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5-12
- 注册时间
- 2003-11-25
- 威望
- 0
- 金钱
- 33763
- 贡献
- 10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386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13
- 主题
- 19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11-25
- 最后登录
- 2010-5-12
- 积分
- 33863
- 精华
- 0
- 主题
- 193
- 帖子
- 2313
|
误区之一:培训只是培训部的事,高层不重视,中层不支持,基层不理解,培训部角色尴尬,就好比一个“孤独的漫步者”。
7 {7 s' M: y6 o/ e 企业高层常有这样的认识:“企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员工素质不高,员工是人力资源部招聘的,培训部是负责培训的,员工素质不行是培训部培训得不好,所以这些问题不是我们管理人员的责任。”培训部就好比一个“孤独的漫步者”,在企业中独自行走。这就是培训部尴尬的角色。 h+ V L; _) E" T$ g `" K
“培训是培训部的事”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偏见,培训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不利于企业整体的运行。培训部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得到足够的授权,解决培训需求分析、项目确定、内容设计、培训评估的问题。
3 n0 f' l8 ?, l& V* i0 }2 ?4 f 误区之二:对培训定位认识不清,致使培训与企业长期发展脱节,培训并没有真正为企业的经营战略作出贡献。 2 j0 S- F+ W- ~& D- Q
培训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然而大多数管理者对培训认识不清,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或者是某些技能的学习,无需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企业领导没有将培训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在经费紧张时首先削减培训经费。与此相应,员工也就认为培训就是离开工作短期休息,培训没有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联。
5 N# x* F& X9 d4 n7 [8 B5 j 企业培训由这种旧的观念引导,没有将培训作为发展的动力,仅仅着眼于企业的短期需求,显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将培训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让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知识帮助,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花钱实施培训的目的。
) ^% M4 k: w9 f$ s' L 误区之三:只对中、基层员工培训,忽视对高层培训,或者笼统培训管理层,员工的素质愈来愈高,而管理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 m _$ [7 T, H1 ~; i- r
许多企业尽管重视员工培训,却只是关注中、基层员工的培训,忽视对高管层的培训。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对他们的培训比对一般员工培训更为重要。企业应该重视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在企业经营战略、生产管理、营销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系统提升他们的理论。员工接受各种培训,素质愈来愈高,而管理者藐视培训,管理理念和技能并没有提升,这就造成管理者与优秀员工之间的理念或技能冲突,员工的发展受到管理者的严重制约,对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0 F; }+ S: ~ N8 O4 e
误区之四:轻视培训后期监督和人才提拔,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流动下的愤怒与恐惧导致企业领导伤心之余不再做培训。
4 |8 G9 n, I1 A( m2 m! D 有些企业很重视培训,并且为员工提供众多的培训机会,但却忽视培训的后期监督和人才提拔,让员工感觉学而无用。人才的高流动率使高层面临困境。
) B/ y2 ]& w% J. R, C7 _ 有人说,企业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来搞培训,结果呢?为他人做了“嫁衣”!由此管理者产生的愤怒和恐惧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绝不是放弃培训的借口。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成本,人员流动是企业的经营成本之一,没法回避。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极面的人,感受到的总是压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面的人,感受到的就是动力。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分析员工“跳槽”的原因,另一方面要不断改变自己的认识,因为许多时候就是因为管理者的失误才造成员工的离职!管理者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并切实改善,相信会减少员工的流失。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培训并不是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
" I! U: v* C; A 误区之五:鼓吹培训是一种福利,忽视员工参加培训的义务性,造成员工漠视培训,想参加就参加。 ( i: J0 p0 E! z' d4 `
一些企业鼓吹培训是员工的福利,这种观念是有害的,不利于鼓励员工参加培训以及提升培训效果。通常而言,福利是对主要利益的附加,例如对薪资的附加,常见的福利如交通补贴、餐费补助、医疗保险等。现今很多人只关心工资水平,至于有没有培训则无所谓,而培训期间的优厚待遇,使人们常常把培训当成了一种福利。既然是福利,有些员工认为也可以不要这种福利。究其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充分感受到工作竞争的压力。
- a% t6 |7 g. m6 ]2 C' q* H 将培训视为一种福利,自然就不会发挥出培训应有的作用。企业组织培训,员工参加培训都应该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因此员工有享受培训的权利,企业也有约束员工参加培训的权力。员工参加培训也是一种义务,企业完全可以把员工参加培训纳入绩效考评之中。 + w4 R. \* E. F5 @4 H2 V( F' O) c
误区之六:培训没有建立在科学的需求分析上,培训没有针对性,培训项目设置不合理,导致培训效果事倍功半。 ( f5 r- F0 u$ X& R, H
对管理层来说,尽管已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然而却不能保证培训的有效开展,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没有对培训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使得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也就没有针对性。企业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制定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有:有些公司完全是由员工本人提出培训需求,相关部门只是简单地予以同意或反对;有些企业根本不进行需求分析,只凭经验和模仿他人而机械地制定本公司的培训计划,甚至是按照前几年的计划来制定,不根据企业实际制定计划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