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5-11-21
- 注册时间
- 2004-12-9
- 威望
- 0
- 金钱
- 15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9
- 最后登录
- 2005-11-21
- 积分
- 15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2
|
绩效管理,以经营为本5 Y: A) S) \) O
) y* V! C C' k" _0 d “绩效管理”近乎成了国内企业的一种管理时尚。究其原因,外部是管理理论界和咨询界的鼓吹及宣传媒体的狂轰滥炸;内部是国内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对经营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绩效管理的实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形式大于内容,逻辑性大于有效性,说到的大于做到的。原因何在?又如何是好?
1 ?: e$ ]1 {; a2 t6 B3 \6 S 一、绩效管理,应当以经营为本
# Q8 M( B# W0 l* k! M j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发现,企业对绩效管理的直接需求并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帮企业分析、梳理战略,有的是为了帮企业将战略目标分解、传递,有的就是为了更科学地实施考核,有的是为了培育管理者的意识,有的是为了给员工压力和激励……但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真正需求到底在哪里? 我们耳熟能详的提法是企业“经营业绩”和个人“工作业绩”,却很少听到“管理业绩”,这说明了什么?管理的目的不是管理本身,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一切管理都是为了提升个人工操作绩、实现企业业绩目标。绩效管理更应如此,而且当以经营为本。
2 j' h3 Y4 F, v% c* U& o* V *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最大关联点在目标上,后者是目标的选择和制订,前者是目标的传递和监控。平衡记分卡(BSC)、战略地图、客户价值主张、关键绩效指针(KPI)这些目标管理的方法或工具,实质上始终围绕着经营这个主题。
8 B0 }8 o. D q( O) E9 `( Q: R8 b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最大不同点是在导向上,前者是目标导向,后者是结果导向;前者是经营导向,后者是管理导向。因而,绩效考核通常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责,而绩效管理却是由经营班子和直线管理者承担重任。6 E" z- i9 G- @' ]6 I$ e2 m
*广义的绩效管理分为业绩管理和绩效考核两块。业绩管理衔接着战略管理,重点是将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组织单元,并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加以管控。业绩管理是经营的核心,经营是业绩管理之本。绩效考核则通过对人员的考评与激励,实现对业绩管理的支撑。
) V( |, B1 Z9 y# n; J 这样看来,绩效管理的有三个关键词:目标,业绩,管理。以一贯之,则是经营。无论企业对管理的直接需求是什么,也无论企业当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绩效管理就是通过考评激励等管理手段,持续地改进和提升经营业绩,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只有以经营为本,始于经营,归于经营,全程中贯穿经营,绩效管理才真正具有价值。否则,就管理谈管理,把绩效管理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范畴,把绩效管理工作纳入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范围,可能多了些考核的花样,实在难有什么作为。比如,有一家国企集团的人力资源部提出来做绩效管理,但跳不出绩效考核的思维框架,心思总是花在考核方法和工具的选择上。通过高层访谈,我们了解到该集团正处于战略整合阶段,急需迅速整合优势资源,集中于一两个核心业务单元,以快速形成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阶段,该集团的经营重心就是将有形资源和管理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单元。因此,绩效管理应定位于集团对业务单元的业绩管理,而不是一般性的人员绩效考核。- W4 |2 w! ]2 y C
二、绩效管理,如何以经营为本& q% h, |2 N2 f0 v' W6 O, v
绩效管理以经营为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远比人力资源部门更为关键。那么这两类人员究竟如何作为,才能确保绩效管理真正以经营为本呢?& L( p# {7 N. E; b1 C; q3 ]0 J
对企业高管人员而言,要务是明确经营理念,即公司绩效管理的经营目的是什么。
9 i) u: q' [1 i$ a6 Y- B 只有理念和目的明晰了,并通过高管人员向下传递,绩效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原则。否则,绩效管理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不知道企业的导向何在,势必出现绩效管理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现象。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企业,比如转型中的国有企业,企业行为往往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制约,市场的压力只能渗透到某个局部,提升经营业绩的迫切感也仅局限于业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绩效管理就很难体现经营和业绩导向,而是掺杂了很多低效的、无关的甚至负向的影响因素,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企业若要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高层领导者必须自我定位为“拨乱反正”者的角色,树立清晰、坚定的经营意识和业绩导向,并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向组织沟通、传递。有了这个前提,平衡积分卡、KPI这些工具才派得上用场,绩效管理实施中矛盾最集中的地方――考核结果区分――才可能获得突破。
' Z; a a' M7 }3 y K: \ 对企业中层管理者而言,要务是转变观念,这比掌握绩效管理方法和技能更重要。. v3 }/ n# g0 r5 Y
中层管理者作为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是从战略到执行的最重要角色。绩效管理要求中层管理者既要对战略有很强的理解和领悟,又要把战略及时地执行到位。现实状况并不理想:部门本位意识过重,重视维系部门既有的资源和地位,造成内部流程不畅;工作方向偏差,资源利用效率低,不能有效支撑公司整体业绩提升;过于关注内部平衡,而不是本部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究其原因,通常不是人的能力不足,而是观念没有转变——管理者们会囿于以往的工作习惯,惰于理解企业战略意图和感知外部变化,过于关注工作细节和常规性职能要求。因而,转变观念的核心在于:强化“经营”意识,弱化“管理”意识;强化业绩导向,弱化职能导向。转变观念还要求中层管理者,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框架,主动寻求变革与创新。我们不要求每个中层管理者都能成为企业家,但若没有企业家精神,不具备创新求变的观念,总徘徊在旧框架内按部就班地履行既有职能,是无法通过管理活动来支撑企业经营的。因此,对中层管理者的KPI设计、目标设定及考评激励,都必须牵引管理者的行为直指企业经营目标。
2 Y+ P3 j) |* A/ e& } 不以经营为本,绩效管理的价值无从谈起。不管企业内部哪个层面的人员,尤其是人力资源人员,都不能离开经营的视角和立场,去逻辑地设计考核指针,去机械地推进绩效管理。有了以经营为本这个前提,绩效管理的重点就实实在在地落在“管理”上了。
, ?' o- c, L( x! h- s9 ?
1 g0 {% \+ q7 t1 S2 X9 J, j) ?+ l2 {) K3 y2 x+ F
“文章来源: www.aq800.com HR资料工具共享中心”用戶名yipsa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