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2-5
- 注册时间
- 2005-5-31
- 威望
- 0
- 金钱
- 36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0
- 主题
- 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5-31
- 最后登录
- 2007-2-5
- 积分
- 36
- 精华
- 0
- 主题
- 4
- 帖子
- 50
|
5楼
发表于 2005-5-31 15:4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帖:如何让绩效考核不走样
“走形式”害人不浅 8 o4 U. C8 I3 v" d) l4 |) r9 w
3 X$ `; ]. [: [$ u' S( K 这里引用一个案例,看看流于形式的绩效考评的危害。 [+ h+ [. J7 P+ f2 _7 ?
; \0 S6 s& n) c2 c! @, X' e B公司的一个被辞退的员工把企业告到了劳动仲裁部门,在仲裁申请中,该员工称自己工作如何努力,表现如何优秀,而企业如何无惰,自己被辞退又是如何冤枉,说了自己一大堆好话,企业一大堆不是。对于这样一份仲裁申请,劳动部门本着维护弱者利益的原则,马上立案,并深入企业进行调查。6 ~- i* I6 _) f3 H* |) T
; T" m- u5 C" D 但调查结果却大出仲裁人员的所料,实际上被辞退的员工的口碑非常坏,迟到早退,旷工打架,坏事做了不少,工作却一塌糊涂。但是,为了顺利地把这个员工推出门去,又不想开罪于他,很多经理都在该员工的业绩考核表上填上了“优秀”的字样,就这样,这个员工带着优秀的光环跑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门,直到最后无处可去。
. @6 x5 {# ]" }/ a" E1 r
2 P+ M+ u7 R' ]' n, H- D$ X1 d 看完这个案例,我们有这样几个疑问:这个企业没有绩效管理体系吗?这个企业的绩效管理做得完善吗?经理们做得称职吗?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辞退行为最后会演变成劳资纠纷?这能避免吗?1 W' }% N( H% p: e6 }, R5 Z2 }! p
' D: Z1 H/ ?$ B, |$ e) P3 q' @: {0 S+ ~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再来探讨绩效考评的问题。. \1 a7 \+ H2 E% n+ a5 k
% G( K0 O6 z5 H1 E( }0 _3 b
显然,这个企业是有绩效考评的,每年也都在考核员工,而且还建立了员工绩效档案,只不过绩效档案的水分太大,报喜不报忧,欺瞒公司、欺骗员工,结果给自己带来一大堆的问题和麻烦。
0 k4 F& ?* Q! @( W
6 s2 }4 _9 }) A# b+ u9 ^% _ 在GE,如果一个经理的下属考核成绩全部为优秀,这个经理是要被韦尔奇找去谈话的,不是韦尔奇不相信员工的能力,而是他怀疑是不是考核体系出了问题,如果谈话的结果不是考核体系的问题,那这个经理将被警告甚至遭辞退,因为GE需要的是能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有能力且品德优秀的经理,而不是弄虚作假。# ?& z2 L& `! O2 k; q
: | |: N7 o. }) V 所以,就此看来,为了将害群之马扫地出门而乱加评价显然是不称职的。
9 H" U6 c2 r B7 M( D, d' @9 Z
- B; p( s! g. ]2 ?: w 对于有问题的员工,韦尔奇的“诚实的残忍”值得借鉴。在GE,如果一个员工表现不尽如人意,他将被及时告知。GE将再给他几次机会,并告诉他如何改进才是受欢迎的。如果还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他将被辞退,即所谓的“诚实的残忍”。被解雇固然残忍,但当企业已做到仁至义尽而你还不能达到要求的话,你也只有被解雇了,毕竟企业给过你改正的机会,况且企业不养闲人、庸人。- e8 p4 U* L! }: N( C& W
4 z8 X" }+ H7 q2 C7 U& M
“摘帽子”的七步法
, v, K4 c P7 X5 ?! I$ S& }
8 r+ w0 b! v. B( ^ 上述案例使我们警醒.不能再让绩效考评流于形式了!3 j- ?" j- p" y$ r, i, b
: C* Y1 C( n$ f$ I) J 那么,怎么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怎么才能避免绩效考评流于形式,摘掉这顶不雅的帽子?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应是当务之急。为此,绩效管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i' [4 Q0 ?9 p/ \: D( d3 Z
; Q3 @: c9 e+ {! p6 S 理论学习阶段 C9 I% X7 `- D) B0 v
* ^4 [2 K2 f( C$ J0 ?3 p( D
快速掌握理论、方法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经济的当然是读书,现在书店的书架上关于绩效管理的书籍也有不少,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有的重理论、有的重实务,企业不妨花时间选择几本,作为经理的必读物发给他们。" x7 W P6 _9 f) [; ?7 `
+ n4 Z& S8 r B+ Q, x4 I7 h/ t 学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鼓励经理在内刊上发表读书感受,将绩效管理理念传达给更多的经理和员工。再比如,由HR部门组织有关绩效管理的硏讨会,经理们抽时间坐下来交流、分享,共伺探讨适合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方案。也许在多次的交流与研讨中,你的绩效管理体系就真的“头脑风暴”出来了呢。1 l) e, ]6 d$ K% Q9 q
}1 d; J: J; n+ W
另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企业有必要派经理层出去参加由咨询公司组织的、绩效管理专家主持的绩效管理研讨会,以快速提升他们对绩效管理的认知。这里,不光是HR经理,整天忙于业务的经理也应该在百忙之中抽身参加一下,甚至包括企业老总。毕竟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层集体的“事业”,而不是HR经理个人的单打独斗。
7 t( u# e/ O1 ^- i/ v) w% M1 ?- Q& h4 N+ X$ @( T, j9 e
内部培训阶段
$ P2 h' P. u) l$ |6 C' j O; F3 O1 m1 j0 H' L
绩效管理是由经理和员工共同完成的事情,不是经理一方的责任。所以,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企业应督促各业务经理对本部门的员工进行宣传,让员工真正认识绩效管理,消除那些存于他们心中的疑虑。让员工参与其中,激发他们自我绩效管理的热情,才能在以后的实施和执行中获得他们最大的支持,实施才会更顺利。/ ~6 [9 A% P/ @5 ~- ~+ M2 C; N5 S/ U
7 N+ J+ z! X( U& c. @9 c2 z 职位分析阶段; \, [9 d+ Z9 E7 z5 i2 S+ b% [
/ v3 x7 g0 B8 b/ h1 | 职位分析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职位说明书看似游离于绩效管理之外,实则不然。在绩效管理中,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档案的记录、绩效沟通的持续进行及绩效考评,都离不开员工的职位,时刻都要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所以,在没有对职位进行准确分析之前,你先不要急着去实施你的绩效管理方案,那样会适得其反。
4 K* L; h" s1 U9 H- u1 {& m7 E+ @3 S
流程设计阶段. \( J, @% i2 z, b. a5 r# Y
7 ~3 w( n( e2 k# V6 x3 M4 \3 }) p
职位分析结束,就可正式着手设计绩效管理的流程了。设计绩效管理流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有计划地实施我们的方案,使一切绩效管理活动都在控制范围内,不会出现偏差。
+ v* A3 h3 ]9 U: K- F& x: [
' M" [; R2 a( u4 ~4 X4 d 通常,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设定绩效目标、业绩辅导、记录员工的业绩档案、绩效考评以及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和提高。3 d) y; P- W/ _* P' A- W, J, Q7 k
( Z" X& M7 I) Y0 ~8 D3 q! c* S, A
角色定位阶段
9 J( V5 J. I, g; m: \
+ U' B% p$ L6 m! X" | 流程是由人来执行的,只明确流程不明确责任人显然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对企业各级员工在绩效管理中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
3 D* \" } F. ?2 k4 s
% [2 T, Y! `3 h5 \. @7 v; \+ _ 通常,一个企业有四个层面的角色:" @' ^/ t6 S) J
6 s3 L8 o9 O, w o2 Z 企业老总——支持和推动;HR经理——提供方案支持、工具及各种问题的咨询;直线经理——实施的中坚;员工——绩效管理的终端。: A5 V! @" L2 c& Q) q
- N- _+ J6 Y w& O) i) Q9 p 实施阶段) z% X6 z# Y3 i1 r/ C
9 P2 x* ~- ~8 a7 Y$ c
结合前阶段的工作和绩效管理的流程,根据责任分工,企业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把一年作为一个绩效管理循环,在实践中检验流程的科学性。
8 Z5 J0 n4 _8 V/ x7 h
; X1 V* t7 j l7 V6 G" m Y 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与提高阶段# U. c, Q1 s5 T
. h: K- x$ M& }% }5 E8 T
绩效考评并不是绩效管理的结束,考评完再是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对当前绩效管理体系做出有效的诊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使绩效管理不断得以完善,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 [" J5 x4 B. Q. i; ~# Y% M# a! [; u2 L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就基本搭建完成了。
\/ M! W. v) ~; w8 X8 f, p& {/ R- A5 Q O0 \0 |
只有在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考虑考评的问题,绩效考评也只有在融入绩效管理体系中才能真正保证公开、公平与公正,而那些曾经令直线经理烦恼的一系列问题也将一並得到有效的解决。, }6 O9 a5 t* {5 d
, _7 N6 x7 x) j* [& d' n# ~& f! b 到时,绩效考评“认认真真走形式”的帽子将被摘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