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3-26
- 注册时间
- 2005-12-13
- 威望
- 0
- 金钱
- 7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4
- 主题
- 2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2-13
- 最后登录
- 2006-3-26
- 积分
- 7
- 精华
- 0
- 主题
- 24
- 帖子
- 24
|
联想人郁闷:我们收购了IBM,还是被IBM收购?3 Z: o4 K" N1 C$ t+ O
我们相信,这会是一封继《联想不是我的家》之后足以引起注意的联想内部员工来信,因为这位署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联想人的郁闷应该不是代表其个体,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9 z4 g5 O( V2 S7 E
事实上,“外来和尚好念经”提出的疑惑在业界早有耳闻,只是大家出于“民族自豪感”而刻意压抑在心中。鉴于此,无论这位读者的观点是否全面公允,我们都应该为他的勇气而鼓掌呐喊,我们也坚信,只有多一些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员工,新联想的未来才会更光明!) f9 I5 k! k, \8 I$ j: s8 w; d. ?- k
究竟是我们收购了IBM,还是人家收编了联想?
! Z* Q* Z% O% i, I9 g, X B b: y 自宣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来,咱们新联想逐步走向了“国际化”。但是,随着业务整合的不断深入,我却发现,联想被IBM反收购的迹象似乎越来越明显了。: y: P$ Y x- g% [
前段时间,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一周刊》杂志做了一个报道,联想香港的同事出差到北京也给了我们一本,随即,这篇小报道的复印件就成了联想中国公司内部的畅销读物:《标题:IBM 反收购?》5 C, k$ N% v4 Y w5 ]
内地电脑老大联想,上周公布收购IBM个人电脑品牌后首张成绩表,今年第一季度赚三亿五千七百万人民币,升百分之六,好过许多分析员预期,“走出去”算有交代啦!联想业绩不受IBM影响,但作风就影响不少。- g% Z5 \) E* ]. \* l: l7 ^" v# G
上个礼拜新联想在时代广场一间充满CYBER风情的餐厅召开记者招待会,介绍新管理层。! W U, o7 a4 b& q* F0 {
他们全部都是前IBM香港员工,当中在IBM工作了18年,刚调任联想香港总经理的陈华安,他自爆与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以及现任主席杨元庆交情很好,他们也是自己的偶像。无论怎么说都好,此役大有IBM反收购联想的气味也。
% i% h* Q5 H' Y8 ?2 _' r5 B5 G, M, p 记者招待会以抽奖压轴,抽中卡片的幸运儿,赢得一部最新型号的IBM THINKPAD PAD,价值大约8千到1万元。联想一向作风平实,不知道会不会心痛呢?4 t+ H# C' |: p& ^8 S/ z9 L- N
由这篇报道我们不难看出,新联想已经越来越倚重IBM的人员和管理,我们敬爱的柳老爷和杨大少已经相继升上神坛,成为联想的精神领袖,而实质的管理权将逐渐转移。此次联想在香港公开召开记者招待会,也表明联想上市的基地香港已经全面被IBM接管。- {9 l# \8 L/ b& k* O
就在大家在茶余饭后讨论这篇报道的同时,内部又传出了风声,近期中国公司还会有进一步的人事大调整。听部门几个老大私下里交流,整合结束之后的联想中国,高管除了刘老大负责供应链、马雪征负责财务之外,其他6个重要部门都被IBM的人接管,市场,产品,服务等,整个合并成了“联想出钱,IBM作主”。晚饭前刚刚从拿到一份手抄的小单子,它似乎印证了我们部门几个老大之前的讨论:
$ f" a& v$ a a5 s LCEO Steve下面应该有8个人,市场营销由Deepak负责,中间产品链由Fran看,后端供应链由刘军看,职能部门中已经确定的有财务马雪征,法律James,人力资源Bill,其他2个还不知道。& W4 D9 K5 F; q/ n: @3 U& F% P4 ]
也许,中国市场将成为联想国际业务中的一部分,而来自中国市场的购买力和盈利,将成为填补IBM个人电脑业务亏损的主要动力。或许,外界的朋友看了我的邮件会觉得十分可笑,IBM的人能干当然喊人家来管嘛,有什么好郁闷的啊?但是,谁又敢说IBM的人在中国就一定比我们能干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