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8-13
- 注册时间
- 2007-2-4
- 威望
- 387
- 金钱
- 2933
- 贡献
- 757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077
- 日志
- 1
- 记录
- 0
- 帖子
- 413
- 主题
- 41
- 精华
- 1
- 好友
- 11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男](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1.gif) - 注册时间
- 2007-2-4
- 最后登录
- 2013-8-13
- 积分
- 4077
- 精华
- 1
- 主题
- 41
- 帖子
- 413
|
破:破除旧的观念—“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8 Q" W1 d$ ^( R& v, B; W8 L5 h, } 8 U: |: d) e: a3 l+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铁匠,因为手艺精湛,远近闻名,生意十分红火,致使不少人前来拜门学艺,但师傅为了不使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因而总是对徒弟留有一手,以防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f8 ?2 c& j. V
1 K& E1 L5 {+ S Q, Y 不幸的是,直至今天,这种思想在我们身边还一直普遍地存在着。在我以前的工作中,这也是导致无法开展培训工作的难点所在,大家都为了使自已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而不愿将知识和经验分享出来。在接下来的2008年,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其中要建立一支内部讲师团队以作为推动公司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很担心我们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思想。我要说的是,适当保护自已的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过于保护一已的利益而致使知识和思想失传却也不无遗憾,在中国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 L; ^$ u6 v5 Q$ O
! {7 } v0 J8 o( i% |& v+ L 早一点的有“坟书坑儒”,秦瀛政为了保护自已的利益,不让别人知道得太多,实行愚民政策,于是大肆烧书,活埋有识之士的。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也是众所周知的,至今大家都还在为这件2000多年前的古事而叹惜不已;晚一点的有晚清的“闭关锁国”,总以为自已很了不起,别人的东西都是低劣的,根本不需要交流。事实证明,那样只会落后挨打。
2 E9 c1 |. R8 `3 ^ . e, X! K/ `# |$ }1 W/ p3 j0 p
其实,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中国古代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我们不能说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比如说国家治理得不好就是自已不够完善,这样的思想未必是正确的,但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那就是它要求在学会治国之道之前首先要学会为人之道,所以,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也和秦瀛政治国那样,将自已的知识活埋心中,永远都不拿出来分享,虽然自已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但最后剩下的却是狭隘的自已,永远的井底之蛙,不得不说这将是思想的悲哀。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破除这种旧观念。
! N+ }* Z9 V j6 C2 q! |" b$ ]# ?/ T+ W
$ c' Y6 s/ | j8 m: S! @ 立:树立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进行交换,每个人都可以有两种思想。”9 u' ]9 Z% S* p* o* i8 y* C
# ^7 J# K- Z% | G0 o2 i8 A 上面这句话是19世纪英国文学家肖伯纳说的,相信许多人也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交换的是苹果,每个人都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我们交换的是思想,我们就知道了更多自已所不知道的思想。说白了,这句话就是要我们善于交流。( |5 e3 i$ u6 }) T# W' r
- G& V2 V2 l C) x `0 i# X1 E: C 知识和思想只有交流才会丰满起来。两厢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近代中国与西方正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指导下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中国在“夜郎自大”中变得落后,西方却在交流中变得强大。同样道理,我们要提高知识和能力,只有跟别人交流才能让自已丰满起来。不管你如何努力学习,你所能知道的永远都只能是世界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思想总是有个局限的,要突破这种局限惟有和别人交流自已的看法,才能使自已不断地丰满起来。- g! |$ V) x# D( L
! H. s& l& ~6 K& S/ m 知识和思想也只有在交流中才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正因为思想是有局限,所以你有一种思想并不见得你这种思想就是对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你所看到的东西未必就是事实的全部,你所掌握的知识也未必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交流一下,或许会让我们看到更多有关事实的东西,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也将在交流中得到修正和完善。或许你会有这样亲切的体会,就是当你遇到某些难题时,你跟你的同事或者朋友交流一下看法,你的思想就会豁然开朗,如醍葫灌顶,从而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有时候跟同事或朋友聊天,当以为自已的知识是“权威”之时,别人却一下子就识破了自已的孤漏寡闻,心里不禁汗颜。6 T9 o4 s/ |6 P" s
0 F* F# r: F) I% _6 T& Q
同样的,假如你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当你把自已的知识分享给了别人之后,别人就和你自已同处在一个水平之上,怎么办呢?这时候你更多的应该是借此机会鞭策自已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使自已不断超越以前的水平,那样你就比以前更加进步了。如此从交流中学习,从学习中交流,循环往复,想变得不强大都很难!* U5 }/ _8 {; k' X: n0 l
: C z1 r5 f) K4 s# Q6 n+ } 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能够尽量分享自已的知识和经验,让我们在交流中变得更加丰满和强大。顺便提醒一句,作为受益的“徒弟”,我们也有义务为为我们所传授知识和思想的“师傅”感恩。古语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5 f( C) a( t" w) N' @
0 z- p, u. _5 I$ Z* y 以上所述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 h. ], N# Y/ T R/ H0 l9 i- s6 H. G+ g2 X
3 o# X1 U' p! z$ |4 D" Y
转自 天涯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