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7-18
- 注册时间
- 2009-4-6
- 威望
- 396
- 金钱
- 4482
- 贡献
- 1308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186
- 日志
- 45
- 记录
- 2
- 帖子
- 170
- 主题
- 76
- 精华
- 0
- 好友
- 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6-7-18
- 积分
- 6186
- 精华
- 0
- 主题
- 76
- 帖子
- 170
|
本帖最后由 spcchenyue 于 2015-1-8 09:06 编辑
0 B" [3 @: J8 Z% U2 k6 B4 I3 h, M" R, z9 m; p' o9 ?& R* u3 s
员工故意不签合同的法院裁判规则2 L# ^- ^, z$ r. h! M7 x
齐精智律师
l3 _, b4 u3 E: h6 {2 }* C
3 C( e& y( X/ Z; X2 f( @1 C+ F 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劳动者从弱势群体逆袭成为用人单位惹不起的“强势群体”,更有一小撮故意不签劳动合同后向企业索赔的“职业碰瓷”员工。这样的员工让企业颇为头疼!, P% v; t8 t" O! m
* f+ G. Y2 a7 z/ Q+ C
在实践中,我国法院对上述情况的裁判规则如此下:
8 b% u$ _' Q4 u" G5 s5 k6 r r' ]: T U! b7 L
一、只要具备了劳动合同实质要件的文件就是劳动合同书。
9 b& z7 e& s K* |
. q ?% E3 L$ n 2013年第12期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了一则人事经理未签合同双倍工资案件的裁判文书。该案判决认为,具备劳动合同基本条款、能够确立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入职审批表可以视为劳动合同。- ?- ^$ F- S, z. s) f N% k* ~, k
) F/ h& m# |& f3 K& j% }# a
【裁判摘要】 $ y9 n8 y( G- w8 _) B
7 ~5 q; s) P- |8 K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关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规定,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戒。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之间签署的其他有效书面文件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劳动合同的各项要件,明确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具有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性质,则该文件应视为双方的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提出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要求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5 F1 V* g7 e& x+ {- l
4 H0 j# ^0 r/ N( f 二、用人单位通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能要求双倍工资。
7 ]+ m! N7 o( @3 z5 m+ T4 \3 m- p: B, R' R0 Z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 c) J/ G+ O) p- Z4 r# b7 d D3 ?3 S% W
8 g% g( e+ r' |+ i4 Q 三、人力资源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能要求双倍工资。" ]$ R3 b5 S: d5 H4 v
! w1 G" O" ~5 D& }( ]2 \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王林清认为:人力资源经理熟知法律的各项规定,其本身是公司整个人力资源工作运行的负责人,签订和保管劳动合同属于其工作职责范围。8 c, F4 `$ ` R+ ]* Z
& r3 `0 [0 J' X g
一旦人力资源经理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向公司主张赔偿,用人单位如能证明订立劳动合同属于该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则无需向该负责人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反之,如果该负责人能够证明其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予以拒绝的,则用人单位依然要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M" J1 Z& \1 @5 f: e2 r; r
4 F& W4 P7 m$ L; p6 {' \/ G
综上,员工故意不签定劳动合同并非一定要赔偿双倍工资。# v; y* ?1 Z% d5 ~1 ?* D
|
-
总评分: 威望 + 5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