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宝19 于 2017-6-7 22:03 编辑
1 M; Q! a) z V! g* z! ^ x& Q# \2 S1 Q) D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中管理者不可不防的三类错误
- l' K/ ~7 P! ]9 j7 e9 G2 J/ u' M, x0 U6 d# p6 |: R3 ~
提到绩效两个字,很多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都会头皮发麻,做吧,阻力太大,不做吧,领导又盯得很紧,绕不过去。有时候觉得理念上感觉都对了,操作中跟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就有问题了,下面是企业里面绩效管理中的出现的三类典型问题。 第一类:绩效管理技术方法上的错误。 1、奖金不兑现:指标完成都很好,公司却是亏损的,怎么兑现? 有些时候部门的指标都完成的很好,但公司的指标就没有完成,这是典型的公司整体目标和部门目标不一致,绩效是保障质量目标实现的手段,绩效管理必须以清晰的公司战略目标为前提,不能为了绩效而绩效。有很多的公司老板自己都不知道今年公司要做成什么样子,运营目标是什么,还叫人力资源部的人去为各部门定指标、定标准。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上和各部门的博弈,最终各部门的指标和标准都订好了,年底一考核,各部门指标都完成的很好,公司却亏损了,这样的情况不少见。 2、一线部门好考核,就是管理部门,职能部门难考核。 推行绩效管理的企业经常反映,营销、生产部门都比较好考核,就是一些知识型员工、管理部门比较难以考核,比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研发部等,还有各种带“总”的职位,比如总监、总经理等。一线部门岗位通常指标比较量化,但是一些知识型员工、管理人员的价值贡献难以量化,但是这些职位又非常重要。绩效管理中有一句俗话“只有做不到的工作,没有考核不到的工作。”这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方法有没有掌握。能量化的就量化,不能量化的流程化。二是考核的成本怎么样。并不是所有的岗位、所有的工作都要考核,比如文员,正常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公司制度、准时长下班就可以,非要用一些考核指标,安排一个人考核,意义和价值都不大,你弄个文件处理差错次数来考核,固然可以,但是收据收集的成本太高。 3、360度考核,越坚持原则,越认真的经理得分越低。 360度考核很多公司都有做,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经理平时要求很严格,他的下属考核分数比较真实,在他手下得分80分就高了,等到考核这个经理的时候是360度考核,这个时候经理的下属就会认为这个经理平时太严,把他的评分打的很低,原因很简单,那些下属认为领导管的严,部门就吃亏,下属考核分数就比较低,其他部门的领导比较松,部门得分就高。下属甚至会想,以前那些扣下来的绩效奖金是不是被领导黑了。其实,360度考评根本就不是用来做业绩评价的,而是用在员工的发展性评估上面,所以,不应该叫360度考评,应该就360度反馈比较合适。 4、考核结果要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 这个现象非常常见,考核结果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从来没有做过绩效面谈。还有的企业到年底要发年终奖金了,为了把年终奖金顺利发下去,领导把人力资源部叫过来,要人力资源部做个考核,要求公平公正公开,人力资源部的人顿时傻眼。作为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绩效面谈与提升,很多企业往往流于形式,仅仅得出考核结果,张三多少分、李四多少分,工资奖金是多少,考核就算完了,造成绩效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持续上升的闭环。 5、考核=扣工资,上上下下都抵触 我们经常听到有这样的声音“考核就等于扣工资,名义上工资定的不算低,但是拿不到啊!公司推行考核,不可能拿满分的,多少都要扣点,老板无非就是画个圆,看得见,拿不着”,“考核指标这么多,只有扣分项,工作越多,错的越多,这样谁愿意干啊?”时间一长,绩效管理不但没有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反而成了负激励,企业从上到下一篇反对声。绩效管理的运用,除了奖金分配、工资发放外,还可以用于员工发展,人员配置、试用期管理、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由于企业对绩效的运用太过于单一,使员工形成了“考核=扣工资”的错误观念。 第二类错误:绩效管理基础方面的错误 1、建的时候轰轰烈烈、考的时候拖拖拉拉、用的时候你好我好。 考核,员工听着就头痛,不搞肯定不行,可是搞了几轮效果都不理想。现在很多企业的领导爱学习,干部们最怕的就是老总出去学习,听完了平衡计分卡就要求回来推行平衡计分卡;听完精益生产回来就把中层以上的干部全部送去学精益生产;听完流程再造,回来就发动全体员工流程再造,这些都是运动式的推行管理提升,推行一段觉得效果不佳,又换新的内容、新的方式继续推行。绩效管理是一项各级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切忌采取运动模式推行,运动来了上上下下大家注意力都很集中,运动一结束后一切又慢慢回到从前,而且企业推行绩效管理一定要第一次就成功,因为员工禁不起折腾,一次做不成功再推行员工就不相信了。 2、分不出2:7:1的考核结果,“活力曲线”怎么没有活力? 2:7:1是公认的活力曲线,在企业中谁干得好,谁干的差,管理者通常有一个判断,GE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不是GE,在绩效体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不同部门的领导往往对考核的尺度把握不同,在第一、第二个考核周期实施中我们能看到考核结果拉开差距,但是很快各个管理者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人际关系十分重要的中国企业组织中,谁也不愿去得罪别人,考核结果开始趋中,干得好、干的坏就显示不出差距了,时间一长绩效工作就流于形式。在企业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分不出2:7:1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绩效管理必须要制度化,如果确定了考核结果要强制分布,则从维护制度严肃性的角度看也必须要强制分布。 3、绩效面谈怎么谈?做事还好,面谈太难了。 “绩效面谈时人家完成的好还好说,要当面指出本人的问题,就有点别扭了,做事情没有问题,你叫我跟员工谈什么?怎么谈?太难了?算了!算了!”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觉。绩效面谈是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绩效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如果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没有掌握绩效面谈的技巧,不知道怎么开头、怎么找问题、用什么方法引导、怎么结束面谈、怎么可能期望有好的绩效实施结果。 4、没有数据怎么考核。 有的企业花了很多时间建指标库、做指标筛选、做业绩合同,到头来企业发现没有数据来源,员工就会说:没有数据还来考核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就马上抓数据基础工作,殊不知掉进了绩效实施不下去的陷阱里面。因为基础工作的特点是:第一,基础工作不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总是不顺。第二,基础工作要做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不容易看到效果。数据工作就是基础工作,我们不能等到基础工作都到位了才考核,没有数据就不能考核是本末倒置,企业是因为要考核才收集数据,而不是没有数据连目标都不要了。 第三类错误:绩效管理文化塑造方面的错误 1、考核得罪人,人力资源部怎么组织考核。 一说到考核,大家都在骂:我们这么忙,你们人力资源部还瞎折腾,三天两头填表格、做计划、报数据,还请老板大会小会讲,给我们念紧箍咒。怕高度不够,还请外面的人做培训,培训还要考勤,不参加扣工资,扣奖金。每次考核后还要公布最优和最差,让人神经紧张。人力资源部也是一脸苦相:要不是老板盯得紧,谁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如果对绩效管理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将绩效管理理解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或者认为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而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的手段,是一种压力释放的手段,是一种沟通方式的手段,是一种工作评估方式,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绩效管理是很难在企业生更落地的。 2、绩效管理的关键是要把奖金分清楚。 很多企业在引入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老板给人力资源部下达的核心思想就是:推行绩效管理就是把公司的工作、奖金怎么分的事情搞明白。如果企业推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分发奖金,强烈建议不要推行,肯定要做砸,因为一开始目的就偏离了,绩效管理的核心不是用来解决发放奖金的问题的,发奖金只是绩效结果的运用之一而不是目的,绩效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评估与提升。 3、相互部门相互考核,导致大家关系挺紧张。 很多企业的考核会出现部门之间相互考核,下游考核上游,搞得关系很紧张,大家水火不容,或者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大家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偏差。在现阶段,绩效管理的技术性环节的工具、方法等已经非常成熟,在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之初,最关键的工作是绩效文化的塑造,使各级管理人员充分理解自身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对于理解偏差、执行偏差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员工素质不行,绩效管理推行不下去。 经常听到很多管理人员说:我下面的员工素质不行,先进的理念他们都不懂,管理更是没有概念,素质太差了,怎么推行绩效考核。高层说中层,中层说基层,基层说员工。其实,员工的素质不行是企业的通病,很少听说有哪个企业员工素质真的很不错的,但是,员工素质不行,能在短期解决吗?不能!作为管理者,如果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员工素质不行,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绩效管理推行不下去,员工素质问题;5S搞不好,员工素质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推行不下去,员工素质问题;员工素质不行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作为管理人员,手里就是这些人,就是这些材料,必须要把这盘菜做好,工作必须推进下去,这才是管理者应尽的责任。作为管理者,永远不要抱怨员工素质不行。
, g" a9 M4 J% f9 ]6 t$ c' y, y8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