药。
" i8 n; s" r2 N. L9 ?) C                 # E' k# O; E' f; j; d! w
  这剂良药来自四类人。一类是情商低的人,他们口无遮拦,有口无心,不会伪善。所以,我总是建议企业领导人交一两个情商低的朋友。这里的情商低,指的是人际敏感度低,这类人不愿意预估自己话语在听者心里产生的感受,想到什么说什么,类似心理学实验方法中的“出声思维”。另一类人情商不低,但是跟我们关系紧密,甚至爱我们,他们恨铁不成钢,所以忠言逆耳。第三类人以改变行为为职业,包括老师、教练、咨询师。第四类人是不喜欢我们的人,他们仿佛拿着放大镜,专门寻找我们的缺点,然后贬低我们,以达到其个人目的。他们的攻击谩骂中,是否包含有价值的负面反馈呢?有时会有。+ |) Y: C; K/ M& W/ q. X$ L9 q
                   w* ^" s9 H6 V0 {6 w( c3 O
  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良药苦口,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下去。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收到负面反馈,一般会历经四个心路里程碑:震惊、防卫、反思、行为改变。
4 k  G) N6 {+ ^# e                 6 u% G$ \4 y! U
  震惊:这是因为负面信息与自我概念有冲撞。这种冲撞,是自我发现的前兆。如果用下图Johari Window来看,这个信息就处于别人看得见,自己看不见的区域,所谓盲区。
) ^$ m: b/ @2 s, h                 
  U0 v' X7 G& m8 L  防卫:但是,自我发现并不会立即发生,自我防卫机制几乎不加思索地出击,以捍卫自尊(自尊=self-esteem=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自我心理防卫机制,是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概念,在我看来,是心理分析对人类自我认识的最大贡献。心理防卫机制的理论,由弗洛伊德的女儿深化并完善,强烈推荐!根据弗洛伊德女儿的说法,不同心理防卫机制的成熟程度有高低之分。恶魔化提供负面反馈的人,是自我防卫机制的低级形式。这种机制是最不成熟的一种。比较高级的自我防卫机制,是升华,就是俗话所说的“化悲痛为力量”。+ i2 H& K5 c$ d1 R7 m
                 
. \) a1 A" V9 v$ C9 i! f  以我做高管教练的经验来看,最常见的借口,就是“准备不充分”,其次,就是用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掩盖自身行为方式的缺陷。
! O: O- d) ?* V% j8 h+ U                 ' |4 F6 O' ^# w  \8 S) Z2 v: Y) g
  “防卫”,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以及多么快地成长。采用多少心理防卫,采用何种方式的心理防卫是关键。对负面反馈的归因方式因人而异。负面反馈有些是误差或者噪音,有些是偏见,有些是真金白银的有用信息,自我提升的催化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起来多么容易,做起来多么违背人性!因为,判断哪些是“有”,哪些是“莫须有”,哪些是“无”,决定一个人是接受、反思、还是付之一笑。) K2 C8 k5 G% |
                 : k$ c# m  Z# w
  反思:心理防卫机制,由于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往往不会停滞于此。过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两个小时,也许是一两年,在情绪渐渐消退,特别是当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人们会用一种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式,重新审视负面反馈信息。这时候,自我发现才会真正发生。' D* r! F$ ]& T# X& a, [% r$ z
                 4 S8 s7 V) n) K4 }* u1 v
  反思的效果,取决于个人的悟性。悟性是学习能力,有众多心理学家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人的悟性不同,造成成长的速度不同,也造成发展的极限不同。2 `. V6 M! Q, c3 w7 P( {
                 
: Q, ~4 c  W: L6 t# N  行为改变:有人把学习成长定义为行为改变,有道理。反思的结果是自我发现,导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这两个概念,是Karl Rogers提出的)的落差再次显现,产生心理上的张力,或者说认知上的不协调(cognitive dissonance)。于是,美好的事情发生了:一方面,人会调整自我概念,另一方面,人会改变做事方式。例如,我遇到过一个不自信并且缺少勇气的领导人,他第一不敢做决策,第二不敢得罪人。当他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问题之后,他就有两种选择:或者管理自己的弱点(例如,回避需要自信果敢的岗位,或者,让自信果敢的人替自己做一些需要自信果敢的事情,不过这一点比较难),或者把自己变得自信果敢(例如,系统脱敏之类的行为疗法,或者参加一些培养勇气的运动,例如拳击散打)。
: ?& x) }/ X; z! q3 o( }                 
( E2 \- x# d/ s! q  S  重点放在“扬长”还是“避短”,专家意见不一。一派观点认为“扬长”更加重要,例如盖洛普机构一直倡导发挥优势。盖洛普喜欢鸭子上树的比喻。鸭子擅长游泳,爬树不是鸭子的长项。要鸭子学习爬树费力不讨好。另一派观点认为“避短”更加重要。这派观点喜欢链条类比:一条铁链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个环节。木桶理论,与此同理。( |# G# e" h$ ?3 g6 v6 s9 ]
                 
/ ]3 u: \' j3 W; a/ ]  p  我的观点非常庸俗:扬长避短都重要,具体要看行为改变的投资回报率。有时,扬长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功,有时,避短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功。
, a) k1 C2 L' U) m1 w                 
( ?2 P6 M; K8 d$ t  负面反馈是良药,良药可遇亦可求,负面反馈可以主动寻求。当然,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诚恳。当你鼓起勇气说出“给我提些意见吧?”你得到的往往是恭维。
* ^" n' k" Y$ k& y+ x3 K- w                 
. F" l2 n- Z- v  j0 q! n0 ]% N  w; I  物以稀为贵,我们听到负面反馈的机会太少,而这太少的机会,也会因良药苦口而让我们扔到垃圾桶里。所以,当你收到客户、同事、上级、下属、供应商、合作伙伴、朋友、家人的负面反馈,别忘了,拿负面反馈当药吃。
6 K8 T- L) X( ]+ ^2 T" {

112

主题

99

听众

100万

积分

版主

小小猪的爸爸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60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5-4-4
最后登录
2016-10-11
积分
1005770
精华
8
主题
112
帖子
4235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晒图达人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中人旗帜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2-1-10 08:27:13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下图Johari Window来看。。。”图呢??
不争,不染,不逆,不持,不缚 快乐就在智者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听众

966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11-11-27
最后登录
2013-11-3
积分
966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66
沙发
发表于 2012-1-9 21:56:50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