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511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经》荐书

[复制链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09:18: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出版社新书录   《培训游戏全案:创新》,经理人培训项目编写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有效执行的29个关键》,陆炳霖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管理学名著精华》,吴智勇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现代投资银行》,谢剑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超越COSO》,史蒂文·J·鲁特著,中信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安德烈·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编著,中信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资本之城》,托马斯·凯斯纳著,万丹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中国商务调查报告》,郑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德隆内幕》,李德林者,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行为金融学》,易宪容、赵春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区域产业竞争力》,谢立新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王明虎、章铁生、顾银宽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公共部门增长理论与国际经验比较》 ,吉麦尔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8月本刊荐书 《上帝与理性》,陶伦斯著,唐文明、邬波涛译,谢文郁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宪政古今》,麦基文著,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拉古拉迈·拉詹、路易吉·津加莱斯著,余江译,中信出版社 《爱默生论成功》,爱默生著,龙婧译,哈尔滨出版社 《诺阿-诺阿》,保罗·高更著,郭安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liwhy    

0

主题

4

听众

12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6-2
最后登录
2005-10-19
积分
12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7
16
发表于 2005-6-2 17:07:00 |只看该作者

RE:《财经》荐书

[em15],太多了,看不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15
发表于 2005-5-25 09: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5月荐书 新经典 《战时笔记:1914-1917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韩林合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一版   维特根斯坦从一开始就对不可言说者充满困惑,他的哲学思考和逻辑研究始终发源于对人生的深刻困惑。他把自己的思想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对同事和学生口授这类片段。这些札记和片断,往往成为他写作的底本。   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逻辑哲学论》,即脱稿于这部分在一战期间的思考札记。   《战时笔记》以细碎得几近繁琐的方式,记录下维特根斯坦当时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及其对每一个哲学命题的思索细节,以及每一次的怀疑、反复和推演。这对解释维特根斯坦的成形著作,特别是《逻辑哲学论》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些笔记,读者可以看到在维特根斯坦成形著作中那些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命题,是如何在一个天才的头脑中逐渐生长直至定型的。   《世纪足音:一位近代金融学家的自述》,资耀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有人提出,要研究民国金融史,不应该忽略作为银行家和金融学家的资耀华。他投身银行业70年,曾追随陈光甫,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任职;建国后曾任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副董事长,也曾有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   晚年资耀华写就了回忆录,既追溯个人历史,又处处描述民国以来复杂的金融业和社会状况。   比如,年轻时想去日本留学,但囊中羞涩,被困在长沙。这时,几位来放竹排的同乡借给他150大洋,作为东渡的川资。他们素不相识,却如此慷慨,为什么?因为当时货币混乱,劫匪横行,放竹排者情愿借钱给资耀华,然后再返回乡下,向资父要债。作者解释说,这是适用于当时的一种比较原始的信用关系。   回忆简约平实,严谨扎实;作者以金融家本色,戏称是“如实而准确的资产负债及损益计算表”。 知识与情趣   《亚洲银行新未来:树立利润观念》,塔布鲍尔斯等著,刘小丽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星巴克为何能够成功?1997年之后,这家发轫于美国西部的咖啡馆俨然成为亚洲新一代富裕阶层的文化表征。   对此,本书作者,三位麦肯锡的金融顾问深有感悟。该书在分析了亚洲各地区金融业的“重组、并购、联盟”等战略问题之外,还对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和人口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尤其是亚洲消费能力的提高),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并视此为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信号灯。   有鉴于此,该书断言,通过树立利润观念,本地银行应抛弃对综合银行业务的偏爱,从传统的公司信贷业务造成的不良贷款泥淖中走出;外资银行则应放弃“遍地插”式的老策略,在亚洲市场深挖洞,广积粮。倘能如此,亚洲的银行业完全可以复制出“星巴克的魅力”。   《半生为人》,徐晓著,同心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作者是当代中国知名散文作者,其作品《五月的怀念》1996年获得《北京文学》举办的评奖。本书收入的各篇曾在《天涯》等杂志发表,得到读者广泛好评。作者又是当代民间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写作的初期深受赵一凡的影响,并投身于北岛、芒克等组成的“今天”派诗歌群体。各篇散文不但情文并茂,感人至深,而且记叙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学活动,使人真切感受到时代风云和一代文学新人的精神风貌。   《可卡因传奇》,多米尼克斯特里特费尔德著,余静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本书从可卡因的古代故事开篇,以哥伦比亚毒枭们的故事结尾,中间穿插了诸如弗洛伊德长期吸食可卡因与他创建的精神分析学之间的隐秘联系这类考证。这些考证,以及多达150人——包括专家、毒枭、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的口述记录,使这本著作不仅可读,而且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比之以前的著作,这部作品所依据的参考文献,显然更新也更丰富,可惜,中译者把这些英文目录统统翻译成中文,给打算阅读原文的学者带来极大困难。在结尾处,作者援引一位研究者的看法:全世界的可卡因消费呈现出以45年为周期的漫长下降趋势。因此,我们或许不应当采取诸如“颅内神经元切断术”这样的过激手段,来加速可卡因天然的消亡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14
发表于 2005-5-25 09:3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4月荐书 新经典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著,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经济学经典,获得最广泛认可的,其实只有两部,就是斯密的《原富》和马歇尔的《原理》。经典不重印而重译,因为用当代文字和当代理解转述作者的原意,具有思想史价值 。   关于马歇尔的《原理》,人们往往看重其中的供求分析叙述。事实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学思想史上,《原理》恰好处于斯密时代的历史叙事与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叙事之间。或许因此,马歇尔在这部著作的开篇就指出:决定人类行为的最普遍和最长期的因素,是经济的和宗教的。作为经济学家,他关注的,只是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也因此,马歇尔故意要把数学和几何图形统统放在脚注里。马歇尔的态度,故而极大地不同于今天经济学家们的帝国主义态度。   《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谢平、陆磊著,中信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这组论文相当精致,既符合经济分析规范,又切近中国社会现实。   对于泛滥在我们周围的腐败,尤其是金融腐败,读者当然有自己的体验。但对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则不仅非专业读者无暇顾及,就是专业读者,也较少机会获得收集在这组论文中的调查数据。   例如,第132页的两份表格回答了“真实贷款利率”问题。以“申请费用”和“维持信贷关系的费用”这两类费用计算“额外成本”,企业信贷额外成本折算为年利,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9%;华北地区最高,约为12%;华东地区最低,约为5%。农户信贷额外成本折算为年利,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9%;华北地区最高,约为13%;华东地区最低,约为4%。信贷的额外费用如此巨大,也就难怪民间金融方兴未艾了。   知识与情趣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陈明远著,文汇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晚清以来,中国知识阶层经历了命运性的转变。科举制度被废除,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传统路径被阻断了。但是出版业和现代大学的兴起为他们提供了舞台,使他们在安身立命之余,能够继续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书将他们称为“文化人”,作者援引大量资料和数据,细致分析了当时出版业、学校的薪酬制度,披露了许多文化名人的收入。比如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时,月薪为600大洋(据作者估算,当时普通家庭生活费为30大洋)。事实上,此前他们的生活已经较为优裕,因此,《新青年》创刊不久,陈独秀宣布不发放稿酬,众作者仍能写作不辍。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知识者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才能呈一时之盛。   《束星北档案——一个天才物理学家的命运》,刘海军著,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这是一本再现天才物理学家束星北命运的书。   束星北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是中国物理学大师,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他启蒙并培育过一批国内外顶尖的物理学家,如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长吴健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程开甲等。1954年,束星北被学校公开批判,被迫离开物理系,1957年划为“右派”劳动改造。   作者用了15年才写成此书,全书分三个部分:一是原始档案,二是知情人的口述采访,三是作者的分析和叙述。有人读了此书后说:“如果一个时代的政治环境,连束星北这样纯粹的科学家都要视为罪人,那真是民族的悲哀。”   《退步集》,陈丹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少了几分克制,冒出了“火气”,这是行文的忌讳,作者为此反省,自称“退步”。但是,如果说不够冷静,有“火气”,原因之一正是人文艺术领域在今日的中国太过窘迫,这种窘迫对作者来说又太过切近,使得冷静为文变得不太容易。   书中除了一些动人的回忆文字,其余多为批评之辞。比如中国美术馆和博物馆之潦倒,对文物保护甚至历史文化的漠视,以建设为名的破坏,以及人文艺术学科的学术行政化推拒了真正有热情有才能的人们。   批评背后,总是有某种坚持。在文集末尾,作者附了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递交的辞职报告,提出自己与现行教育体制有深刻的歧异:“学校教育应对艺术、对学生个人负责。不幸的是,当今学院教育的通则与本质,是向上负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13
发表于 2005-5-25 09:2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1月荐书 新经典new-classical readings 《金融经济学基础》,黄奇辅、李兹森伯格著,宋逢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除了由译者名字本身所提供的翻译质量的保证,不同于以往的大部头金融学教科书,这本书的特点是:(1)数学基础清晰,(2)文字表达简单明确。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安德鲁·肖特著,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我还以为这本经典著作永远不会有人翻译了呢。好在,复旦大学的韦森君回国不久即着手组织"当代制度分析前沿"系列翻译工作,终使这本198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得以与中国读者见面。以译事之艰难,一本著作越是离我们时日久远,其翻译工作就越是需要勇气和毅力。倘若我们今年见不到这本译著,未知又要等待多少年呢。 《管理是什么》,尼尔·M·格拉期著,徐玮、魏立原译,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企业管理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商、个人效能、公开账簿管理、经济附加值、供应链管理、创新和成长......如今的企业管理者们面对太多不实的蛊惑,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理论令人目不暇接、难辨真伪。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至少,本书提供了一种回答。 知识与情趣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网络中生存》,罗斯·道森著,金马工作室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叙事思路十分接近我对作为"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互联网的看法。尽管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幻灭,整个世界毕竟正在体验由互联网带来的革命。这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往何方?我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里获得一些启示。 《经济学如诗》,韦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书的题目已经表明作者的立场,要把经济学当做诗歌来写作。韦森君的勤奋,在今日上海的学者当中,尤其在今日上海的经济学者当中,以我的观察,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这本小册子,尤重语言学与经济学的关联,试图对以汉语书写的经济学来一番语言分析。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许纪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许纪霖这本书的文字很打动了我,尤其是最后一篇"激情的归途"——论及闻一多毕生思想几经转折,但其"底色"是浪漫主义的。这组文章,我个人以为最重要的是第二篇,"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 《福柯的生死爱欲》,詹姆斯·米勒著,高毅译,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10月第一版 这本书的英文本1993年刚一出版,就被视为福柯研究的经典著作。稍后,我读到了它的中文繁体本,不满意它的台湾译者的格调。因为他非要把原文标题中的"passion"(激情)翻译为颇有挑逗和商业味道的"生死爱欲",不如译作"福柯的情感生活"或干脆译作"激情福柯"。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马特·里德利著,刘菁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这本科普读物1999年刚刚在国外出版时,我就向国内读者推荐过了,而且,我还下载了它的第8章"X和Y染色体",作为那一年"制度分析基础"课的阅读材料之一。按照作者的解释,每一对染色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故按二十三对染色体分别撰写23章。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12
发表于 2005-5-25 09:2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2月荐书 新经典 new-classical readings 《世界经济千年史》,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许宪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我推测,它几乎马上就会成为我们每位学者案头的参考书,并且也将是填补国内"统计经济史"领域空白的经典译本,它充满了经济史统计表格,只有严中平老先生的《中国经济史统计资料》堪与相比。甚至在作者为这个中译本写的序言里,也有一张统计表格,其中显示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在1700年为0.98,1820年为0.90,1900年为0.43,1950年为0.21,2015年为1.16(假如过去20年的发展速率可以保持不变的话)。 《21世纪组织:组织的未来之路》,苏比尔·乔杜里等著,金马工作室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在序言里,第一作者声称,"......来自三大洲的最好的现代组织行为学家镶嵌在这本书的每一页中。"它的第一章,围绕杜拉克提出的"知识工作者"概念展开,然后是四个相关的"部分",分别是"21世纪领导者"、"21世纪过程"、"21世纪人才"、"21世纪组织"。作者们还声称,读者可以随意阅读任何一页,不必从头阅读,正可谓"开卷有益"。于是,我随意翻到54页,那里的"图3-1:全球性思维图",当真让我受益非浅。我又随意翻到136页,正好是第七章开始的页码,它的标题——"让等级制度发挥作用",着实又让我思考了几分钟。最后,还是随意,翻到417页,赫然出现的,是"图19-1:组织适应性模型",七大要素,令人心动。 知识与情趣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春桃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这是一本让人震撼的书。关于书的内容,两位作者说:"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到,想象不到的悲壮......" 《符号》,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一版 这是梅洛-庞蒂晚年的言论集,法文本1960年由最权威的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这个中译本非常值得收藏,首先在于它是直接译自伽利玛法文本的。就我目前的阅读兴趣而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第12章,"论伯格森"。梅洛-庞蒂的语言所激发出来的思想,简直像是把一炉融化的钢水泼洒到浇铸车间的湿地上,火花飞溅,不计其数。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巴菲特著,陈鑫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巴菲特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当然,抱着"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的想法来读这本书的读者显然并不明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成为另一个人,更何况事实上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11
发表于 2005-5-25 09:2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3月荐书 新经典new-classical readings 《生物技术经济学》,詹姆斯·盖斯福德等著,黄祖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第一版 这是一本早就被我们期待着的译作,它将对国内的新经济学研究产生影响。它的英文原著是2001年出版的。本书五位视野十分开阔的作者,收集了最近的数据,反思了"新新经济泡沫"的教训和经验,直面"转基因"技术所引发的消费者心理和伦理议题,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学看法。它的中文译作,虽然是集体翻译的成果,文字却还算通畅易懂。 《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罗伯特·希勒著,郭艳、胡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在《非性理繁荣》一书中,罗伯特·希勒提醒人们,社会对股票市场的过分着迷,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股市的波动,这种波动,有时会造成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此书出版于2000年3月,股市和科技泡沫正处于最高点。此书为希勒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许多人看来,正是希勒捅破了股市疯狂的泡沫。在《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一书中,作者指出,对于人类福利的重要的"普通财富",如生计收入或房屋价值,同样面临全球经济剧烈变化所带来的种种风险。于是,他提出了关于风险管理和未来经济安全的全新观点。 知识与情趣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周其仁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本书是作者在报刊上所开专栏文章的第二本结集,内容仍然是关于中国改革的前沿理论问题。关于书名,作者说,这是经济学家费雪的名著《利息理论》开首的第一句话。 《公司帝国》,查尔斯·德伯著,闫正茂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不要忽略了它的副标题——"公司对政府和个人权利的威胁",这才是要害之处。作者是著名的波士顿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和社会批评家,他在这本书里批判性地回顾了跨国公司的世纪扩张史。 《大学的逻辑》,张维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的改革,在它从媒体聚焦中消逝之后,才可能显现出它的意义。张维迎的这本文集,尤其是它的第一篇文章和第一篇附录,写得非常出色,酣畅淋漓。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10
发表于 2005-5-25 09:2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4月荐书 新经典 new-classical readings 《现代公共经济学》,拉本德拉·贾著,王浦、方敏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本书的原作非常出色,全面涵盖了公共经济学领域,是自学这门课程的理想教材。可惜,中译本含糊甚至错讹之处较多,尤其是数学符号与公式,竟然有所遗漏。尽管如此,我仍要推荐这本书当做这一领域难得的自学教科书——作者把许多习题放在正文里推导,以便读者自学。 《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月第一版 原著为2001年第二版教科书。即便在英语学术界,这本书的评价也很高。作者专门为中译本写了序言,指出这本教科书的主要视角依然是西方社会,台湾钱永祥为中译本又作一"前言",指出"这是一本杰出的教科书"。 《法学方法论》,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一版 这本经典著作在书店里被我发现的时候,它已经面市三个多月了。我坚持向读者推荐这本书,我相信它将成为"新经典"。在今天充斥了市场的庸俗法律书籍当中,以及在今天充斥了各个大学的法学院的庸俗法律学家当中,这本书和它的作者,难得地,依然努力探讨法学的核心议题及其方法论。 知识与情趣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经济学的著名寓言》,丹尼尔·史普博编,余晖等译,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2月第一版 不要忽略了这本语言流畅的对经济学著名寓言的重新考证的文集的副标题——"市场失灵的神话"。重温这些寓言,我收获甚丰。这些文章的作者们通过仔细审查历史案例,发现关于"市场失灵"的许多著名故事,居然只是神话——传说,即没有经过认真考察的道听途说。 《科尔尼并购策略》,丁焕明、弗里茨·克勒格尔等著,张凯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这是一份令人尊敬的并购研究报告,它分析了25000家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提出一些同样令人尊敬的看法。例如,作者们认为,一切产业都遵循同样的路径实现整合,以及,并购行动和整合趋势是可以预测的。 《零度管理》,弗兰克·德普雷、勒内·蒂森著,李家强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首先吸引了我注意和思考的,是它的英文题目——Zero Space: Moving Beyond Orgnizational Limits(零度空间:越过组织的限度),它当然让我想起阿罗的著作《组织的限度》,并且显然是对阿罗当年那本名著的一种回应。这本小册子的两位荷兰作者告诉读者,他们正是要对"互联网泡沫"之后的管理者们论说21世纪的管理理念——零度,从零知识开始,如何让一切成本都向零趋近。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9
发表于 2005-5-25 09:2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5月荐书 新经典 new-classical readings 《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吉尔·德勒兹著,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一版 我一直在书店里寻找德勒兹的通俗读本,如果他居然写过通俗读本的话,如果不可能通俗,那么,至少也应当为《财经》读者找到一个比较简短的读本。现在这本书,可以满足我的愿望了。首先,它是汉语世界里较简短的德勒兹的著作。其次,更吸引人的是,它是德勒兹写的关于斯宾诺莎的简短著作。第三,通过对斯宾诺莎生平思想的描写,德勒兹打算刻画的,是法国当代思想界关于"实践"的诸种看法——参阅第六章"斯宾诺莎与我们"。 《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周拥平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经过几个小时的犹豫,我还是把这本调查报告——更准确地说,是弱者们的口述记录,列入了"新经典"。阅读这本调查报告所激起的强烈感受,让我拒绝把这本书列入"知识与情趣"。 我特别喜欢"打工子弟学校"五年级学生谢秦雅风为这本调查报告撰写的"序",我相信这篇序言足以感动世界上每一个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另一种强烈情感,是在读杨大花口述实录时产生的:"......我们村里那些干部真过分,知道有不少人在北京打工,去年跑到北京来催我们交钱,收了钱以后就到北京各处去玩,什么长城、故宫都去了。"这只是多篇类似的口述记录之一,是对农村权力腐败的无数控诉之最微不足道者。敬一丹在为这本书作的序里写道:"我的声音也很微弱,但比起缺少甚至没有表达渠道的农民工,我毕竟是能发出声音的,放大弱者的声音,这让我欣慰。" 《性契约》,卡罗尔·帕特曼著,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让我们对这本书肃然起敬的,首先是它的作者,世界著名的女性政治理论家,也是从女性角度对男权政治世界加以批判的最杰出的学者。她的政治思想正在对中国学术界发生影响。 例如,在台湾,帕特曼的政治学著作被列入当代西学经典目录。在一份最近发表的关于浙江省农村两性政治差异的中国政治学论文中,帕特曼的《性契约》是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1996年,这本书的作者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汉语翻译有些错误,但我们早已经习惯并学会了不苛求翻译质量,只要别错得太离谱。 知识与情趣 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等待野蛮人》,库切著,文敏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在这一套五种肯定会成为时髦读物的库切译本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本。库切是这样结尾的:"这不是我梦里所见。就像如今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感到很麻木;就像一个迷路很久的人,却还硬着头皮沿着这条可能走向乌有之乡的路一直走下去。" 《尼采十讲》,马丁·海德格尔著,苏隆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把海德格尔的哲学巨著《尼采》改编为图文书,这是很能够激发我兴趣的一种想像,而这一想像居然实实在在地摆在我眼前了。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我刚刚撰写的一篇哲学论文的主题,写在这本书的第63页上,插图的标题是"埃及人的祭祀"——20世纪初创作的一幅油画,把海德格尔阐释的尼采的轮回思想勾连到古代埃及的幽冥之国。 《与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书》,苍狼、李建军、朱大可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读者见到"朱大可"这个名字,就可以嗅到文坛火药味了。这本书已经在网上引发了许多争议,现在既然有了纸媒版本,不妨让更多读者来评判一下。 《反动布波》,王谦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它的显著特色是它从里到外透着"波波族"的品味——封面材料是用"草纸"或俗称"马粪纸"制作的,版式采用颠倒的页码——单数页的页码与双数页的页码被反向印刷了,当然,你不必颠来倒去地阅读每一页文字,这些文字被编成"上部"和"下部",分别印刷在各页的下半部(从前向后读)和上半部(从后向前读)。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

听众

13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9-11
最后登录
2006-1-1
积分
136
精华
0
主题
22
帖子
111
8
发表于 2005-5-25 09:2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财经》荐书

《财经》6月荐书 新经典 new-classical readings 《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让-雅克·拉丰、让·梯若尔著,石磊、王永钦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我推荐这本厚重的大书,是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法国经济学家拉丰——2004年5月1日去世。在我心里,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他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付出的宝贵努力,将永远被我们怀念。对于这样一本经典读物,《财经》书评栏目曾经推荐过比它稍早出版的由拉丰和马赫蒂摩撰写的《激励理论》。读者可以把这两本著作视为姐妹篇。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再版 熟悉这一书评栏目的读者明白,这本书一定是因为特殊理由,才会在出版之后——而且是"再版"之后,第6个月被本栏目推荐。首先,那个"初版"是文革期间刊印的"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九辑的一部分,是"内部"版。从公开发行角度说,只有这次才算是初版。其次,这一版本增加了哈贝马斯1998年为杜威此著德文版撰写的书评。该文从当代思想的顶峰,为杜威这本晚年定论性的哲学名著再一次"论定"。最后,童世俊为这一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也别具一格,耐人回味。 《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随机方法》,马利亚里斯、布罗克著, 陈守东、李小军、李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能够在这么薄的一本教科书里讲述这么多的主题,反映了作者把握文献和综述理论的功力。例如,第12页谈到"鞅",寥寥数语,犹如"芝麻开门",以往让学生们望而却步的"鞅论"殿堂居然就敞开了。第111页论及"竞争随机过程",第129页以后关于"连续时间的随机资本理论",都以清晰简单的原理性叙述为特点。 知识与情趣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当科学遇到宗教》,伊安·巴伯著,苏贤贵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一版 这本书的英文版是2000年出版的,作为西方人试图协调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百年冲突的努力之一。读者只要翻看目录,就会被这本小册子所涵盖的如此广泛的议题所吸引。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苏贤贵先生的看法,巴伯力图建构的,是一种自然神学,并且,以这本书作为他毕生努力的某种通俗性的总结。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熊澄宇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收录在这本经典文集里的,是10位传播学经典作家的著作的核心章节,几乎篇篇精彩。例如,李普曼说服读者相信,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内心的世界图景采取行动,然而我们内心的世界图景被各种传媒不断地塑形,以致我们其实是根据传媒告诉我们的世界图景采取行动的,从而"批判的武器"就变成了"武器的批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