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5-6
- 注册时间
- 2011-9-28
- 威望
- 55
- 金钱
- 470
- 贡献
- 204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72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91
- 主题
- 8
- 精华
- 0
- 好友
- 13
![Rank: 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5](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蒙面人](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0.gif) - 注册时间
- 2011-9-28
- 最后登录
- 2019-5-6
- 积分
- 729
- 精华
- 0
- 主题
- 8
- 帖子
- 91
|
本文版权属 只有H没有R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只有H没有R-(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0747)
本帖最后由 只有H没有R 于 2015-9-8 15:08 编辑
/ i; s9 T k$ f9 P- H; f' M5 X& _
" n# `+ @9 q6 I( U欢迎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工发咨询
/ O! N- g; g1 D9 T5 e+ f9 b 0 L4 i, T$ B% n! j1 s5 t0 U5 [
企业经营久了,自然会沉淀下一批老资历的员工,简称老员工。每当我们讨论起老员工的管理问题时,脑子中通常会浮现这样的一些印象,“爱摆架子”,“说不得,罚不得”,“积极性不高”,“倚老卖老”,“混日子”等等。当我们要推行一项政策,发布一项命令,布置一个任务时,往往感觉压力并不是来自新来的白丁,反而是那些不配合的老员工。这种不配合可能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C, |2 q9 _: P7 h& h: f* L8 a: M3 P! k, r
1、我行我素:表面答应的很好,但之后仍然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我行我素。到提交结果的时候各种借口,各种推脱。
: I* U2 f& Y4 h! K( x/ L2、消极应对:要什么给什么,要求什么做什么,表面看起来很配合,但细看会发现,提交的东西完全达不到标准。求他重新提交,便各种抱怨。
1 |3 n. P5 T3 |/ h3、公然反驳: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对领导喜好的精准把握,迅速找到你的漏洞和软肋猛烈攻击;或是倚老卖老公开不配合工作。这时,要么你说服他,要么压制住他,否则想推行的事一定进行不下去。7 m: l4 q; H% l! I6 x) e
5 J6 z( s1 N8 y, j 为什么老员工常会给管理者留下不配合工作的印象呢?
7 h t3 \/ d4 }; G5 c- r# ?) Y, O
: u" x: e( q0 k 企业的老员工不仅是工龄长,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历史资本。他们或是陪着老板共同创业的元老,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功臣。他们有的是老板的心腹,企业的骨干;有的掌握关键技术,了解核心机密;还有的凭借在企业的长期积累而凝聚了忠于自己的小团体。无论哪种情况,这都是一群让老板和管理者们又爱又恨的一群人。他们与企业有着很深的渊源,对企业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但他们常把自己的价值观错当成企业的价值观,当有新鲜事物出现时,他们就像身体的免疫细胞一样开始排斥和反击。在工作上,老员工熟悉外部市场,熟悉企业情况,能够更准确的把握企业的战略,更好的开展工作。但另一方面,由于老员工熟知企业的各种游戏规则,他们总是能自如的利用企业制度上的漏洞获得一些小便利,或是打出一些擦边球,看似违规却不受罚。同时,在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影响下,老员工在企业中大多会有优越感,偶尔会出现“刷脸卡”的情况。! e. ^. [+ x5 D
; o: O# Z& y1 e$ f 怎样管理那些不配合工作的老员工呢?- R; i$ P$ Y V! t) h% {; F
, _ @) Q9 i1 l. i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总结下来大概有三种方法。
6 K* k& K* e) z% h& s7 g
/ S d) L# k, C; b0 t2 U# S 第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观念上转变。个人觉得这种收效不会太大,价值观和习惯很难改变。即使短期有效果,但过一段时间仍然恢复老样子,甚至变本加厉。
: ^2 H$ I# w8 x1 `4 {$ R0 B1 Y x% Y2 G) t( |0 d$ {7 l+ m% x
第二,规范奖惩,人人平等。个人觉得,如果仅从硬性的制度上下手,比如考勤问题,只会带来反效果,因小失大。如果,绩效上公平公正公开,福利上略有向老员工的倾斜,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导老员工的行为的。5 k) _3 a# q! q6 l" C" w
# ^% J# y p. _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让老员工不“老”。这是比较高大上的一招,效果不错,但对于管理者和企业规模的要求都非常高。
6 C- o9 k6 T# f& e+ `$ |
! L2 H% V1 e5 m$ l 综上三种方法都是员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三种方法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提出的,那就是——老员工自身主观上是不愿意配合工作的。所有方法都是在或软或硬的迫使其按照企业希望的方式工作和发展。我不仅要问,老员工真的就那么喜欢挑刺,喜欢反驳,喜欢不配合吗?如果两个人提交了同样的工作结果 ,同样远远不能达到标准,但他们一个是新员工,一个是老员工。你是否会立刻下个结论——新员工不了解情况,老员工不配合工作。你是否有自问一句,你下达的任务合理吗?你真的有把需要提交的结果阐述清楚了?你需要别人配合,你是否真的让别人清楚要如何配合了?会不会大家以为自己已经很配合了,但仍然达不到你的标准,让你觉得大家并不配合?
; Q2 l) H8 ~! Z& U. O. M. X9 m3 v
! G' f4 v |% F/ ]% W9 M, \ Z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觉得要想提高老员工的配合度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6 a9 T+ ?& U' W! `" T8 E: N& A: M( j2 h5 ^
第一,充分尊重老员工。这种尊重不是表面的恭维或奉承,而是真正重视老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想法。老员工多年经验教训积累下来的工作习惯一定是有其存在道理的。当我们想推行一项制度或布置一项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前期先跟企业里的老员工充分沟通,听取大家的意见,知道人家以前是怎么做的,关键要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抛出自己的观点接受老员工的审核。不要觉得自己的东西是先进的,科学的,上层领导认可的就一定是合理的。老员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很多质疑和意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抵触新事物,拒绝改变。相反的,这些质疑和意见是帮助我们改进制度或任务本身非常重要的依据。所谓“知难行易”,前期多沟通,多修改,达成协同一致,总比等制度颁布或任务下达以后听到质疑声音要好的多。而且,这样达成的一致,在后期制度落地和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老员工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W0 o. v, I1 C, j" z; B8 L
6 E7 t3 }. w T8 L2 S 第二,信息传达完整、清晰、准确。不要觉得前期沟通过了,大家达成一致了,就没有误解和分歧了。最后一定要把要做的事情落实到纸面上,而且内容必须完整、清晰、准确,哪怕是那些觉得人人都知道的细节。如果需要员工给出汇报材料,或其他形式的工作结果。那么一定要清楚的说明,提交什么,什么形式提交,什么时候提交,提交给谁,截止时间是什么,如果没有按时提交会怎样,最好附有标准的模板或示例。于此同时,还要通过会议、文件、公示等方式确保每个人都完整知晓,必要的时候要集中做系统培训和宣贯。想要得到较高的配合力度,前期必须配有较高的推广力度。
0 V: x+ w+ ? v+ c7 c
; O1 d- _: L$ K& w6 A% J/ L 第三,积极跟进和反馈。常常有的人,布置完工作,就坐等收货结果,快到截止时间了发现没人提交结果,便觉得别人不配合自己的工作。殊不知,跟进和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人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总得分个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懂得时间管理的人都知道要先做紧急而重要的事情。除非被布置的工作本身就具备非常明显的紧急重要标志,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并不那么重要,至少并不那么紧急。所以,阶段性的跟进,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方对该事务的重视程度,起到提醒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了解到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
% ]0 T* V& V9 @: I2 u( M" g$ E. U0 m5 b$ _$ w* C
“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的内心,我们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我觉得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管理,当你抱怨别人没有做到的时候,是否应该先扪心自问,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了吗?- h r# a! F* x# d
|
-
总评分: 威望 + 3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