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9-26
- 注册时间
- 2002-6-19
- 威望
- 0
- 金钱
- 8655
- 贡献
- 116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877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269
- 主题
- 911
- 精华
- 1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2-6-19
- 最后登录
- 2014-9-26
- 积分
- 8771
- 精华
- 1
- 主题
- 911
- 帖子
- 2269
|
) r& D1 @& Z+ M1 q3 t. G8 q, s$ X2 Z# }! p3 q V2 _+ e
企业文化深具影响力
4 N) }! K' y7 t* x. A5 G0 Q- I1 ?) v# B( M. T; F
一群人在组织里面工作,由于人与人之间互动之互相影响,久而久之,就发展出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就像空气一样,似乎摸不到,抓不着,但它却深深影响人们的思维、态度并影响他们的行为,笼统地说,这就代表一个组织的企业文化。 : o9 a$ d. ^0 Y
2 U: \! i+ Z5 s( O, A+ w& g8 }9 n8 y
2 t6 T; m5 P! c: {7 U _ i6 ? 生活在一个组织里面的人们,常把存在的文化视为当然,但在外人看来就有许多不同;有的公司,一进去就可能感觉,装潢现代化,人员衣着不同,谈吐不同,再注意他们的想法,做事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有的单位,桌椅简陋拥挤,工作人员也可能表现急躁和不耐烦,和前一机构比较就显有很大的不同。 3 h- k ?5 z9 y0 _# V6 i2 h
6 q7 p, X' |4 w" z; W& j1 h3 j8 x- y( {, Z3 f8 C, i+ q0 a& z5 N+ l
如果我们冷静客观观察,就会发现不同机关往往均有其不同特色。而这种文化回过头来又影响了其中个人的行为模式。譬如一个积极有为的青年,到一个很消沉懒散的机构,半年后他也会变得懒散。 - W: c/ c8 f, ^+ I7 o/ p5 J# w6 O
+ |1 V6 I. u% Z) `$ f- O6 {; Q; f" `1 i8 ?+ U% y# R
由于企业文化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管理上便不能置之不理,让它自生自灭,应将它纳入管理体系中,让它有所作为。这个责任,就落在高层主管身上,他要有这种意识:如何能创造、塑造一种企业文化,使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彼此又能团结合作。因而身为主管不必察察为明,事事过问了,则在管理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绩效。卓越杂志曾刊载一篇文章,标题为「王永庆刮目相看,万美式的军事化管理」。报导台中一家塑料工厂,自从三年前挤进五百大民营企业排名后,名次就扶摇直上,且每年成长率达百分之廿以上。该篇文章对这家工厂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内容大略是,「…上午七点五十分从扩音器传来哔哔的声音,在一分钟内,二百多名员工便熟练站定位置,整齐的排成凹形队伍,个个神情肃然地参加升旗典礼,七、八年来风雨无阻…。八点钟一到,操场走道上的人群立刻回到工作岗位,速换上工作服,进入生产线上」、「该公司董事长规定所有的员工上班一定要穿西装,因为这样才会受到孩子和太太的尊敬」、「万美公司的制度只适合中规中距的人,坏人是留不住的」。从前面叙述即可感受到这家公司的气氛。 + @1 E' D6 Y6 [6 s& K) F
( L0 i' K4 C g# K8 h+ A
: L* C D" G+ w) k. ^/ b! ^- S 再拿苹果牌计算机公司的组织文化来说,在该公司服务的员工,有什么念头就说什么,没有谁会在乎阶级或规章,公司所希望的是一群绝顶聪明而服装随便的人,只要他有拼命精神,并以最喜欢的方式做出绝活来。
0 A; V6 r7 U, ~, g6 v$ w5 l6 N9 H
" U5 a3 N- y# g3 X2 z0 ~( z# R( U8 ]
以上这两种企业文化何者为优,我们并不加以评断,只是藉以表现每一公司有他自己的文化。
T t* S5 H+ j. B8 u7 d5 X) A+ ~3 @6 c# p- V4 b
( Y. `$ {; j- ^2 ? 企业文化有正、负两个层面,而今天在管理上所要塑造和发挥的,是正面的企业文化,它可以影响员工行为,帮助企业达成目标。举几个例子,像IBM公司多少年来,其创办人托马斯•华森一直强调IBM公司所卖的产品是「服务」;顾客要的是服务,而非机器,机器并不代表服务。有这样的价值观,员工自然对顾客所表现的行为,十分重视提供顾客令他们满意的服务。
, y$ e+ v$ r4 N2 U1 m0 r
8 _$ M" F1 I# f' m& C0 Z
$ a5 T$ o1 L8 Z9 K( }; g7 q 奇异电器公司则强调,「进步」是它最重要的产品,它所卖的不是冷气机、电冰箱,而是卖「进步」,要不断有更好的东西给顾客。 . q* J Z; ^! y! w, M0 F9 G& m, v% f0 v. H
# m% E/ C( z' S2 c
5 b" P! p# u' q. E% C 又如杜邦公司,强调的价值是:「为顾客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化学产品」。 6 }/ [* n# P. V; L) K
2 l9 ^8 e) o8 U( |) E8 ~
0 Y4 l8 j9 |0 V1 J; C3 `
这些公司对自己公司生存的理由提出一种有价值的观念,为公司员工自然接受的观念,这不是一种口号,而是正面的企业文化。
$ M% A+ E, V4 Z5 v- M9 e' L) X" `7 `
. g; [; v0 r v( K- d. a% V- w* g: D) Z6 S; Y, T( J, s& D8 w
: x& g7 s5 f, S6 a( w; j& S% g
- [( [% h1 H% O) v* A& ]+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