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3-2
- 注册时间
- 2011-11-8
- 威望
- 1
- 金钱
- 221
- 贡献
- 6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8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5
- 主题
- 14
- 精华
- 0
- 好友
- 1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11-11-8
- 最后登录
- 2012-3-2
- 积分
- 289
- 精华
- 0
- 主题
- 14
- 帖子
- 25
|
在中国从业的外国商业领袖常常问我,他们在中国的行为举止是否应当有别于在外国,而中国员工对领导的期待是否也与西方员工不同。尽管中外商界领袖之间存在许多差别(详见我的著作《中国商界领导力》),然而相同之处也是如此之多。 在中国,商业领袖所应具备的素质与全球各国的情况相似,这些素质包括:正直品行、组织敏感性、对客户的重视、培养人才的能力、战略思考能力及优越的沟通能力。不过,备受尊崇的中国领袖还具备一些独到长处,这使他们出类拔萃,具体包括:爱国主义、深思熟虑、以和为贵、将西方优秀实践与中国智慧结合以及重视团队合作。9 E" a3 K5 P5 F/ r' ?
爱国主义。西方公司并不要求其领袖“爱国”,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特质,但不是必要条件。而在中国,许多商界领袖都会自豪地说,他们的公司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赚钱,更在于帮助中国变得更加美好。中国化工集团的总经理任建新就是个典型例子,在这家中国化工企业进行一场大规模裁员后,许多工人下岗,任建新创办了马兰拉面,将超过1万名被裁员工请了回来,这种行为在西方简直是前所未闻。
0 Q' n4 @5 K( k% E. | 深思熟虑。有时这被称为“悟”,与西方人赖以著称的逻辑线性思维截然不同。“悟”的时候,企业领袖会对某种情况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急于得出结论,直到将此事想得透彻明白。
# P' p5 a( y6 R' w! K$ N 和谐。和谐是道家思想的真谛所在。这种阴阳两极可以和谐共存的想法,对西方人来说非常陌生。在西方,事情非黑即白,偶尔是灰色的,但不能是既黑又白——可对立双方要想和谐地共同发挥作用,恰恰可能是此种情况。这是个非常“亚洲”的概念。' p# D, d% V* B( P; ?5 d
将优秀的西方实践与中国智慧结合。员工们并不期待外国领袖“中国化”,可如果这些领袖无法将本专栏中提及的一些中国特质融入自己的管理风格之中,那他们就无法在中国成功。
" ], T, {" ~: T3 z( U' o, s0 H 注重团队。成功的中国领袖首先谈论的是其团队的成功,而不是自己个人的成功。有些优秀的西方领袖也会这么做,可许多人都会犯首先强调自身贡献的错。
' ?! N- K& G1 P* Y' b) R( F |# U 三思而后行。西方人往往因行动过快,而不是在动手之前就相关事宜反复思量、通盘考虑而遭受批评。, C: d& w- K" F; ~5 D1 C7 X
下面列出的几个例子正可以说明中国员工期待他们的领袖如何表现:
, s% J' i8 `: q0 @9 t# V3 h2 r 知道什么时候该直截了当,什么时候该婉转隐晦。“真相伤人”在中国可不是说着玩的,有时候,企业领袖将伤人的事实“隐而不发”更为合适,使手下员工“丢脸”可能是领导者的大错。6 k, l& Z2 i' u- V3 A
通过展示自己胜任工作来赢得信任。中国员工们有耐心、尊重领导且谦恭礼貌,但领导者的行为才是证明其成功与失败的关键。7 d; B3 E* J" J
知道何时该授权、何时该放手以及何时该一肩扛起责任。在一个儒家思想盛行的社会,领袖的职能很清晰,授权下属有可能扭曲这一职能,使员工困惑不解。
: z5 J% C( W0 ]' a#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