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益之后再无精益,阳明之后再无阳明。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听众

22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7-11-22
最后登录
2017-11-30
积分
22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11:04:4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我们改革开放快40年了,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发展到了今天,GDP增速放缓,各行各业的精英也开始迷茫,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这一期,我尝试着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欢迎各行各业的大佬给点评一下。

那我们就不忘初心,一起来想想,如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还活着,他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建议呢?

我想,他老人家可能会说:如果你们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要怎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呢?

我先简单的回顾一下历史:
客观的说,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所取得的成就,大致可归结为3大原因:
1.政策的投入;
2.资源的投入;
3.廉价劳动力的投入;
到今天,这些红利都已经吃完了,所以我们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我再来看看现在局势:
现在,经济总量排前四位国家的,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搞金融很拿手。中国现在搞“一带一路”,毫无疑问,肯定会为我们带来另外一个大红利。日本搞精益,德国搞自动化。

有意思的是日本,大家都知道,他们国土面积很小、就一点点大、人口也少,但是经济总量却能排到前三位,靠的就是一个管理方法论----叫精益,很神奇吧。

你们相信,一个管理方法论,可以把日本的经济,推到这么高地位上去吗?反正我不信!

我研究精益13年了,今天我就交个作业,你们也给长长眼。
精益有两条腿,一条腿叫“以人为本”,另一条腿是管理“工具箱”。

我先来说说这个“工具箱”:TWI是二战时期美国的东西,JIT是超市的模式,KAIZEN是福特的一个小工具,等等吧。你看的出来,这个工具箱是东拼西凑出来的,没有什么神秘可言。我相信,全世界人民的智商都差不多,100左右,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的平均智商最高,是105,也只多了5而已,微乎其微;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各国人民,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思考,我相信,都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所以,这条腿肯定不是支撑日本经济的大粗腿,所以,我先把这条腿打断!
那一定就是另外一条腿了,--- “以人为本”,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精益,哭着喊着要“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但是我相信,世界上很多人都没想清楚一个问题,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就因为没想清楚,所以导致学精益总也学不像!
我认为,人性是一个“枣核”型结构,两头尖尖、中间有个大肚子。如果你把这个枣核竖着放,最上面那个尖尖,就是大善,代表人物有雷锋、王进喜;最下面那个尖尖,就是大恶,代表人物你自己脑补吧,我不方便说;中间的大肚子,就是理性、务实,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普罗大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智慧,而我们偏偏希望他像机器一样的工作,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执行力”的根本原因,我认为。
好,基于这个认知基础,我来尝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精益能发源于日本? 为什么我们总也学不像?
很多人认为、包括日本人自己也这么认为: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有限,要想发展工业只能“精打细算”。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说服不了我,如果是因为岛国资源有限,那为什么不是菲律宾、印尼或者是英国呢?他们都是岛国,国土面积大小也差不多,所以,这个说法不完全成立。又有人说,是因为日本有武士道、茶道、有樱花,呵呵呵,我认为这些答案都太片面。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能够搞清楚这一点的话,我相信,企业的发展、乃至我们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发动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其他国家做不出精益?学也学不像?我们中国,即使我们从清朝开始,就把洋务运动做好,也做不出精益。因为我们中国人,传统观念的认为“人之初心本善”,所以,我们一直在重点关注枣核的上面那个尖尖,通过说教和洗脑希望每个人都表现出大善的行为,却忽视掉了中间的大肚子。美国人也做不出精益,是因为,美国人传统的观念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所以,他们就一直重点关注枣核的下面那个尖尖,通过制度和规范来抑制大恶的行为,也忽视掉了中间的那个大肚子。
而日本人是怎么理解人性的呢?他们干脆就不区分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当然你非要逼他说,他会说是人本善吧,这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所以他们在重点关注人性中间那个大肚子---认为人性是理性务实的,所以他们“以人为本”发挥“群体智慧”。这就是精益最要命的地方。当然,他们的“以人为本”也才是最恰当的“以人为本”,精益能够发源于日本也就可以理解了。

说到这里,我要先说我的两个观点了:

1.我认为,现在的竞争,即不是资本和资本之间的竞争、也不是资源和资源之间的竞争、也不简简单单的是人才和人才之间的竞争。我认为是“群体智慧”之间的竞争。这个群体和那个群体。
2.任何组织、任何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原驱动力都是对人性理解的深度,你理解到位了你就凸显出来、你理解不到位你就没落了。

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还没完,我们还得继续深究,为什么日本人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这就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日本轰轰烈烈搞的那场“明治维新”了。我说一个事,你马上就懂了,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叫“东乡平巴郎”,他身上一直带着一枚印章,印章上面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阳明就是我们中国明朝的第一牛人王阳明。他创办的“心学”,总结起来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在日本被奉为神明,所以,日本人不区分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就可以理解了,好了,到现在,这个谜案真相大白。

你或许还会问,德国人也是理性、务实啊,为什么精益没发源于德国呢?我想说,尽管精益不是从德国发源的,但是德国人确确实实是按照“恰当的以人为本”在做事情的,他们“以人为本”搞出了那么多自动化的设备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只不过是历史没有“翻他的牌子”而已。为什么没翻他的牌子?这个原因你去看看近代70年的世界历史你就知道。这里有偶然、也有必然。

接下来,我要说我的三个结论了:
1.精益绝不仅仅是一个管理的方法论,更是一门“治世”的哲学。“精益”就是“阳明”、“阳明”就是精益;要做精益先学阳明;
2.未来企业也罢、民族也罢,谁重点关注“理性务实”的人性,发挥了“群体智慧”,谁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3.这是一个推论,除非人类智慧的地位遭到颠覆(像是被人工智能、外太空生命等等),否则“精益”之后再无“精益”,“阳明”之后再无“阳明”;因为,王阳明牢牢的抓住了人性的“理性务实”。

我再给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两个建议:
1.我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既要淡化人本善管理、也要淡化人本恶管理,简单的说就是----抓住那个肚、顾全两个尖。
2.我们最好,每天都反思一下,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签署的每一份文件、召开的每一次会议是不是要发挥“群体智慧”?

这就是我理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你们认为呢?
好,让我们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向前!
我的公众号:工厂淘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2

主题

6

听众

29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8-8-21
最后登录
2018-11-10
积分
298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61
沙发
发表于 2018-8-21 11:45:55 |只看该作者
读了很有感触,有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