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11
- 注册时间
- 2015-9-25
- 威望
- 405
- 金钱
- 7459
- 贡献
- 5394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3258
- 日志
- 1
- 记录
- 0
- 帖子
- 166
- 主题
- 64
- 精华
- 0
- 好友
- 34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15-9-25
- 最后登录
- 2016-1-11
- 积分
- 13258
- 精华
- 0
- 主题
- 64
- 帖子
- 166
|
本帖最后由 不请自来 于 2015-12-8 13:38 编辑 ' Q+ [: X% m* ]9 f' F6 E% G+ S
0 ^* F: e" ^5 z$ l
主题描述: I' S* v; S7 n( c
g1 S1 W8 U# ~4 ^! `" m 最近在一次中程在线培训课上听到人力管理"三驾马车"管理理念。大概指的是稳打稳扎做好基础服务工作的HRSSC(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沟通协调八面小能手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以及精通某一领域的HRS(人力资源专家)。9 l: U) M* v3 \0 z/ h: a0 S. z0 ]$ D
$ I2 h; ^( `( V+ M 我是一位刚入行的新人,想了解怎样才能判断自己到底是适合做哪个,及如何实现目标?其它的小伙伴,你又是怎么选择的?( f0 v0 N }& U! g
0 { B# \, }: |: U- z# e
前言:终于开始探讨“三驾马车”的话题了。“三驾马车”最近话题感十足,所受关注颇多。虽然在国内,很多HR不见得知道人力资源“三驾马车”为哪三驾,甚至应该有HR还未听闻过,但,在国外的很多企业,此人力资源的三支柱模型已经践行多年。跟上时代的节奏,我们一起来普及,当然,可能有一些观点及解释与您所持的有所出入,本文以洛汐本人自身经历及理解为出发点。" ~ m" O |: U/ l/ L
- u F/ M9 I& \! ~' s+ H" h
一、何为“三驾马车”?8 [% g5 t1 N2 R/ l E& {5 L0 i
/ U' e* [! U* ^' `
“三驾马车”源于人力资源的三支柱模型,分别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以及专家中心(HR COE)。
# e' ?) h+ l; P3 }4 B4 X) y$ I5 B. ?( {( g) A/ e# A8 d
英文全称分别为:
( p$ U; g# l9 B* E* f1 e0 b
" K* u; Q. C5 N- D$ I) ]" ` HRSSC:HR Shared Service Center
/ `; r' M: Y* x" l' a' a" R
* Z- B! G) c, i9 I. D' {' z HRBP:HR Business Partner
" W) i, B6 t1 w8 z7 n3 w/ h% U: v& F6 M0 _/ A( l! F9 I
HR COE:HR Center of Expertise& F8 ^! ~+ I) w$ {. R
; Q* F6 W) d' z T 人力资源的三支柱模型的产生是基于人力资源转型的需要,其认为人力资源如同业务部门一样,有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需要更加精细化分工与运作,为业务部门提供更优质、专业的服务,从而有助于共同外部目标的实现。* }" a! Q; L" G
6 ` k3 F+ v! x7 F0 V2 G! s& E4 W+ G
为何“三架马车”受到我们越来越多关注呢?我想这个不必多说,从现状来感受,HR与业务之间的距离的确不是简单的融入就可以解决的,终究需要HR角色的转变,根本性地提高自身的效能。而“三驾马车”就把HR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与细化,在专业之中进行再度的“术业有专攻”,像业务部门一样要求自己,从而符合业务发展的需求,达到公司整体战略及目标的实现。 P0 q. z' A2 F( ^) R
9 q0 s( e, d9 P 二、“三驾马车”分别做什么?分别对HR岗位要求的侧重点是什么?
" l& R; D3 h! n, w& n9 h4 r5 R4 q( e! H* R' s
HRSSC:各业务单元所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事务性工作的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进行各类HR事务性的统筹。" [7 c2 F' b+ n! j# _* i. s
4 u+ T) k! J. L, [" M" f HRBP:HR流程、方案的执行者。贴近业务,协助业务解决问题,使人力资源部门实现业务导向。结合HRCOE的各项框架设计,形成适合当地业务的解决方案,并且实现方案落地。
1 P- x% R( X. a& j/ x/ o c8 Q) S* I6 w
HR COE:设计全公司政策、流程和方案框架,使其保持一致性并控制风险,同时,基于HRBP反馈的业务需求,在整体一致的框架下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A! m3 W ?( Z$ A& s
/ f4 ?& {% s# d, H, v l8 x 用洛汐之前经历过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三架马车”可以这么来描述其工作:# ~% F; }0 \: ~* T; Y& j
5 u8 q) u, d" ?- h7 c: s, e; |% ] 总部设立HRSSC,进行各类HR事务性工作的统筹与管控,比如:全国员工薪酬福利核算与发放、社保公积金的外包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团建活动管理,等等。
0 \. \: i0 H* J5 Q( Q# |. o3 Z. m1 Q
各级业务区域设立HRBP,俗称“政委”,总部以下一般为两级,“大政委”与“小政委”。小政委安排在基层城市区域,协助城市业务经理,大政委安排在更高一级区域,比如华东、华南大区等,小政委向大政委汇报,大政委向VP(人力资源副总裁)汇报。- ^& c( R8 L' a, a( Z
, v: K M# g2 U
总部设立HRCOE,进行HR整体流程及框架设计,统筹全国各子公司政策、流程、方案的一致性,并进行风险管控。比如,销售类人员提成制度、运营类人员绩效考核及奖金体系,等等,再比如,分子公司劳资纠纷升级所需要的HR风险管控,由总部ER(专门处理员工关系的HR)协同大政委、小政委进行处理。
0 C s) Z! `! F; U8 K/ o, F- j, v. K5 ^6 e; k& g- N
那“三架马车”对HR岗位要求的侧重点是什么呢?我想这也是HR搞清楚自己适合什么角色的重要问题。以洛汐本人经历公司的相关要求供大家借鉴。! H9 S" y/ _! w8 |$ R M- s2 x. [& o9 ]
# b3 [5 Y& Z, |0 U# U! o
HRSSC:不限制科班与否,有统筹思维、服务意识,有自己擅长模块。一句话:要全面。7 G3 w$ B% \# ^
% I1 S$ t8 a# _" \5 i
HRBP:一般不喜欢人力资源科班人士,最好来自于业务部门并了解HR.一句话:业务擅长与HR基础并重。 顺便说一句,洛汐之前的公司,HRBP都是来自于业务部门的精英,销售做得好,再来竞争HRBP,咱要的可不是只会讲空道理的“政委”,关键时刻还能当销售用。
& ?( ~4 \7 W& u0 W# ]0 k( ^% S* u# F( k9 W
HRCOE:人力资源专业科班出身或者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夯实,比如,法律专业出身对人力资源风险管控非常擅长。没什么多说的,一个词:专业!
; c% R+ Z Y. B% z! l. o/ @' ?4 v$ z. V$ ]" g* `- q9 M1 [
三、普通企业中HR岗位与“三驾马车”的对应匹配
8 M. `( C/ s% B8 ]! f% b% ^
) o$ _$ _/ I. ~/ m 上面讲了那么多,有童鞋可能觉得还是不够现实,毕竟我们不是每个人都马上有机遇进入到设置有“三驾马车”的公司,我们现实工作的公司可能就是只有一个人力资源部,甚至就这么一两个人。怎么办?
; d( {# D& ]6 O# Y- P% X6 x6 W! _) q
其实“三驾马车”是一种人力资源转型的趋势,也许我们所在公司暂时还没有这样精细化运营的设置,但是我们通过对其的了解,已经或多或少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果你爱好并适合销售,希望能够让HR工作充满更多的业务色彩,那在选择跳槽的时候就尽量选择统筹性的HR工作,有了HR的基础,HRBP是你可以发展的方向。如果你性格仔细,对数字敏感,不太善于与业务打交道,那就尽可能选择对专业化要求的HR工作,比如从绩效薪酬模块专员做起,HRSSC及HRCOE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虽然无法避免各种事务性工作,但是每个公司设置不同决定了HR工作内容不同,我们通过面试沟通与交流也能帮助我们在选择上更坚定自己的方向。
4 Q& [, B- k! K% t( ?& J* K* Y
$ _/ Y# u" b+ J6 s0 I$ U5 O* o& b* n8 r" y3 e
|
-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