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3-26
- 注册时间
- 2007-3-23
- 威望
- 532
- 金钱
- 3250
- 贡献
- 119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4978
- 日志
- 147
- 记录
- 6
- 帖子
- 78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27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7-3-23
- 最后登录
- 2023-3-26
- 积分
- 4978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78
|
本帖最后由 竹子-广州 于 2013-12-11 12:07 编辑
/ E a0 h) `6 V! c3 [' i; D3 ?
. f) |) N5 t) ]# S" c一、按劳动合同法35条和46条、47条规定,协商解除合同支付一倍补偿金,不存在代通知金的问题。
6 x3 U" Y1 r: C" ?0 b' v3 |因为协商解除,是双方协商后一致同意,不存在谁通知谁的问题。; ~3 z3 n8 \0 I/ ^+ m
二、但是,案例中的孙某可能对协商解除合同事宜存在误解,所以在《协议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上签了字。
1 C- @4 H/ H4 ?+ S$ O《最高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十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
" _9 i* x0 Q, x8 x) [前款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情形,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z1 R/ ?1 `, I2 m: n2 B9 ]案例中孙某签的是《协议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书,可理解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单方意思表示,加上孙某对此事的误解。作为孙某,可以重大误解为由申请撤销之前签的通知书,或不承认之前签的通知书是双方的合意,只承认其为用人单位单方向的意思表示。如果这主张被接受,则公司需要按违法解除合同支付2倍的补偿金。* w& T) q3 K! K
三、此事建议:于法于情于理,建议还是支付2个月工资更为合适。钱不会太多,也省去打官司的麻烦。
4 ~3 A! U2 J5 o. Z* G四、给HR的建议: k' @: L+ U3 v# H1 J
1. 建议处理此类事件,尽量与员工坦诚沟通,把问题讲清楚。5 c- g6 B, m9 t f+ |7 U
2. 书面资料注意措词和表达,建议咨询熟悉相关法律人员的意见,差一字可能相差千里。, A5 w3 Z0 T' _: p, w9 H
3. 对处理与员工的问题,不要太扣,尽量按合法合理原则处理。0 v& v- N. ^4 x8 q0 V$ z. l% p2 {! V
(1)员工可传播企业形象,对员工的支付与业务支付相比只是小钱,为小钱影响公司形象很不划算。& T* _# ?$ Q" E# _4 N
(2)人力资源,首先是资源,更重要的是开发其价值,控制成本是次要的。
3 ^4 [5 S8 z7 O2 X, t(3)HR自己也是员工之一,以已及人。太自私最终会害人害已。 |
-
总评分: 威望 + 20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