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打印本页]
作者:
wnrs
时间:
2006-5-8 11:32
标题:
[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确悲哀,不为其他,就是不敢说真话。 最近流传的保险基数申报,不知道有多少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被迫,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在数字上做拉手脚,其实表面上看是为拉老板少花钱,维护拉企业的利益,可是,实际上,假数字,一方面损害拉员工的切身利益,基数少报,自然交的就少拉,公积金就少拉,有企业年金的单位年金也少拉,这些都和员工的养老,救命有着非常深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自杀,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做拉假数字,不查到好,万一被查到,挡枪眼的是哪个?老板?才不会呢,是我们自己。轻的被处罚,重的丢饭碗,甚至再也不能从事这行业拉,还有,由于基数少报,使得那些政府的人总是不甘心,他们要想出任何办法来对付你,想想吧,为什么工伤生育保险比例提高拉?我想就是这原因。 还有个例子,小刘单位是大企业,当上面来检查审计的时候,审计组问他们要年底的人数,请注意,这还是内部的检查,不对外的,他们领导要小刘写假人数,完全不符合现在的真实情况,小刘犹豫拉一下,说,为什么要这样呢,本来审计也不是想看出什么来,人数有变化就有啊,很正常啊,为什么非要把有的说成没有?没想到,他们领导竟然变拉脸,说拉很多难听的话,把小刘骂的狗血喷头,小刘觉得很委屈,跑来向我诉说,我叹拉口气,说,你可能要被调走拉,果然,审计一结束,小刘就被调到拉下面的一个小基层。 这就是我们的悲哀,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悲哀,我们要学会自保自救,但究竟怎么做到呢?
作者:
wushuihanyan
时间:
2006-5-9 10:21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em17]同感!还是个方面的体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是有规定但是执行不力的缘故吧
作者:
bomb
时间:
2006-5-9 10:45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作者:
c.wang1979
时间:
2006-5-9 11:23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和企业站在一条线上,你别无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员工争取利益,改善你和员工关系的途径.
作者:
受不了了
时间:
2006-5-9 11:28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真的这么悲哀吗?为什么所有的老板都是想方设法的减少员工福利?而不能采取别的途径解决呢?
作者:
受不了了
时间:
2006-5-9 11:30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 当所有的公司都按照法律办事,按正规方式操作。所有的企业人力成本都会上升,那企业不还是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吗? 何必这样窝里斗呢?[EDIT]用户“受不了了”于2006-5-9 11:33:41编辑过此帖。[/EDIT]
作者:
魔鬼之王
时间:
2006-5-9 11:55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是啊,我们单位也是这样啊。[em16][em16]
作者:
wunai2008
时间:
2006-5-9 11:56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em06]
作者:
wunai2008
时间:
2006-5-9 11:57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无奈
作者:
联华
时间:
2006-5-9 13:18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同意,我们这里公司的制度是健全了(全国),而在一个地方的分公司,倒是当地的劳动局体制倒是不健全,有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开展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06-5-9 13:47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有时候真为HR感到悲哀。HR自己得不到保障,如何保障别人呢?
作者:
容克
时间:
2006-5-9 14:29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em16]同感。
作者:
xmlovesbox
时间:
2006-5-9 23:33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在老板的眼里,你是侩子手,随时准备好替老板杀人吧 在员工的眼里,你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作者:
erliang
时间:
2006-5-10 02:23
标题:
同意
楼主反映的问题没错,现实总是这样.
作者:
西溪梵音
时间:
2006-5-10 09:38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这样的情况在私企有,在国企也存在!老总千方百计地拉低企业的平均工资,把职工的工资基数用作其它的费用上,或留作企业的小金库,解决的办法是,加强金融,税收监管!员工工资一列打入银行账号上,各类保险费根据工资发放数来计算~
作者:
bomb
时间:
2006-5-10 10:04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说出了我们一直想说而没有说的
作者:
llily
时间:
2006-5-10 16:56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其实很多职业都一样,比如财务,可能更严重.是所谓"人在江湖"吗?
作者:
我是谁谁是我?
时间:
2006-5-11 09:31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如何应用九型性格建设智慧团队 什么是九型性格? 九型性格学(Enneagram)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史丹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可口可乐、惠普、AT&T、诺基亚、通用汽车、索尼等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 九型性格学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学问,它按照人们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等性格特征,将人分为九种。称为九型性格(亦有称为九型人格)。它是一个易学易懂管理工具。它与当今各种性格分类法的最大区别在于,九型性格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 为什么要学习九型性格? 当您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型号,您即清楚知道自己内心最深层的追求,将什么看成是您最重要的,同时,您亦知晓您在决策时会习惯注意什么,而又习惯忽略什么。 如若您了解他人的性格型号,您也即刻知道,他有什么不同,他最关注什么?什么是他的性格的长项和局限。 当您与不同的人建立团队,您亦知晓,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他们有什么不同?什么岗位用什么样的人会更合适。 作为领导者,您该如何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企业选留人才,第一是看能力,第二则应该看性格。九型性格揭示的是人们内在最核心的价值观及内心最深层的自我认同。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如果和最核心的价值观和自我认同一致,他便会身心统一,全力以赴,既开心,又可取得明显业绩。反之,事情不容易成功,容易产生压力及情绪,最终还会脱离团队,去寻求自我实现。 ★企业在用人方面,基层员工最重要的是能力,中层经理最重要的第一是能力,第二是性格,高层决策者第一是性格,第二是能力。 例如,在决策方面,1型的企业家关注细节,按部就班的风格,令其缺少灵活,这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可能会错失机会,这时您的身边如果有个7型的助手,可能会令其决策更有效率。等等。 当您的团队中拥有九种不同的人,当您知晓如何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岗位,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如何满足不同个性的价值取向,如何互相取长补短之时,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智慧团队 ,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强烈推荐给: 企业的CEO或是决策者:一旦知道了您的九型性格个性类型,您就自然清楚在决策的时候,您的“过滤器”会怎样筛选和过滤决策的信息。九型图会令您的决策更加客观全面;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一旦知道了您的核心团队成员的个性类型,您就自然知晓他们在什么位置上更能发挥他们个性优势,而您用怎样的管理方式更能令他们跳出个性局限,创造卓越的业绩。 企业的HR和直线经理:一旦知道了您掌握了九型性格这个工具,您就自然知晓怎样选对人(因为您知道,选对人的重要因素一是看能力,二是看性格);用对人(您会帮助老板提供用人的参考,从个性特质来分析,如何激励及推动,怎样扬长避短);留对人(您应该知道,金钱并非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人们都将最终遵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您即会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任)。 从未有过的学习喜悦: 通过本次课程,您将学到您本人和各类型性格的人: ★ 深入观察发现 “ 我是谁 ” ? ★ 思维模式及怎样影响决策 ★ 价值取向及怎样影响事业 ★ 情绪反应及怎样影响人际 ★ 惯性行为及怎样影响个人成长 ★ 个性优势与个性局限带来怎样的个性体验 ★ 如何根据不同性格匹配和管理团队成员 ★ 人际关系中的个性冲突及改善技巧 ★ 在亲密关系中的个性困扰及解决的方法 独特的学习方式: 享誉全球的九型性格大师 Helen Palmer 建议不要通过看书来学习九型性格,因为书本描述更多的是外在的行为,因此,当您看书时,您可能会发觉您哪种类型的特质都具备,于是,就怀疑自己是多重性格。其实,九型性格揭示的是人们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这是需要透过真人分享,导师提问,深入对话,内在观察,思考探索才能发现的,因此,参加九型性格深度“一对一”对话是九型性格的正确学习方法。 ◎富有经验的导师引导 ◎个人分享 ◎自我观察 ◎性格特质 ◎自然浮现的现场活动 ◎发现 “ 我是谁 ” 的有效对话 授课导师:李先生 国际专业教练协会( IAPC)注册企业教练(RCC)、“管理教练”独立导师(TMCC)、国际NLP执行师、时间线治疗师、《九型性格研讨会》特邀讲师,团队建设、领导力、销售学、心灵成长等方面的专家。 李教练自1996年起开始从事企业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对教育训练有独特的情感,从开始从事培训起至今,服务培训客户数万人次。近年来,李教练一直潜心研究NLP、企业教练技术、潜训技术、灵性成长技术、管理学等,并将这些先进的理论与团队建设、管理实践、培训实践相结合,发展为适合中国企业与学员的训练课程。先后研究开发了“熔炼团队突破自我工作坊”、“企业管理教练工作坊”、“销售精英工作坊”等一系列精品训练课程。 李教练的课程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上课互动性强、易操作,实用性强、气氛活跃,挖掘人性根本,心灵深处互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心态也悄然迁善。 曾服务客户: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平安保险、新烟集团、广州本田、中国人寿、欧凯龙家具、思念集团、华夏集团、中华粮网、全家福连锁、安利(中国)、熊猫集团、哈轴集团、惠中集团等。 主办单位: 北京汉德智囊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时 间: 2006 年 5 月 26 日 9:00-12:00/13:00-17:00/18:30-21:30 5月27 日 9:00-12:00/13:00-18:00 地 点: 北京 人 数: 限额30 人 费 用: 3980 元 / 人(包括培训费、两次午餐 、一次晚餐、茶点和资料费) 联系人: 戴先生 联系电话: 010-62345597/62347657/13910129874 传真: 010-62345597 电子邮箱: service@hand-china.com.cn
作者:
了度
时间:
2006-5-11 17:21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这样的老板还算好的了,虽然基数低了但毕竟还是有保障的,哪像我现在的企业跟员工劳动合同都不签,更不用说社会保险了,做为HR真是很无赖。
作者:
W@iting
时间:
2006-5-12 11:37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无奈,这世界太难让我们保持自我~!
作者:
wyyanny
时间:
2006-5-13 10:37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理论的知识,在实践中总是碰到这样、那样的阻碍。没办法。
作者:
wyyanny
时间:
2006-5-13 10:37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理论的知识,在实践中总是碰到这样、那样的阻碍。没办法。
作者:
山风888
时间:
2006-5-13 21:08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现在保险的企业部分是由税务局代征的,负责人要做手脚会三思的。而且,所有报表都要有法人代表签字的。有时候,把利害关系说清楚了,也就尽到责任了。
作者:
brilliance
时间:
2006-5-14 21:35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还没有参加工作,没有感觉到其中的心酸,也许很快就能感受到了,期待中..............
作者:
softwere117
时间:
2006-5-14 21:36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我现在都没有搞明白我们公司的保险是怎么买的
作者:
传说的人
时间:
2006-5-14 22:22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总之是法律和监管不够到位的了,我想应该从法律上解决
作者:
bomb
时间:
2006-5-15 14:42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em11]
作者:
tsni
时间:
2006-8-16 18:12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我给你个猎头样本库,看一下,就会感觉很有必要。 请向tsni2006@yahoo.com.cn 索取,谢谢!
作者:
山东海润
时间:
2006-9-5 09:39
标题:
RE:[转载] 人力资源者的悲哀
[em01]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