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0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学习曾国藩 做非凡的人才战略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听众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6-8
最后登录
2024-11-29
积分
6883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0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09:49:2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用兵之策的文弱书生,曾因兵败走投无路,两次投水、多次以剑自刎未遂,还给儿子写绝命信,叮嘱子孙后代永不再带兵征战——而正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打出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并被朝廷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封武侯”第一人。% c0 g4 e# i6 l! S0 m- g5 z# X
 4 _# D% l3 f5 @, M& S6 ~
曾文正公这段历史相信不少人耳熟能详,也经常有后人好奇:一介书生凭什么立下千古武功?追根究底,不外乎7个字——得人才者得天下!
% _2 {) o, _: g% |2 L' C- F( W0 C+ c 
$ V& ?# i  ]& W, O7 G曾国藩自知领兵打仗非自己的长项,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已之功”,“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处。”据不完全统计,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无不受曾举荐,“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中国人素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人对曾国藩怀有知遇之恩、师授之恩、举荐之恩,岂能不尽忠卖命?!人才已备,人心已得,何城不摧?何业不成?!
# R9 B& k$ g. L+ E- q% \/ u 
/ u( O. M- u4 }5 X$ O, B/ R8 x善于奇谋战策的左宗棠,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然而在识人和用人这一块,对同乡曾国藩心悦诚服,“知人之明,自愧弗如元辅”;即使是老对手石达开,也不得不承认,曾国藩“虽不以善战闻名,却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而作为曾之正宗传人的李鸿章,则不止一次向别人表示,不仅自己前半生功名事业出于老师的提携,即其办理外交的本领亦全仗曾国藩“一言指示之力”;半个世纪后的蒋介石,对曾国藩相人的工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经专门研究曾氏用人得失,并将其用在自己的识人、用人上。# _8 C+ w2 ~' S# l
 " e% i* C$ F7 i# [3 r6 Z8 A
那么,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到底有何非凡之处,而令这些顶尖人物折服呢?
% M  y+ X: N/ Y8 m4 s, | 
# N1 S3 c$ H7 u5 Z其一、求贤若渴
  L+ ^. w) T- T! Q 7 c6 |; e% p' G+ n, y
曾国藩桃李满天下,左宗棠门下却无一人出名,为何?左宗棠自负甚高,傲气凌人,到他手下做事往往难得有出头之日;而曾国藩宽容大量、求贤若渴,有本事的人一般都能得到重用,所以天下人才都愿意跟着他走。对人才的重要性,曾做过吏部侍郎的曾国藩认识非常透彻,他认为办天下事要用天下才,办的事越大需要的人才就越多。曾国藩“以荐举人为己任,疆吏阔帅,几遍海内”,看准了的人决不放过,曾效仿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彭玉麟;他还嘱咐师友同僚,随时推荐各类人才;对于任何前来投奔的人才,他都礼遇有加,盛情接待。' k# e$ U9 d/ `6 O% {4 p4 U% u; x
 ; t3 M6 C! ~' U; n
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美名,让全国各地第一流人才对这位曾“伯乐”趋之若鹜,甚至许多新科进士不愿履朝廷之任而愿意进入曾国藩的幕府。
  t- @! `& M8 w- R. j 
) F+ Z3 X" d) b+ n4 x9 p, i其二、相人有法
5 w1 n7 @. J& h8 `$ a$ ~, R; H3 G& h 
* L) v. A6 Y; m: s# T+ q- a据说曾国藩精通麻衣相法,而事实上,是他一生在考察人才方面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
4 u5 |3 S! w' h+ e3 @* N0 E+ ] * E7 i1 S% O  z$ I  m
在《用人三策折》中,曾国藩把具体考察人才的方法归纳为“询事”、“考言”、“奏折”、“诱迫”四法。他主张对人才宜“留心察看,分别贞邪”,相貌、言语、举止、行为……曾国藩无时、无地不注意观察人才,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此外,曾国藩还经常设置不同的情境来考验对方,以找出真正沉稳内敛、德行佳的人才。当年,年轻气盛的李鸿章就在曾国藩的考验下碰过好几次钉子。: r) i# Z# p: |( R% n, M3 }
 
, Q: e( Y1 h4 o$ }! u在选人时,曾不喜欢用官气重、夸夸其谈的人,并以“德大于才”为用人第一要旨,对此他有过精辟的阐述:“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w+ p0 P0 Y' `# S$ H
 
/ i4 ?, b) H# h其三、量才适用
: H4 l* |# T' Q6 w; i# F" n# ` 4 D& |4 B& f; e$ d& }3 }% h
曾国藩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还善于使用人才。他清楚地认识到,“世人聪明才力,不甚相悬,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出异人” 在笔记《才用》篇中,曾国藩进一步指出:“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才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龃龉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适宜也。”  X3 u. f3 `3 E/ l
   I- M$ h9 ~" S, A8 F+ ?' ^' @
因此,曾国藩不拘一格降人才,“凡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借,量材录用。”长此以往,使得他帐下军事型的、谋划型的、经济型、技术型的人才应有尽有,其势如日中天,前无古人,登峰造极。" Y: G- Y; u6 r, {
 
1 O) `  _( U% t& U9 T% Q: z- O其四、琢玉成器) _& V% H, D4 F+ `4 D9 Q
 
0 S: s$ h/ Q0 M对于可造之才,曾国藩在培养上所花的工夫可谓不遗余力。4 n' h+ W8 u' N2 d
 
* s) ~8 R# ?1 }( ?“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 这是曾国藩的培养人才观。他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不可动辄说“天下无才”或“无人可用”。: ~: Z* Q2 Q6 U; U* E( K, P
 
% w2 Z! ]1 Y# C( S: H" x曾国藩从长期实践中归纳出培养人才的方法,主要有“教诲”、“甄别”、“保举”、“超擢”四种。教诲之法即教训、教导;甄别之法即对能力、品质考核鉴定;保举之法即向上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超擢之法即超级提升。以教诲为例,凡手下将领来拜见,曾国藩总抽时间接见,并谆谆训诲、告诫他们对上要精忠报国,对下要力戒骚扰百姓;平时,他也经常以书信、饭前闲谈的形式对手下提些要求。因此,属下从士兵到将领,无不将他视为楷模。! n- G! b5 t8 S9 [6 r% V; _
 
. S( g  N2 C% C& R$ Y0 @% p1 e其五、奖励为重0 n) Q/ ^; z( y1 a1 y) j7 ?6 \
 
* {) R/ n+ r) g曾国藩深谙人的心理,认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鼓励扶助。他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
# C9 b/ H- _5 y1 H 
1 j* ~5 s% `$ W; S# d- p在具体实践中,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其积极性——“武人给钱,文人给名”,即以厚赏来得兵将之勇,以名位来换幕僚之智,皆大欢喜,军心一统。通过不停的举荐,曾国藩的幕僚“几乎人人皆有顶戴”,“以满足他们的好名之心”。
; V3 l  [1 j: K7 s% s5 o$ O3 t; ]1 m. w % ]( A- F( Z. k" E' Q# n' t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不怕部属与自己同职齐名,鼓励他们“自立门户”“自辟乾坤”,并为之铺路搭桥。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大放异彩。
5 a; s5 s7 @  z/ t2 D 
" o8 S- {! V7 r9 ?知人善用,莫过曾公。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再次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成就别人,最终也将成就你自己——得人才者得天下!, e: u4 m/ Y2 [7 W0 Y& a
 
, b1 c0 y$ z( N0 r/ d+ @% E(原标题: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分析)5 C& k( T- I8 G+ v: S

2

主题

5

听众

33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11-1-27
最后登录
2014-7-17
积分
335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85
地板
发表于 2014-6-11 09:19:57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49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4-5-10
最后登录
2014-7-13
积分
49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44
板凳
发表于 2014-6-1 19:35:04 |只看该作者
受教,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又说环境改变人,识人是门学问,不仅仅是一天,可能需要时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cbai    

0

主题

8

听众

6573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12-10-10
最后登录
2015-8-28
积分
657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4
沙发
发表于 2014-5-9 09:49:22 |只看该作者
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