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7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复制链接]

52

主题

4

听众

3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8-7-23
积分
30
精华
0
主题
52
帖子
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14:41: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当“以人为本”喧嚣尘上的时候,当“人力资源”倍受关注时候,当管理理念不断翻新的时候,当人力资源精英频频暴光的时候,当更多的青年涉足“人力资源”的时候,在一片阴霾的笼罩下,“人力资源”业界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氛,精心粉饰的“专业术语”和“外交辞令”无法平息内心的疑惑和不安,随着泡沫和光环的逐渐退却,真实的面目越来越清晰…… 4 r4 A6 r6 K: T; j % h9 F9 `8 k4 l; d! {: @) D$ R [摘要] 8 S" j1 Z; h+ Q6 m& _' V + {9 s7 F6 ]& z' ~一、为什么今天的人力资源“看起来很美”? . L4 i$ @4 Y: q- K1 x/ {! ]8 e% Z* a M. K0 p9 M 1、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 7 J- C" {. ]7 r2 F2 { 2、企业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 ( q+ n$ u5 R0 Y+ b: h3、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国内的书商、教育培训机构甚至政府机构等纷纷加入为人力资源管理造势的行列,惟恐落下这据传闻是圈钱的末班快车。 ; u" O- U3 y$ n' n) W: u( T* F3 J* O# x3 c# |+ E 二、如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 `0 ~2 l8 @! K+ H" G0 h8 L' F' A3 |1 M0 I 1、在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面临着难以破解的五大专业难题:薪酬管理、职位描述、员工培训、绩效管理、操守风险控制。 8 X7 [1 c* j' W2、逃离事务性的羁绊以便沉醉于附庸风雅的体验中。 $ j. a' g: t: i6 `& b 3、无法跨越的职场政治。 8 b2 X7 X$ y' j/ ^' Q 4、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困惑。 2 r( m0 m6 a4 g' w5 z8 G 5、激情总被雨打风吹去 6 q' L6 U( z* l/ W& W ( n. G, ~3 s/ Y" ^/ S 三、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典型抱怨 ; _5 \+ B; H& Y; X2 H, J4 |/ M& t 0 h0 V/ x5 Z, h/ i, {: Z; {. q1、“拿了工资,就要任劳任怨地为公司工作” ( e; H( O' Z# e0 I$ t3 X( P 2、“公司是要你来做事的,不是要你来坐位子的!” 3 C& q! n: G& J2 {% K2 J3、“推上来的都是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太少” ( @; b- N: w7 ?( B" H8 D1 F4、“主动性不够,总得推着走” * P0 X# i( j. e7 s' X 5、“总想自己‘做好人’ ,让老板‘做恶人’” / p4 O2 o8 K4 b8 K3 P5 d6、“花公司的钱从不心疼” ' h) K3 q: Z. S# N1 f" g7、“讲理论是一套一套,干实事就没戏。” ' r! [8 u' T+ U% u 1 ?' q1 i. b8 S0 [6 @四、整体社会的问题 ) w- u: d/ ~/ q# C# V" f9 H2 Q! N+ U- J2 H' ?. @8 o; l7 _' o ⑴、国家要发展,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中。 ; ~+ B6 v( F; y: q; v6 Z S# t ⑵、民众由于“信仰缺失”而导致“心灵真空”和“精神缺钙” 。 ! E# r' `7 `/ `4 `& a D9 a⑶、社会法制远未完善,民众的法律意识还十分单薄 。 5 t( u. a" x! R) Z" j5 U- y1 V2 q( j ⑷、民众的安全感严重不足,普遍存在追求一劳永逸而成功的浮躁心态。 9 n) W+ Q$ m5 G/ I) u" O⑸、“人力资源”在理论研究上存在着难以跨越的“内在障碍” 。 % Z$ e; {! `1 I) Q0 a 1 N+ B. R' X9 s9 a1 _) F$ ` 五、敢问路在何方? ; ?* o4 [/ z! b/ H q+ b 5 }! k2 N1 s* @1 P) E ⑴、客观认识“经营”和“管理”的相互关系。 ! h! ?- ^: Z$ Z+ Q8 c+ B! c- V ⑵、客观认识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角色。 : n$ i: u# r# C& x. Q+ r7 L⑶、跳出“人力资源”的圈子,从其所处环境的高度来反观人力资源管理。 3 A" n1 @) h L; N; C* |0 ]' m" \8 g ⑷、破除对大牌企业“人力资源”的迷信,力求“人力资源哲学”的突破。 + w& d$ s& h6 R$ r ⑸、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0

主题

0

听众

136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6-10
最后登录
2009-3-8
积分
1364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
9
发表于 2005-10-13 15:49:00 |只看该作者

路在脚下

人力资源真的是越做越难做吗?我们要静下心来,多想想,不要浮躁、悲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

听众

242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1-13
最后登录
2012-5-10
积分
242
精华
0
主题
20
帖子
666

中人网雪山杯(2002-2009)

8
发表于 2005-10-13 14:43: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说得有一定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4250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5-4-16
最后登录
2018-1-16
积分
4250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9
7
发表于 2005-10-11 16:44: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有更多的机会与公司的最高层进行接触,借机表达一下自己对领导的关心、说说自己的想法、反映某某某的表现和动向、别有用心地释放几枚虚实结合的烟雾单,这些无疑都为自己的升迁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 m y# Q. b' t * k3 Z# Z0 ?' d7 B& g# S3 h4 O话虽不错,但每每谈到自身的问题时却总是那么---[em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0-14
最后登录
2013-8-19
积分
10015
精华
0
主题
67
帖子
946
6
发表于 2005-10-11 09:40: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这对我们是一种鞭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4

听众

3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8-7-23
积分
30
精华
0
主题
52
帖子
122
5
发表于 2005-10-10 14:4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怎么回复不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4

听众

3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8-7-23
积分
30
精华
0
主题
52
帖子
122
地板
发表于 2005-10-10 14: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面临着二次创业乃至三次创业的挑战,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瓶胫越来越明显。为了给企业自身注入新的竞争活力,企业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 & b/ i5 {5 V3 z) R- ]+ @ ' g- i Y* P: C* M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最高决策层希望把自己更多的有限精力投入到市场营销和企业战略上,日益繁重而又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管理则交由企业内部的专门机构来处理,这终于使人力资源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走到企业管理的前台,且与市场营销、企业战略、财务及内部审计、研发、生产等成为平行的企业运转体系之一。             , ?! b4 ?' N6 Y . ~. k1 i% Z, F% K7 }( `/ l ⑵、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入、不断积累,理论上也取得日益丰富的成果,据说这些理论成果大多在那些成功的跨国企业里得到有力的验证,于是渴望强筋健骨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把给企业“补钙”的希望寄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 j" K" A7 R( y; o: G8 V+ F) O8 R " |0 O2 K1 F+ q* C3 h+ ?( I" j ⑶、“补钙新概念,吸收是关键” —— 为了使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理想的效果,国内企业大都舍得投入,不仅成立专门的部门,还引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更引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甚至加大投入进行培训和咨询。. ^! [4 @7 @3 W' A N. j. x$ b- R ' C/ @* c) n9 c 3、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国内的书商、教育培训机构甚至政府机构等纷纷加入为人力资源管理造势的行列,惟恐落下这据传闻是圈钱的末班快车: # q3 J+ B; T2 t8 K1 X& q+ g 5 b L8 n( _! N ^: h# W7 n ⑴、如果你到国内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去逛逛,就会发现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书籍品种非常之多,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考试的、有工作的,有理论的、有实战的,有“绩效”的、有“目标”的,有“团队”的、有“教练”的,有寓言故事的、有哲理说教的,有大师的、有教授的,自传的、有案例的,有宣称畅销的、有宣称奇效的,有单本的、有系列的,有作秀炒作的、有怒揭黑幕的,有MBA的、有MPA的,有玄妙深奥的、有浅显直白的,有首创的、有跟风搭车的,林林总总,让你眼花缭乱。充分的市场竞争给年青人带来多样化的自由选择,同时也让年青人“误读”了“人力资源”的繁荣。 % B% \* f9 h7 i; [4 j ; ~/ b1 c. J, `$ y, N9 J⑵、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取得某种职业资格认证的根本价值在于:使得进入某一职业领域成为可能;增加在人才市场上竞争的筹码;在心理上觉得更踏实——至于是否还能增加一些知识,最多是停留在口号上。从颁发认证的机构的角度来说,实施认证制的公开理由是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发证的机构太多,政府的劳动部门、人事部门都是“义不容辞”地发证,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也“当仁不让”地履行发证的“义务”,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机构也“见义勇为”地来凑这场热闹,各盖各的章,各发各的证,各说各的理,各收各的钱。而且,由此带来的一个必然的后果是导致认证的“有效范围”呈现条块分割的局面,有市级的、有省级的,据说还有所谓全国通用的,还有更多是说不清的。这种繁乱的认证局面是落后的管理和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必然结果,只能给本已虚热的“人力资源”釜底抽薪。 : }, | C: u" \8 B" A+ C( a }/ m+ p$ R ⑶、还是那句话,国内的培训比壮阳药还多。为此,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警惕“垃圾培训” 》,历数培训的种种黑幕。企业要生存,听说培训是“雄起”的良方,希望培训成为使企业“坚强”的理由,哪知却成了“强奸”的理由,准确地说,是培训“强奸”了企业。其一,培训的名目繁多,内容却又严重趋同。在同一个主题下,比如“团队精神”啦,比如“教练技术”啦,比如“推销技巧”啦,比如“绩效考评”啦,等等,其中每一个主题都能演义出无数不同名称的培训课程,大多是换汤不换药。有时甚至围绕一本普通的书,比如红极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好像倾倒垃圾似的冒出“几百吨”的培训。如此,使渴望进步的企业和人才难于选择;其二,培训机构数量众多、背景庞杂,良莠难辨。其中有官办的、有民办的,有院校办的、有研究机构办的,有在写字楼里办的,也有在出租屋里办的,有两个人办的,也有一个人办的,有登记注册的,更有打“游击战”的,个别有自配讲师的,绝大多数是临时找讲师“接客”的。而当这些培训机构争抢同一单业务的时候,给出的培训方案往往惊人地相似,甚至所提供的培训讲师也是同一个人,真邪门了;其三,培训讲师队伍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却都有着诱人的职业背景作包装。就拿活跃在珠三角地区的培训讲师来说,要么号称与“宝洁”、“可口可乐”等公司沾边,要么号称与“海龟”沾边,要么号称是大学教授,要么号称有政府机构给撑腰,实在不行就拿电脑合成的照片硬说是应邀在海外授过课。而这些讲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大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都是过分商业化和圈钱心切惹的祸。很多培训讲师就如同娱乐界三流的偶像派明星,越靠包装,讲台上的表现就越得作秀,功力不深,必然很快过弃。行将过弃者,不愿轻易退出,就成了靠“兴奋剂”过日子的运动员,继续在“赛场”上蒙骗观众。脱下内依的培训居然是这样,难怪很多一度曾热衷于培训的企业和人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培训培训,赔钱的教训! 8 f# b6 Q4 x9 _# h1 T5 R / L4 r B4 B- E) A 是的,人力资源不幸成为青年人身体力行“官本位”这一传统思想的靶场;面临残酷竞争的企业为了应急“补钙”,对寄予厚望的“人力资源”也是恩宠备至;图书市场、培训市场和“认证市场”把人力资源那本来是自然朴实的土壤加以“蓬松”处理后,对其中的潜能实施掠夺式的开采 —— 这一切,都把人力资源的繁荣过早地推向了它还承受不起的高度,使得今天的“人力资源”“起来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4

听众

3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8-7-23
积分
30
精华
0
主题
52
帖子
122
板凳
发表于 2005-10-10 14: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面临着二次创业乃至三次创业的挑战,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瓶胫越来越明显。为了给企业自身注入新的竞争活力,企业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 X4 M1 l" w- A( Q 8 ?+ j0 V9 A, T2 e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最高决策层希望把自己更多的有限精力投入到市场营销和企业战略上,日益繁重而又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管理则交由企业内部的专门机构来处理,这终于使人力资源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走到企业管理的前台,且与市场营销、企业战略、财务及内部审计、研发、生产等成为平行的企业运转体系之一。             . G' G) L- Z/ f1 u; h 8 G3 Q4 G, l& R3 W( f- x⑵、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入、不断积累,理论上也取得日益丰富的成果,据说这些理论成果大多在那些成功的跨国企业里得到有力的验证,于是渴望强筋健骨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把给企业“补钙”的希望寄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4 F% X/ g @7 r- d' j0 {: @; ` 4 z4 a! A* o ]- A⑶、“补钙新概念,吸收是关键” —— 为了使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理想的效果,国内企业大都舍得投入,不仅成立专门的部门,还引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更引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甚至加大投入进行培训和咨询。9 Z3 l# Y7 i- G/ A* }7 h ' M: ?. n% `! a* g3、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国内的书商、教育培训机构甚至政府机构等纷纷加入为人力资源管理造势的行列,惟恐落下这据传闻是圈钱的末班快车: 4 ]' U; |& d0 ~, X! q" [ a9 }4 a0 j2 y) v+ j) o( p( Y⑴、如果你到国内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去逛逛,就会发现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书籍品种非常之多,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考试的、有工作的,有理论的、有实战的,有“绩效”的、有“目标”的,有“团队”的、有“教练”的,有寓言故事的、有哲理说教的,有大师的、有教授的,自传的、有案例的,有宣称畅销的、有宣称奇效的,有单本的、有系列的,有作秀炒作的、有怒揭黑幕的,有MBA的、有MPA的,有玄妙深奥的、有浅显直白的,有首创的、有跟风搭车的,林林总总,让你眼花缭乱。充分的市场竞争给年青人带来多样化的自由选择,同时也让年青人“误读”了“人力资源”的繁荣。 . k& M3 K4 s( _( w& G; l / Y0 E' r5 X$ h0 C ⑵、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取得某种职业资格认证的根本价值在于:使得进入某一职业领域成为可能;增加在人才市场上竞争的筹码;在心理上觉得更踏实——至于是否还能增加一些知识,最多是停留在口号上。从颁发认证的机构的角度来说,实施认证制的公开理由是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发证的机构太多,政府的劳动部门、人事部门都是“义不容辞”地发证,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也“当仁不让”地履行发证的“义务”,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机构也“见义勇为”地来凑这场热闹,各盖各的章,各发各的证,各说各的理,各收各的钱。而且,由此带来的一个必然的后果是导致认证的“有效范围”呈现条块分割的局面,有市级的、有省级的,据说还有所谓全国通用的,还有更多是说不清的。这种繁乱的认证局面是落后的管理和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必然结果,只能给本已虚热的“人力资源”釜底抽薪。 0 u, y5 p6 [9 `4 Q1 A B 5 |" L4 Q1 T( r3 I! E% V! v3 V⑶、还是那句话,国内的培训比壮阳药还多。为此,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警惕“垃圾培训” 》,历数培训的种种黑幕。企业要生存,听说培训是“雄起”的良方,希望培训成为使企业“坚强”的理由,哪知却成了“强奸”的理由,准确地说,是培训“强奸”了企业。其一,培训的名目繁多,内容却又严重趋同。在同一个主题下,比如“团队精神”啦,比如“教练技术”啦,比如“推销技巧”啦,比如“绩效考评”啦,等等,其中每一个主题都能演义出无数不同名称的培训课程,大多是换汤不换药。有时甚至围绕一本普通的书,比如红极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好像倾倒垃圾似的冒出“几百吨”的培训。如此,使渴望进步的企业和人才难于选择;其二,培训机构数量众多、背景庞杂,良莠难辨。其中有官办的、有民办的,有院校办的、有研究机构办的,有在写字楼里办的,也有在出租屋里办的,有两个人办的,也有一个人办的,有登记注册的,更有打“游击战”的,个别有自配讲师的,绝大多数是临时找讲师“接客”的。而当这些培训机构争抢同一单业务的时候,给出的培训方案往往惊人地相似,甚至所提供的培训讲师也是同一个人,真邪门了;其三,培训讲师队伍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却都有着诱人的职业背景作包装。就拿活跃在珠三角地区的培训讲师来说,要么号称与“宝洁”、“可口可乐”等公司沾边,要么号称与“海龟”沾边,要么号称是大学教授,要么号称有政府机构给撑腰,实在不行就拿电脑合成的照片硬说是应邀在海外授过课。而这些讲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大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都是过分商业化和圈钱心切惹的祸。很多培训讲师就如同娱乐界三流的偶像派明星,越靠包装,讲台上的表现就越得作秀,功力不深,必然很快过弃。行将过弃者,不愿轻易退出,就成了靠“兴奋剂”过日子的运动员,继续在“赛场”上蒙骗观众。脱下内依的培训居然是这样,难怪很多一度曾热衷于培训的企业和人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培训培训,赔钱的教训! 7 f( W7 ^" f$ O6 S' e # Y) q9 u" u' G5 D$ O4 R9 B 是的,人力资源不幸成为青年人身体力行“官本位”这一传统思想的靶场;面临残酷竞争的企业为了应急“补钙”,对寄予厚望的“人力资源”也是恩宠备至;图书市场、培训市场和“认证市场”把人力资源那本来是自然朴实的土壤加以“蓬松”处理后,对其中的潜能实施掠夺式的开采 —— 这一切,都把人力资源的繁荣过早地推向了它还承受不起的高度,使得今天的“人力资源”“起来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4

听众

3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8-7-23
积分
30
精华
0
主题
52
帖子
122
沙发
发表于 2005-10-10 14: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转发]为什么“人力资源”越来越难做?

一、为什么今天的“人力资源”看起来很美? & y3 C6 ~' j' H ]) k1 K' J( p/ K* j - }/ b2 l3 a8 Z) m6 f, x7 z- _, W1、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远远超越了对“人本”思想的重视。为“官”者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年青人苦读寒窗也好、散尽千金也好、出卖灵魂也好,官场的美好前景暂时掩盖了官场的复杂和残酷,对成功的渴望几乎压倒一切。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在“冷战思维”的直接影响下,“官”的首要职责是“维护神圣的红色政权” ,对所辖人群的“整、压、卡”和“盯、关、跟”成为其工作的主旋律。“管人者”风光无限和“被管者”生存空间极度萎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使人们对“官本位”的信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目前我们正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虽然企业已成为人才施展抱负的主要舞台,但是修炼了几千年的“官本位”的遗毒注定还是要感染年青人的思想,他们继承了“官本位”的精神,并把它恰到好处地延伸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从实战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至少会给他们带来以下这些几乎无法抗拒的美好感觉: % S' a+ R5 z' d. { 0 {9 z, @+ C; n6 B% S, L3 z⑴、在“以人为本”的掩饰下,“通过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控制别人的权力,来达到自身的成功”这一“官本位”的精髓成为推动多数年青人迈入人力资源领域的最为根本性的动力,这一动力掩藏得是那么的深,以至于当事人对自己也难于承认。 & f# |/ x" P4 ]- z0 f $ H5 j5 n; N& i, B! W⑵、有更多的机会与公司的最高层进行接触,借机表达一下自己对领导的关心、说说自己的想法、反映某某某的表现和动向、别有用心地释放几枚虚实结合的烟雾单,这些无疑都为自己的升迁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 T( I* e, Y5 a4 W5 ^1 v- |4 t. z% z5 z2 l6 q9 a0 m. S; _& } ⑶、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以“上级”的姿态找人谈话,什么“绩效面谈”啦、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啦、什么“转正谈话”啦、什么“了解情况”拉、什么“协调协调”啦、什么“团队沟通”啦、什么“解决思想问题”啦,等等。以“上级”的姿态找人谈话,或显示出领导般的关怀、或玩玩虚与委蛇的推心置腹、或打出无懈可击的“官腔”、或施以义正词严的“高压政策”,官场那套政治手段早已与时俱进为职场政治的“法宝”。 7 S" ~7 S! n U8 s8 k6 t# o1 I. K6 w3 F5 O) t, ] ⑷、似乎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别人的隐私。拆阅应聘资料、保管人事档案、新酬管理等都使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掌握公司同事的个人情况方面占有先决条件,在与这些同事进行“职场角力”的过程中,处于“知己知彼”的主动地位。 # B/ [5 g q. P2 V( q/ c7 { , {3 C- g9 C, ^7 x5 O! Y⑸、在招聘活动中,绝对居高临下地面试别人(也许表面上显得很谦逊),尤其是单独面试,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对方发问。如今国内的面试,大都能和审问划上等号。这也许是很多面试官的心理写照——“审问别人?爽啊!人文关怀?那谁来关怀我呀!” . Z. [/ Z% u; K+ c3 s: c . e6 J1 h7 w( L; _% {! |看过上面这段文字,或许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者会怒斥于加朋胡说八道,并捶胸顿足、指天发誓地宣布自己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机是多么的高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是多么的纯洁。但我要说的是,过激的反应只是对这些文字给予支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于加朋谢谢您,并请您继续看下面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