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1 }8 A3 q# N* S& t% c6 P《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自开播来一直是大众舆论的中心。 ' H7 O B8 d/ B
小汇也已发了两篇关于本剧的文章,每一篇的评论区都炸了,看来这部已经圈粉无数,连小汇都想帮达康书记的守护GDP! - u9 L Y; z! [/ W1 p
小汇属于看剧时会较真的人,前两天我发现《人民的名义》中有道数学题一直算不出来,如果小伙伴能算出来的,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不过今天小汇要带着大家来一起找一找,编剧在剧中埋下的4条暗线和知识点,信息量巨大。& Z5 |0 f0 J; w% y5 f, Z1 `
, a9 Z8 S7 E+ ]1 P+ _
5 C) j4 G9 g: y; e! K" k# e 1 股权质押到底是什么鬼? 有哪些知识点HR必须知道? / }3 N- l0 ~$ I8 t# A+ K
: ^& j) F0 J1 F大风厂股权质押给山水集团事件,山水集团给予大风服饰厂5000万的过桥贷款,借款期限为6天,日息为千分之四。
: R6 H3 A. j. W$ X 为了确保债权实现,蔡成功以公司全部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最后因为在城市银行的贷款没有得到续期,蔡成功无力偿还山水集团的5000万借款,三个月后,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签订的《股权质押协议》,将大风服饰厂全部股权判给了山水集团。 0 j/ e& ?9 z2 Y# g
股权质押本身属于“抵押性”贷款行为,公司股东以自已拥有或有权处分的的股权作为质押,为某个经济行为作担保的行为,即拿股权换贷款。 . b( @2 }, {- b0 |: o5 s
在股权质押担保法律关系中,股权被称为质押物,提供股权方为出质人,接受股权质押方为质权人。剧中,大风厂老板蔡成功就是出质人,以自己的股权和厂里其他员工的股权为质押物,来向质权人山水集团提供担保,换取贷款。8 T+ Y; S- M. L( N6 f
9 h& f. K; F( S5 ~
当然,因为蔡成功并没有召开股东大会,实际的股权质押行为是不合法的,而当时的中院的陈副院长又是个贪污好色分子,所以最后股权归属的争议,简单化的判给了山水集团。 $ c3 `* g/ S' _, V- B y
另外在《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作为非上市公司,所以股权质押不会受到股价下跌的威胁。以上这些知识点,正在学习股权激励与合伙人设计的小伙伴要特别注意哦~
; R* n7 j8 @2 h" _7 M' @
一条并不起眼的企业股权问题,却为接下来的反腐剧情铺了很多条暗线,我们就等着达康书记和亮平同志去一一解开。 6 F, e2 B" }2 e
2 梳理房地产、银行、政府、GDP之间关系 才能明白为什么这部剧叫《人民的名义》 $ Z' A7 Z" H( i- \
在《人民的名义》中山水集团是房地产公司,京州城市银行代表着银行与贷款行为,李达康代表着人民政府,GDP是我们要为达康书记守护的。
7 O( t! x! M _- b0 W3 o `/ q m; I/ ]+ x+ j1 T% I% H
很多人看剧比较关注腐败问题,但比起腐败,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小汇用剧中的剧情和大家梳理一下:房地产、银行、政府、GDP之间的关系。
$ t! r- i' W0 V9 y( J 1、政府通过控制银行发放贷款控制房地产(投资,及其他实体经济投资),房地产商通过银行贷款向政府购买土地,很多地方政府靠着卖地拉动GDP,达康书记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3 u# L# T8 I/ D6 b$ q- v+ X
2、房地产商向民众销售房屋,像富裕的人自然买山水庄园这样的房子,条件一般的人只买达康书记家一样的普通小区。民众购买房子,也需要向银行贷款,银行可以说是两头赚。 / M! P$ g9 g9 U2 x- v! M- M
3、民众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购买房屋,而政府会想办法控制贷款总量,否则房价就会乱来。光明峰的项目也是因为的经济政府政策,导致地价暴涨,高小琴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每个周期,不同的地方政府都会推出房地产政策。
) r K1 w6 h* l 4、政府如果为了经济增长和获得更高的收入,会对银行实施了更宽松的信贷政策,如降息降准,银行能够贷更多的钱给房地产和民众。 《人民的名义》中的京州正在大力发展,所以判断当地政府正在实行宽松的贷款政策。 8 Z4 \+ P* x% w" J' u7 F2 p
5、房地产获得更多贷款,于是以更高的价格从政府获得土地,政府收入就会增加就能拉动,GDP也会拉动。聪明的达康书记还发明了“围垦建湖”的办法,确实比很多地方政府官员拉动GDP的方法高明了不少。
) d! C- P3 C. D1 U3 r5 J) s" v2 F* G 6、民众如果获得更多的贷款,于是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房屋。收入低者也以更高的价格租赁房屋。 房屋其实还和以前一样,其价值未增加但价格上涨。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就是泡沫。 / j4 D. }1 K( K$ j
7、当民众的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价格上涨速度,就不会有泡沫。问题在于很多城市物价上涨速度大幅领先于人民收入增长速度。 这个时候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 M2 [5 k0 w' \( w& e
8、 与此同时,银行就会陆续出现坏账,当坏账超过压力的极限,经济危机爆发,最终最受苦的依然是达康书记最关心的人民大众。 5 y, r& W' w4 P& U) e, |( M0 ^) E
看完上面8条逻辑线,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在达康书记眼中:比GDP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利益。这就是为何这部剧叫做《人民的名义》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剧中,经济线其实暗含着信息比反腐线更多,搞清楚了经济问题,你就会明白: 1、山水集团在赵家帮中的作用?
) T* g6 D' [ p% \* @+ h+ F 2、破产的大风厂为何成为香饽饽? 3、离开的赵立春为什么还有如此强大能量? 3、东汇集团和大路集团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4、京州的现状,为何会产生蔡成功和高小琴这样的人物? ... ... 3 蔡成功、丁义珍、高小琴等类人 为什么都栽在“投机”上? ' P8 ?* ]/ F+ e! n' m) h
市场中的任何商品,本身的价格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买的人多,自然价格就高,买的人少,自然价格就低。
# n/ w. i3 }# T4 Z! y1 |4 j9 B 于是就有人动歪点子:我虽然对这些东西没有使用上的需求,但是我为什么不在价格低的时候买进来,然后价格高的时候再卖出去呢?然而这些人的这种想法,原本就会造成需求增加,价格上升。
h+ Y% q% B& B# |; ]2 A4 ^7 Y3 u 一些奸商就更进一步,把实际上正常的供需关系,利用政府和银行给彻底打破。就比如山水集团就利用买通法官,贿赂官员,以低价的方式获得大风厂这块“风水宝地”。蔡成功也通过丁义珍用低价买煤矿厂,企图通过市场杠杆来大赚一笔。
( ?4 N) B2 q% [' C; _6 g9 q( U 这些都是标准投机分子的行为,他们唯利是图,甚至没什么道德和法律可言,能赚一笔是一笔,能拖下一个官员是一个官员。 ! n% V% x1 |) s9 c
他们幻想着拖下官员就能自保,却忽略了党和国家对反腐的决心。惩治腐败分子,打击市场的投机分子,这是民心所向没得商量!这也就是《人民的名义》背后中隐藏着的另一条暗线。
8 Y' `8 Q9 q% _: A! d1 c
为了这条暗线,编剧也是煞费苦心,三大正面人物:易学习、沙瑞金、侯亮平,这名字一起出来后,小汇震惊了...
. I' u6 `- s6 {$ o6 m 4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差异 导演把他们藏在了日常生活细节里
: w% L# [8 `1 ?! r/ `小汇看剧的时候,基本边上都会准备一个笔记本,把不懂的记下来,看完一集就去查一下不懂的内容。
7 a9 l( s7 Y) D, ~1 ]8 a1 H 这不,我在抓捕欧阳菁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
/ W5 E4 b1 y1 O
2 {2 U5 N1 h/ c1 W d我还真查了一下我国的《刑事诉讼法》,107条是立案条款,传唤条款在117,这是一处明显的漏洞。
9 p* R( r: m% s( v# e* t不同的人看剧,就会有不同的心得。我这种看剧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但是有一件事是我们大家都要注意的。 ! q* u% \9 r; r Z9 L0 n7 k b
在剧中,沙瑞金书记的书桌前堆满了各类书籍,李达康书记就算在吃饭的时间也都在读报纸;反观祁同伟,打打高尔夫喝喝酒泡泡妞。导演早把正反人物的差异暗藏在了他们的生活的细节里。
( U" j0 |: M$ h5 b( u* ` 8 `. ]: w( n$ A
正面人物都在努力学习,反面人物骄奢淫逸。 , J* F* S& X k h
员工调薪调岗制度风险规避的方法4 @. @* h$ w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