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0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绝对中国制造24例管理智慧(上)

[复制链接]

23

主题

4

听众

9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12-6
最后登录
2007-1-30
积分
98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5:2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追求现代不是从西方抱过来一堆新名词就了事,在我们祖先埋骨的地方,也有一些蒙尘的舍利子。. y* g" V* a! T5 g6 z d - C% Q9 ?9 I# D! V   麦肯锡兵败实达告诉我们,纵使是世界顶级的管理智慧,也未必能解决本土企业管理问题。 当国外的管理智慧失灵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数千年历史沉淀的本土智慧,仍然在尘封的角落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7 m! @9 a5 W; Y- z( Z ]* y) |. p: j# Q) u   在中国讲管理哲学的简约、朴素和举重若轻,莫过于《道德经》;讲管理谋略的周详、具体和可操作性,莫过于《孙子兵法》;讲管理的苛严、制度治理的杀伐之气,莫过于韩非子;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自我修养,莫过于《论语》。1 Z" Y- |8 E& N7 ?' L 7 q5 k$ m0 Q% B) |. e% y- h! X3 ^  在汲取本土管理精华后,诞生了一批以柳传志为代表的本土管理大师。在许多“海龟派”看来,柳无疑是个纯粹中国血统的企业管理者,有人因此在他“布道”时嗤之以鼻,但是,柳的理论虽然“土”,相对于翻译过来的欧式语言,这点“土”劲更容易被有志于学习者融入肠胃和血液。指导柳传志最得力的管理思想显然不是来自外国,纵观联想的20年发展之路,“中庸思想”是柳传志最主要的管理利器。也许有一百个理由反感柳传志的人,同时可能会有一百零一个理由佩服他的人情练达,他是当仁不让的No1。 {# d% Y9 T0 q3 m/ u& s1 i7 z# b/ q' M- q2 f$ P0 Q: O   而这种喝中国米汤为主、兼服洋参含片的中国企业界人士还有很多。他们也许终其一生弄不清米汤里是否含有维X维Y,但是无碍喝着米汤,他的企业茁壮成长,也不因此迷糊自己别处探寻的目光,这种人物和案例自然值得我们尊敬。笔者总结市面上人所共知的24个企业故事,并形之以与传统接轨的管理术语,与业界同人共享。9 F3 \# X' L0 M$ R. C9 ` ! J* E7 y+ _2 W& H  【分槽喂马】 8 P- z# R7 d) K) o5 @0 [ ( Q6 D, P6 S6 p& X! h( ?  ● 典出:据战国野史记载:蒙古马能负重,大宛马善奔跑。某家恰养有大宛、蒙古二马,喂则同槽,卧则同厩。但是,相互踢咬,两败俱伤,主人不胜其恼。求之伯乐,伯乐瞥之,建议分槽喂养。主人从此轻松驾驭二马,家业遂兴。 8 l4 i& ^* L. Y5 I, I 6 {0 ?/ y0 R* S2 [/ s+ k  ● 案例2 B: K. c4 }: N. T2 P * y" I: `( M, M. l   1. 正选案例:联想分拆,二少帅分掌事业空间5 Y. a4 s0 M, f& l% v + ?- a; W7 ^- X3 D4 Z& f   2001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联想电脑”、“神州数码”战略分拆进入到资本分拆的最后阶段,同年6月,神州数码在香港上市。 9 x. t7 [' e( @; W6 c m 8 C. B/ |5 T1 S/ k9 r( _# _9 R' I8 F* t   分拆之后,联想电脑由杨元庆接过帅旗,继承自有品牌,主攻PC、硬件生产销售;神州数码则由郭为领军,另创品牌,主营系统集成、代理产品分销、网络产品制造。 ; x l w( x5 U# {" M2 s2 O  至此,联想接班人问题以喜剧方式尘埃落定,深孚众望的“双少帅”一个握有联想现在,一个开往联想未来。曾经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在联想老帅柳传志的“世事洞明”的眼光下,一笑而过。2 \6 w- U( [8 `. c) ] 9 ?' g1 ~. @2 |+ e5 x9 m2 o C$ _   2. 备选案例:李嘉诚敲定家业接班人。 ; M) Y& r8 u6 f! ]# V: a1 n0 k5 s; d8 W c7 D   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矩被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作秀的次子李泽楷另创TOM.COM事业。- |) Z$ Z% D% F 5 x7 p" \5 z9 b" W( _/ C  ● 未来启示:# {/ R r) X1 c0 W3 ?# P" i + Y( I" C I. N" x   柳传志分槽喂马对其他企业的意义在于: ①人才最好从系统内培养;②培养一批而不是单个接班人,让他们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跑出高下;③如果有幸得到难分轩轾的赛马结果,千万珍惜这种幸福,不要轻易把宝马送人,尤其是送给敌人;④把跑道划开,一定要清晰、明白、严谨地划开;假如一方受扼,另一方可以立即出手相助。 " l- A- w; Z0 |% I, F$ C( {' ^* O1 D$ a6 }* V$ m   【金蝉脱壳】1 w: z. D3 E& C" K, P , v* b" J; g# L9 a0 A  ● 典出:《周易·蛊第十八》:“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馔而止蛊。”意思是保持原有阵形,造成固守气势,使友军不疑,敌军不察,此时果断转移主力,跳出包围圈。 $ a( X1 I' T* z0 Z! l9 `% @& `- d4 Q, Q" X   ● 案例 4 q6 O0 J! Q, g+ s6 D8 N" m " @$ u7 J" a2 I1 K# Q8 r  3. 正选案例:希望集团卖鹌鹑而做饲料,再做金融投资。 / e# u2 N# U! F1 V A2 ^- P! z7 Y2 ]& C, Y   刘氏兄弟的发展轨迹,就是脱壳、再脱壳的过程。 % t c( G& f& L, l; v! @+ v! a ; e |! |8 F0 B7 A) h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氏兄弟以1000元人民币起家,回村孵鸡、孵鹌鹑。随后数年,刘氏兄弟成为全国的鹌鹑大王,但刘氏兄弟在鹌鹑养殖事业顶峰时,看到危机。于是,把鹌鹑宰杀或送人。成功地开发出“希望牌”高档猪饲料,并很快占领成都市场。+ I, p* T4 d+ S 2 [# \& e$ Q7 e6 y4 p, X1 ?  1998年,刘氏兄弟在饲料行业达到顶峰,随后进行资产重组,分别成立了大陆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华西希望集团,各自在相关领域发展。东方希望移居上海后,刘永行开始频频出手参股金融机构,目前,东方希望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民生保险、深圳海达保险经纪人公司和上海光明乳业等项目上都持有一定股份,总投资超过2亿。 " A8 e2 d/ v0 U$ }& V 0 _( W6 ?. I8 [3 \" N) N$ C( c8 T   4. 备选案例:德力西西进新疆淘金。 9 a7 D* F8 y3 ?: j% T7 S4 w$ W   做低压电器、以“力超德国西门子”取名的温州民企德力西,现在越来越热衷于浩浩荡荡地搞资本投资。在新疆,投资近3.8亿的德汇国际广场,两年不到,便升值5亿元。其老板胡成中认为,通过赚快钱,德力西将成为一个实业与资本相融的新型企业。 $ f1 v# M: G. c: z. P' N0 R) @9 {6 w% j0 U c: S0 _   ● 未来启示: - J; q; G1 o3 u; [5 c : K5 B7 ?# s x0 w$ ^$ ~1 |  壳,常常代表温暖、安逸、固守。人们习惯于在自己做大、做熟的土地上耕耘,所谓“不熟不做”,并且一直把“金娃娃”抱死,这在产业界已经屡见不鲜。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希望集团的“脱壳”更具教案意义:它有时是完全的脱壳,新生的躯体完全告别旧壳;有时只是把一部分躯干伸出壳外,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这种启示如下: 2 ^* v7 r+ A0 u Z' Y/ V+ B# ]7 X; j   ①任何熟都是由不熟开始,别低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创新能力,如果不做,便永远不熟;②如果你的企业没有取得垄断统治地位,你必须准备侧翼的资源骚扰统治者,使统治企业不致于当胸一拳打趴你;如果你的企业已建立统治地位,那你更应该早日图谋脱壳,因为你无可逃避要成为众多对手同仇敌忾的对象。③走一条从做实业到做虚拟企业的路。这同样有两个好处:一、投入不必多。因为虚拟企业的固定设备投入这一块就可以不考虑;二、赚快钱。刘永好曾说:“产业经营是一分一分地赚钱,金融投资是一块一块地赚钱。” 6 A/ R; w1 P# i& C; q$ n2 K- m( x' j9 b% Z9 U+ K   【欲取先与】 # i. E+ V# K5 F: i0 y1 E, p7 k; [3 d! z4 s7 }   ● 典出:《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后两句的意思就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 [, f1 ^9 L+ a1 O [# U3 K5 Y0 V# p/ |' `+ R; n   ● 案例' C8 n! r, y( K( P 7 S0 X* Q: ~% W4 b D" Y  5. 正选案例:蒙牛号召“向伊利学习”。 % a4 t# I: d3 s9 q4 G2 B7 s. J+ _* o0 J% G   1998年底,原伊利副总牛根生出走伊利,创办蒙牛。对中国乳业来说,伊利就是一所“黄埔军校”。伊利把牛根生从一个刷奶瓶的小工培养成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伊利依托“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被蒙牛当仁不让地“拿来”,并且做得更到位、更彻底。牛根生还别出心裁在产品包装盒上印上“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也非常“乖巧”地写着“做内蒙古第二品牌”。 0 @/ Y' s ]" V4 r" b' v* N 2 U0 f) l$ ?( o- P & x# q8 x0 e* S   但正因为这种学习中竞争的模式,伊利和蒙牛的发展速度都非常惊人。尤其是蒙牛,创造了中国企业史无前例的1947.31%的成长速度,由名不见经传飙升到现在的前五之列,而牛根生充满玄机的“伊利和蒙牛迟早要走在一起”的言语,给伊利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 % \3 n- l- H! Y  6. 备选案例:江苏远东投华能。 ) l4 S7 v" o9 s% m: T; O! Q0 q- t1 P8 u4 q   当年为了在电力市场生存下去,远东把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出让给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换取了华能等四大国企的支持。2002年,远东回购了国企部分股份,成为独立民企,董事长蒋锡培以民营企业家出席十六大,一时风光无二。[EDIT]用户“论坛管理员”于2007-1-31 14:39:22编辑过此帖。[/EDIT]

23

主题

4

听众

9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12-6
最后登录
2007-1-30
积分
98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47
沙发
发表于 2007-1-26 15:2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绝对中国制造24例管理智慧(上)

7. 备选案例:万科卖身华润/ h" p# g+ S" r ) l4 N" i) z, X4 f) w) B$ Z  2000年,由于原大股东深特发遭遇资金障碍,及在发展战略上深感受制,万科创始人、董事长、精神领袖王石力主把万科卖给华润,同时拥有华远、万科的“华润置地”立即变成中国第一房地产巨头。王石的董事长自然做不成了,包括华润人都不理解王石的这种舍己度企的举动,但是,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石的远见:万科的发展显然也更加游刃有余了。 3 \6 `# u% z9 @6 M9 R' i ( F) V4 _. ?# i) I/ ?; w" N  ● 未来启示:4 B# m8 ^" Z5 S; f; b , ^; {( G6 r8 j/ m  蒙牛的做法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营销学上的“比附效应”;远东的做法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世俗诠释;万科的做法则是规避风险的武功新解。随着“国进民退”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经理人会成为创业者,另辟一方事业空间。事实上,对于“小狗”企业来说,要生存无非两条路,一是造势,一是借势。 【窃符救赵】 R) U$ m! j3 F4 {! \# o - ~, e }0 ^# z% t4 Z F# Y   ● 典出:《史记》记载,信陵君欲率兵救赵,但魏王受秦威胁,只作壁上观,万般无奈之下,信陵君买通魏王最宠爱的如姬,窃得兵符,以精锐之师大败秦军,赵围遂解。 ( Y. S2 z5 V6 F- B% K" t4 w' w* P' O6 `0 M2 ]   ● 案例$ P) R( p, m' l$ b/ N 5 A) I! q" j9 E( N; Q   8. 正选案例:华立并购菲利浦CDMA手机芯片设计业务* H4 `3 f, x) S' }! I * R/ u* C. ^- }- h P, a3 p# h6 `   2001年9月,华立(美国)公司正式收购飞利浦集团所属的在美国SanJose的CDMA移动通信部门,获得了飞利浦在CDMA无线通信方面的全部知识产权(IP)、研发成果、研发设备和一大批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组建了美国华立通信集团公司。 ' C; z5 h) ?" d! F; G$ ~ / U4 }; N' e8 w0 c$ q  后来,华立(美国)通过浙江华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直接面向中国市场,为中国的手机制造厂家提供核心芯片及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从而成为中国首家完整掌握IT 产业中核心技术的企业,华立集团也大步迈向了国际先进技术行列。7 E f* x" R5 l' m$ P 5 u o. H: j/ u0 e* _# p* E: x) V; {. l4 j! s! R8 e R   9. 备选案例:TCL借奔4处理器电脑扬名立万 8 m7 r9 ^2 C) \) s; l: A. S  2000年11月21日,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发布受到了中国电脑厂家的一致热捧。第二天,TCL即在北京向第一位“TCL钛金988H”奔腾4的认购者赠予了认购证书。2001年2月,TCL又率先批量推出万元以下奔腾4电脑,迅速降低了奔4电脑的价格门槛。正是奔4电脑的发布机会,使TCL电脑和其少帅杨伟强成为最大受益者。" ?$ m- a5 f" w/ D% S# i / X: t) e9 W5 {* r( t, @   ● 未来启示: , \& p, m( N: \1 |. ^ f) R9 m$ m   作为中国企业,发展过程的浓缩各有利弊。但是中国企业缺乏对核心竞争资源的掌控优势,只能做人家的制造车间,这种角色的前景不免让人担忧。所谓“倚天将出,谁与争锋”,没有“倚天”难道束手就擒?好在全球化环境使企业技术成为商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过跨国购并使核心技术为我所用并非不可设想。商业嗅觉敏锐、而又厌倦筚路蓝缕的赚钱之道者,不妨看准了,就迅速筹资出手。“独占”成果,奠定江湖地位。 2 T w% g& k1 s) o * E7 R- |. `/ p& ?1 U   【尺蠖求伸】9 P: g# P- f8 e" B" B & y% G5 P ]: ~" J! e. z/ }/ I7 Y   ● 典出:《周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大意是生存之道,屈伸交替。软虫的收缩,是为了求得伸展。龙蛇的蛰伏,是为了保全自身。 Y7 C7 f k, }, ? + U/ v& C, t. G! q7 J   ● 案例 4 C! w6 E1 \. L7 R7 F$ I2 B! S0 `* p+ P; n p1 m6 ]+ x   10. 正选案例:吉利固执己见造汽车 7 N* k2 r& N0 |# y 8 H8 h/ w+ O. L: H/ c3 r  怀揣“造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车”理念的吉利,绝对是中国企业的另类。从1998年造出第一辆自有品牌汽车起一直到2001年11月,吉利才拿到生产许可证。在拿不到许可证,又不愿轻易被业内外人士的冷嘲热讽击败的数年时间内,吉利掌门李书福一方面利用多种场合宣扬“请国家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另一方面,他又充分发挥善于“钻空子”的智慧:两轴三厢五座的轿车不让民企做,我先做两厢的。于是有了“美日”车。 / l+ e, J8 \ Q! {4 X7 M$ R) Y" T7 c* h5 X: P2 p2 O9 c- G   几年下来,吉利以其弱小的肩膀,承担起了冲击由三大汽车厂商,以及10万元以上车价构筑的中国汽车产业传统格局的重任。据吉利提供的数据,吉利车的市场份额2001年达3.5%、2002年约至5%。- z Y0 U9 T+ m# U. M 9 F8 a0 D, R# F# @8 [ 2 r1 M8 Y$ L* {+ N6 ?7 }( P; q- |% M   11. 备选案例:万和热水器为万家乐作配件 * k( @1 O6 C; i   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燃气热水器市场“神州”、“万家乐”二雄厮杀难解难分时,与万家乐同处顺德的万和创始人卢氏三兄弟,还在为万家乐做热水器的配件,但是当万和看准市场空间,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技术,并向万家乐推荐遭拒时,万和选择了自己上马,并很快上演热水器市场的“二万”之争。 ; R' B m+ `; Q+ \6 X8 t+ L 7 i5 W. j* [4 z4 Y0 H' Y6 v  ● 未来启示:. b( k ^$ @, q& k" W% e( ~0 V 4 R/ X, y( {8 U- j: Z   做“尺蠖”的好处在于: - T! r0 h# W# b: L7 ?9 a' N2 S; o% y. z& T9 g6 O0 R* h1 G: c   ① 不为人注意,避免遭到攻击,可以赢得发展时间和空间,不致于被强手消灭于萌芽状态; , H6 o4 V/ X. M& ~, M( Y7 M7 q0 \1 o& L   ②这种积累式的跬步发展,其实速度很快。因为每一步80分上下,比这一步下出妙手99分、下一步来一大恶手50分的质量要好得多。等对手注意到了,你的拳头也该伸到他的下颌了; ( q$ h J; R9 Z. s% U ; I; d# _/ q! n# T  ③ 强大的适应能力。“尺蠖”的移动是随遇而安的,跌倒了再来。做“尺蠖”企业的基本要求就是能过苦日子。正像任正非所说的“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是否可行,才是检验企业真正动力的砝码。 $ B8 c7 J6 b3 k+ l4 a 0 i4 t& }* O* @9 v- z  ④ 世上固然有不少出色的资本猎手能够发现市场空间,促成机遇,初出茅庐便告成功,但是有韧性的企业才能跑马拉松,并且在不断退出、淘汰的选手面前,举起奖杯。 ! l( W. t6 _9 Z( J' J8 r9 Q + g% V( o3 [: U5 s. Q2 o" F  【声东击西】5 D+ d) q$ q) G( D$ |" k ! L" l) C$ @' ?/ S0 D2 j' w   ● 典出:《太公六韬·兵道》:“欲其西,袭其东。”意思是造成一种逼真的佯攻假象,达到迷惑敌人、出其不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 案例+ a5 Z5 K. M9 w - {5 w! b/ B& D! l7 ^  12. 正选案例:格兰仕“清剿”美的微波炉。 : e% M1 o+ l# z/ z9 u3 D/ ]$ c w8 Y' K; u% P) ~" }   2000年的微波炉市场,正当LG与格兰仕打得不亦乐乎时,与格兰仕同处顺德的美的集团,却挟资金、渠道、研发上的优势发难,挺进微波炉市场。上市当年,美的硬是活生生地抢下了微波炉市场9.54%的份额。 2 X: P Z& x) Z+ P. ~+ u) s9 r' Q; T' d: q+ L% Q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对于美的的挑衅,以好斗为能事的格兰仕岂能坐视?格兰仕很快宣言:以20亿杀入空调市场。 5 y8 J1 V8 Y; P0 R2 V% D; ]6 ]5 F6 N/ d6 I9 Z/ y |) z* \9 {5 d" n1 y7 ?  虽然美的不是空调霸主,但是美的空调绝对是业内能说事的角。无论是谁,当你被一个偏执狂式的对手盯着发力时,心有旁骛总是在所难免的。当格兰仕高调宣扬将从美的人才队伍里“挖角”时,它的意图即可达到。格兰仕空调未曾火过,但在它的牵制下,美的微波炉的发展势头严重受制。 5 Z. z- n, r7 }) _2 W0 C   13. 备选案例:“非常可乐”悄悄出 + e8 e6 g' k1 \7 S9 F" x! j8 Z7 Q - z$ Q& n" g/ G- ]  截至2002年底,娃哈哈通过超低空运作,使其不事张扬的产品“非常可乐”的利润,超过了“两乐”在中国的利润总和。据说这是全球市场对抗“两乐”取得区域胜利的唯一成功。( V" L9 b5 l4 A9 u( k/ j5 ^$ u 2 p6 e' ]) f) h1 i1 K3 o$ @: O   ● 未来启示# v8 k, A/ l- a2 x. H1 s* A 4 o$ Y) ~$ Q" V6 K2 A# D7 N* Q( X9 I3 w   “声东击西”多用于弱者与强者的对垒。强者好打阵地战,硬弓硬马,列阵而御;而弱者因为步伐灵活,在运动中寻觅战机,常常以弱胜强。 ① 确保自己有可倚仗的资源。如格兰仕的民企体制,造势时不须像美的作为上市企业那样承担责任。如果格兰仕决策失败,最多是老板“一人哭”,而美的则要承担股市的“千夫指”。% x1 `" X- B, U, c, z. e, O, q , U+ R9 T$ K/ x! {$ D- B5 h  ②以“迷惑”为目的,主要在于调度敌人,使对手分神,然后寻机各个击破。试想如果格兰仕认为自己的空调可以迅速召来丰硕利润,而以微波炉骚扰对手,岂不贻笑大方? & V1 H; M2 R& }4 I, U. a7 S# D& B; R2 n- I" ], _" o   ③ 快速、统一行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战略部署,造成神出鬼没态势,让对手弄不清真假。等弄清了,该做的事做完了。[EDIT]用户“论坛管理员”于2007-1-31 14:39:03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