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9409|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方法的极限(1)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听众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6-8
最后登录
2024-11-19
积分
6883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0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1:15: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夕阳西下,四周慢慢地被一阵微寒的空气笼罩着,这微寒衬托着万籁无声的寂静,给人一种自然舒畅,却又肃然起敬的感觉。在凌霄殿旁无底崖顶的望仙石上,乌龟大师盘 膝坐着,面向着层层叠翠的云海。残照的夕阳把整个天空都映得金光璀璨,令人有如置身如仙境之中。石惊涛站在乌龟大师身旁守望着,等着正在深层冥想的师父。 他不敢作出任何声音,因为他知道师父今天的心情像是很沉重似的。过了良久,乌龟大师头上的白烟慢慢消散,他微微张开眼睛,远眺着西边,还是一言不语。石惊 涛更是紧张。师父平日是柔和安详的,像是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神仙似的,他很久没有见过师父这样神色沉重了。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乌龟大师微微叹了一口 气,终于开口了。 「惊涛,我感觉到一个巨变正慢慢在形成中。」 「师父,是什么巨变?」石惊涛惊问。 「你怎样看你大师兄?」乌龟大师表面像是漫不经心,语气却又似极其沉重的问。 「师父为什么这样问?」石惊涛有点茫然。 「你尽管说,不必忌韦。」乌龟大师还是用他悠然的语调。 最近与世无争的师父一反常态,不知道为什么整天向身边的人问着石惊涛的大师兄安史山的事,石惊涛觉得很是奇怪的。今天师父又提出来,石惊涛知道师父虽然隐居深山,还是日夕记挂着自己的得意徒儿和武林的安危的。 「师父,听说大师兄当了武林盟主之后,虽然是有一点过错,不过也应该是功高于过吧!」石惊涛善解人意,更深懂师父的脾气。他知道师父是有事对他讲了,所以便含糊地讲了一句,以探听师父的口风。 「依我看,史山是走歪了。」乌龟大师说。 石惊涛心想,师父终于开口讲他的心事了。身为徒儿,总希望可以为师父解一点他老人家的忧虑。于是,便接着问下去:「他怎么走歪了?」 「只顾外在形式,有形无实,不是走歪了是什么呢?」乌龟大师说。 「可是,师父你老人家传授他的“逻辑实证大法”天下无敌,去年他在武林大会力胜群雄,不然也不会坐到今天的武林盟主的宝座了。」石惊涛还是慢慢引导着师父讲出他的心底话来。 「惊涛,你却不知道,他的“逻辑实证大法”只练到第七重功力,离开第九重还远呢!」乌龟大师说。 「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大师兄天资聪颖,很快会学会第九重的。」石惊涛说。 「我想不然,“逻辑实证大法”是纯阴纯柔的武功,注重的是细心的推拷,心思的细密。所以讲求内力的纯厚。如果你大师兄还是只重形式,不好好的修炼内功,我怕他会走火入魔!」乌龟大师眼睛一眯,面上露出深深的慨叹。 「师父,那要不要徒儿下山,把师父的忧虑告诉大师兄?」石惊涛实在不愿意看见师父忧伤的神色。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现在已经为时已晚了。」乌龟大师闭上眼睛,正向着云海,虽然面上的表情还像是很从容的,但是心里面的郁结是显而易见的。 「师父,这大概是你老人家的猜测而已,我看大师兄还是仁义礼智,无所不备的。师父不用担心。」石惊涛在安慰乌龟大师。 「惊涛,你不用多言了,我的感觉是不会错的。如果史山真的是走火入魔的话,离弃真道的话,你就要帮我求真派负起清理门户的责任了。」乌龟大师的每一个字都重重的打在石惊涛心里。他与大师兄情如手足,怎么能做什么清理门户这等事呢? 「师父,你还是忧心过度吧,大师兄不会越轨的。更何况我的“逻辑实证大法”只练到第六重的功力,也不可能是大师兄的对手。」其实石惊涛哪里是安慰师父,其实他是在安慰他自己。他只希望大师兄可以安守本分,好好的做这个武林盟主,并发扬求真派的武功。 「惊 涛,你知道吗?“逻辑实证大法”其实不是我求真门最上乘的武功。只是当初清虚祖师觉得“逻辑实证大法”是我求真派最容易有系统地教授的武功,其他的上乘武 学总要讲个人的领会和顿悟,不易传授。所以才选了“逻辑实证大法”作为本门的主流武学。现在,我向你点出“逻辑实证大法”几个重要的死穴,将来如果不幸你 真的要和史山交手的话,你就可以胜过他了。」乌龟大师好像越来越认真了。 「师父,可是就算真的要管教大师兄,为什么你老人家不亲自……」石惊涛觉得自己已经冲口而出,讲错了话。 「惊涛,为师年事已高,离世远去的时日不远了。你不用多说,认真专心的听我讲吧!我们求真派的未来可能就寄望这你一个人手中了。」乌龟大师好像讲得越来越认真了。 「师父,……」石惊涛也不知道怎么讲下去才好了。 「惊涛,难道你连为师最后的遗言都不听了吗?」乌龟大师怒道。 石惊涛已经很久没见过师父如此的动怒了,心中有说不尽的难过,唯有闭口不言。   我像是不停的「鼓吹」逻辑实证论,把它说成是求真的唯一途径似的。让我问一个小问题,有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奠定了西方科学基础的认知哲学,有没有问题呢?
77
匿名  发表于 2008-9-16 23:10:00 |自己
经过对此博客的学习,我也斗胆回应一个问题
Jane问: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很笨的问题,为什么最好的期刊都对如何推导出理论模型的过程(而不是理论模型本身的价值和贡献)要求很高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管理研究的“验证”部分可以用的方法本来就很受局限,所以如果不这样要求,大家就一团乱了?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回应:
1)因为理论是“有理之论”,其一,必须符合逻辑,否则无须等到证伪大法的一刀,人的理性判断就将无理之论咔嚓了;其二,有理之论必须有来源和背景,师出有名,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是脚丫上,完全原创是几乎不可能的,那样的人五百年一遇;其三,有理之论的身体必须和假设的头颅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上证伪大法的断头台,否则就无法验证有理之论的不坏金身。

2)除了以上所述,理论的贡献本身要看研究发现,是否如当初所想的贡献得到了支持,或者有其它的意外发现。

3)管理研究的方法各有局限,关键看怎样取舍。假设验证的技术性方法容易学,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只重花拳绣腿,不耐心修炼内功,所以难得求真派绝学真谛,更别说独步天下和名垂青史了。目前的假设验证方法,是Popper
的思想在统计方面的技术性体现。这个方法要变估计科学哲学或者统计先要改变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76
匿名  发表于 2008-9-16 06:15:00 |自己
谢谢74楼eleven的回复。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75
匿名  发表于 2008-9-15 11:43:00 |自己
腼腆,我个人认为“和谐”看似简单,但研究起来非常复杂。就我个人看来,和谐的基础是:人,能动的人,一群能动的人,一群有差异的能动的人。凡是涉及到“一群有差异的能动的人”,和谐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同这群人所有相关的产出变量,如合作、创新、绩效、员工满意度、离职率、分工效率等等都同和谐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落后的根本是落后在技术上,但中国人的管理水平是并不弱的,例如中国行政体制在18世纪之前是西方国家远远所不及的。中国人非常擅长的对许多不同的人进行管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擅长有意或无意地“控制和操纵和谐”。

如何在先进技术、动态不确定、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和谐管理是相对于传统中国管理实践需要面对的第一个新问题;如何在所谓民主宪政的条件下,实现和谐管理是相对于官僚层级和家族体制传统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新问题。我相信这两个问题会最终都被解决,中国人在先进技术、动态不确定、全球化的环境下,在民主宪政和家族传统的限制条件下,将会创造出一种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同样可以通过“控制和操纵和谐”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国的独特管理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74
匿名  发表于 2008-9-15 11:16:00 |自己
首先,科学虽有方法,但科学不完全是方法,是方法和理论的结合。例如我认为(个人理解,不代表其本人实际本意),“请益者”探讨的实际就是这个问题,他可能认为科学研究并非完全的工具本质,而是关涉现实生活的,不是纯粹的”工具”。我认同科学有方法,也有内容。所以我认为定性研究(但不知和大家想的定性研究是不是同一东西)也是科学研究;所以我认为发现大学生增多导致气候变暖的研究不是科学研究,因为它的问题不是出在科学方法上,而是出在科学理论上。没有可以脱离现实的理论,也没有可以脱离理论的方法。将科学界定为“纯粹方法”片面理解了科学(尽管我一直强调科学的方法性,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容易把科学同真理等同),忽视了科学对现实的关涉。

其次,正如科学同真理没有必然联系一样,科学同“大样本验证”也没有必然联系,其实大样本概念是科学之后才产生的东西,有些东西如果可以直接证明,为什么非要大样本,比如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可以扔一次就能证明同时落地,为什么还要扔大样本次,才算科学研究呢。一些历史学研究,尤其一些类似考古学的历史学研究,我认为其是科学研究。是不同于“帝王历史学”的科学研究。

总体上我感觉我们在大问题上都是彼此认同的,一些细节差异不是重要的。有相同有差异才和谐嘛。我喜欢“求大同而存小异”,不想把精力过多投入到细节的争辩上,为什么不去讨论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呢?(当然同样问题,有人可能认为是大问题,这个我也认同,因为人本身就是不同的嘛:))。但由于科学涉及定义与价值观问题,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73
匿名  发表于 2008-9-15 11:01:00 |自己
(1)提出并界定问题;(2)形成理论;(3)基于理论推出假设;(4)检验假设;(5)得出结论并构建和完善理论。


Jane,我认为这就是科学的基本程序。我认同Kenny对科学程序的定义,是因为在我看来大家在大问题上是一致的(其实我感觉大家虽然在争论,但在大问题上都是相互认同的,太多很多争论可能更多源自彼此缺乏“更深入地体会对方的观点,更宽容地理解对方的主张”)。我也认同您提出的大部分观点,比如从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来分析科学研究,这都是ok的,至少我认为是ok的。但如果必须在细节上计较的话,其实就大家的讨论,我的科学观点可能同kenny的有几点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72
匿名  发表于 2008-9-14 22:01:00 |自己
kenny,不论怎样,您在学子们心中都是最棒的。也许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想法,但这一切都促使了学生们的思考,这是最重要的!而您是这一切的推动者,为此,我们都感谢您,并祝您中秋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71
发表于 2008-9-14 18:42:00 |只看该作者
你说「“科学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这种定义,给人的感觉似乎很庞统、缺乏严谨,应该有一界定的前提。」
我猜我们的分歧是背景不一样。对我来讲,科学方法的定义在西方应该是蛮清楚的。大概来说,就是「观察现象、发展理论、根据理论提出假设、客观的验证、有必要的话修正理论」的一个循环。能够符合这套方法的研究就叫做科学研究。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匿名  发表于 2008-9-11 19:46:00 |自己
Kenny,感谢您的耐心回复。您说的两点我现在都很认同了。“科学的方法”确实只应该用来评价“验证”的这个环节的。

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很笨的问题,为什么最好的期刊都对如何推导出理论模型的过程(而不是理论模型本身的价值和贡献)要求很高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管理研究的“验证”部分可以用的方法本来就很受局限,所以如果不这样要求,大家就一团乱了?还是有其它的原因?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69
匿名  发表于 2008-9-11 19:27:00 |自己
Eleven,对不起,上次回复漏了。你在47楼提到“历史研究中也有学者在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这个观点在讨论历史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时似乎是有很大分歧的。赞成的人认为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过的史事,在这一点上与自然科学研究客观存在的规律没有区别;反对的人认为,如果我们采用比较严格的“科学方法”的定义,那历史学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的,至少“可用大样本重复验证”这一条就达不到。我个人比较同意后者,科学方法本身的是比较严格的,这也使得它可以覆盖的研究对象其实很有限,而有很多其它的学科,如历史学、天文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研究对象是曾经或正在不可逆转地变化的,它们也很重要啊,但因为研究对象的性质它们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真的没有必要一定用“科学”的标签才能证明它是有价值的。

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史料(证据)是否客观的问题,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历史学应该与其它科学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无论那个学科,我们都必须借助我们的感官器官来观察现象,所以得到信息的客观性都是打了一个问号的,只是程度不同。当然,像中国传统正史这样的记载方式确实给后来的史学家带来了很大考验哦。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