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内训
有一个朋友在某企业负责培训2年了,前不久打来电话抱怨,说内训真不好做,我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他跟我倾诉了他在那家公司做了两年培训的种种障碍,譬如各部门都不重视培训,员工不好伺候,培训效果不好等等。我表示理解,然后跟他分享了我对于如何做好内训的一些经验和身边朋友的一些做法。
变被动被主动。
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部门来参加培训是被逼的,既然是被逼的,心里本来就不爽了,自然就不会积极配合和用心听讲,效果自然很难保障,只是为什么会被逼呢?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培训其实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有的人做培训确实很卖力,能够按照培训计划去执行,只是从效果看却与愿望落差太大。为什么不转换一种思路呢?变被动为主动呢?
我们做培训一定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来凭空制定培训计划,还是可以走出去或者走下去,走到各个部门去,去深入了解各部门的需求,你只有了解这个部门,你才有可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其实讲白了不管是那个职位的人其实都是这个职位的销售员,做培训的就是课程的销售员,我们要了解客户的状况,了解他们想要什么,要不然,你跑过去跟他说我们准备给你们做一场沟通技巧的培训,他们要么被逼着去上课,要么会回答:你觉得我们沟通能力不行吗?如果我们了解每一个部门,我们可以在这些部门有任何动态的时候去刺探“军情”,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比如部门兼并、部门流动大、新业务上线等等,这些状况的产生都是培训需求产生的时机,也是这些部门对培训有期望的时候。
把内训做成外训。
我们很多人都参加过外训,看到在外训中培训安排的专业和老师的精心准备,回过头看自己所在的企业的内训,就有些惨不忍睹了,很多人说内训压根提不起员工的兴趣,内训不好做,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做培训的对待内训的态度使然,如果我们把内训按照外训的方式来做,会怎样?我们来看看我一个朋友是如何开展内训的。
他在与各部门的领导确认培训需求了解到该领导希望达到的效果之后,就把要进行的内训当成一个项目来做,接下来他要求提供所在部门的名单,了解参加人员的情况,然后根据需求部门的领导所提的需求确定培训方向再与该领导做培训主题和方向的确认,之后设计课程并提交该部门领导确认,开始准备培训所需的资源(列出一个资源需求表,在某个时间完成各项资源),在培训前的2天,到需求部门与该部门的3-5位员工进行面谈,了解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前一天布置会场(一般会分组进行,桌面上摆放学员手册、铭牌、笔记本、笔、糖果、水等),在对会场按照外训的要求布置好之后,作为当天培训老师的他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再做准备,并与提前到来的学员进行握手交流,先建立与学员的沟通关系,到培训时间后准时开始。
我们看了他的做法,如果我们是学员,我们会有何感受?最起码的会认可这样的培训环境吧,最起码会对准备培训的人员的工作表示认可吧,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感觉到被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老师讲得好与不好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培训的组织工作是可以做到至少让学员感觉到来参加这样的培训是被关注和尊重的,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在我看来也是做好内训非常重要的基础之一。
要学会宣传。
其实我更喜欢用“分享”这两个字,但是事实上我们是在宣传,假如我们在某个培训项目上做得好,我们可以将这个项目中做得好的地方在与各部门领导单独接触的时候分享这些培训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要绑架他们也做这种培训,而是让他们知道有一个这么好的培训,如果我们也有类似需求的话,那么这将会是一个好的时机。
当然,还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邮箱、内刊来宣传培训的项目,说到这特别想分享一位朋友在培训宣传上的做法,在每次的内外训结束后,他都会写一篇声情并茂的培训报道,发表在公司的网络平台和通过邮箱分享,他做的当然不仅仅是这样,他将培训中所拍摄的照片挑选出比较好的几十张,逐张命名,给照片一个特别有趣的名字,然后打包发给参加培训的人以及与培训有关的部门,这样的照片很值得收藏,因为通过这些照片,是完全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培训气氛的,对自己参与过这样的培训也会记忆很深。
热爱这个职业。
做培训不容易,这个应该很能形成共识,但是做什么容易呢?都不容易的。有的人说你怎么这么幸运,在外企工作,外企的员工学习欲望较高,更容易接受培训,结果人家回答那是因为你没看到我的痛苦,因为大家学习欲望高,所以大家对于培训的要求更高;有人说我怎么这么不好运,在民企做培训,于是有人反应说其实也没有那么恐怖,民企虽然投入的培训费用不高,老板不如外企重视培训,但是因为起点低,对内训的开展相反更有利。其实不管在那种企业,都有利有弊,只是,既然我们已经身处于现在的企业,我们并不是来埋怨的,并不是来羡慕别人的,我们可以在现在的企业做得更专业,做得更与众不同,WHY NO?
只要我们是热爱这个职业的,只要我们能真正了解我们内部客户的心理,那么,一切并不是那么地难。成功一定有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热爱你的工作,专注你的工作。
一个小花絮。
一位朋友的企业组织一场一天的外训,朋友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然后全场从开始站到结束,从开始用充满了热情的态度来面对那一天的每一分钟,只要是老师和领导有何需求,他总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其他时间则静静地站在会场的一个角落,用微笑来对老师的讲授表示最衷心的支持和认可。或许,朋友的一个工作情景能够让大家对于培训工作的投入有更多的触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