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08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4

听众

487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6-2-15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4874
精华
0
主题
133
帖子
11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9:3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劳动合同法》对实行了十余年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作出了突破性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计算方式等均与之前的经济补偿制度有所不同,为了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适用新《劳动合同法》下的经济补偿制度,特作本指引。2 X) @/ v" _ {6 L y6 ] 一、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 , o6 z! M* S) }2 t(一)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8 d5 i4 E k, }) J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之规定,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有如下情形: / I8 \- v w$ o5 D5 w1、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比如强行给员工“放假”、“停工”,可视为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j; T7 ~, o3 z' y2 u2 k8 r" X 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如超过工资发放日期仍未支付工资,少支付加班费等。 7 @+ B; x' g; J; ~: L$ T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缴纳标准低于法定标准的,均为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l! i9 Q& O! I$ V0 F: a& |2 J5 r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比如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未经公司批准不得辞职等规定。 6 ^8 P) j& J" C, I$ r: g) B5、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主要是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5 u4 _1 x2 S: B* v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Y( [7 I. n1 I$ J注意: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以上违法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通知用人单位。 V, D) o2 @, g 7、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5 | K9 l/ o# |( k+ w- N7 q4 K(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 _/ x) V& B; Q R' I注意:' x% H" g; p# I5 c' j3 w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是用人单位首先提出; 6 c9 ?9 S+ e8 S/ O7 C/ l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 R3 @; n$ O3 G& f7 U/ ]# W$ [(三)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 ~# o/ q/ f: N& z9 M6 E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之规定,有如下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4 r. K% o' r% `( v7 f 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s! z7 v& g+ g m1 [) K9 V q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m; f. N5 g5 M4 F. U( w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g, s- z" N! U4 h+ m7 B& ^6 [0 C (四)用人单位依法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0 j% S0 s9 K/ k; w 《劳动合同法》第41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8 L1 T: e! ]0 C0 |" L可以裁减人员: ' j' {9 i! \* K9 X' q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7 H$ n, J2 P9 r; h. y 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i; c- I+ u: f) l* B1 c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 J* \ t) y/ P+ F7 _4、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N* r( a; i" A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如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s! ]/ e5 j( ? . E2 {6 A! {3 g4 r+ L- [, h: I (五)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9 v/ G$ I% c- ?' C/ G8 w- T《劳动合同法》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经济补偿。$ Z0 e$ ?: m6 L C! h# Q z 适用本条规定时应当作如下理解:* l. [( w/ z. Z6 H/ q! L9 S 1、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 |! D3 ~: f( i$ j$ ^; @ 2、 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 j. i5 z8 F- Q7 I, x2 m 3、 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 y0 \) J& u3 D1 F注意:这仅限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 6 {# W3 k$ y3 L/ k) Z(六)特殊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I; C: m" M2 ^" @$ Z: c6 g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特殊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是指: ; l5 F* I6 g2 J: Q+ {1、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A+ Y' j! u8 _+ o 2、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4 d4 C, ^2 L x2 F2 W: w4 I这两种情形下导致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无任何过错,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合情合理。9 B; H/ f( U9 S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7 {/ n3 E9 D4 a+ Z4 R 是《劳动合同法》的一个兜底条款,避免遗漏了其它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也为今后法律法规制定相应规定预留接口。

133

主题

4

听众

487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6-2-15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4874
精华
0
主题
133
帖子
1159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7 09:3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二、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 `9 s7 K. Q h% \+ X) b- R8 f" C《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具体标准如下:1 S4 o) h }/ e& s* s 1、年限计算标准4 u& c1 [3 y/ B7 f6 p9 y! ]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D$ `+ h4 b1 {, B注意:这里是“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是“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细微的变化,说明《劳动合同法》在计算工作年限时已经不再局限于“连续工作年限”了,即使劳动关系有中断,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8 B; q" G) e4 b! A( e8 T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统一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以六个月作为分界线作出不同的规定,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相比之前的一刀切均视为一年的规定更公平合理。! O) i7 b( ?3 P5 u) r0 @8 Z 2、不再限定补偿年限 6 @: C& ]3 m | m E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在新法下,此两种情形经济补偿已经没有12个月的限制了。 n8 R6 P1 B. m6 j( ]. U# i0 p 3、工资计算基数 & i1 r: k3 p1 V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基数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依据该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1 q: G/ g. E# E" u8 V& a% l 《劳动合同法》简化了工资的计算标准,规定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的所谓“最低工资”或者“基本工资”作为工资计算基数是不对的。 ( q* p" f: s$ u% P8 c2 ?* V: e4、针对高工资收入者的计算封顶0 O2 A- P5 N0 r& A6 {" _; J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r/ Z' b9 o$ z5 i- f《劳动合同法》仅对高收入者经济补偿作了补偿年限和补偿基数的限制,对普通劳动者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劳动者月工资不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就不存在“三倍”和“12年”的计算封顶。 1 f5 T5 e& [ V0 ^' P5 t# @' y 三、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 ; x4 S/ U7 E! U" Z《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 b: U& D4 h' V+ D# _4 I实践中有很多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往往一走了之,不履行工作交接的义务,这时候用人单位可暂不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作出规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司法实践中这种案例也不少,劳动者不履行工作交接义务,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按照以往的司法实践,支付经济补偿和履行工作交接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用人单位不能因劳动者未履行工作交接而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常常导致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判令用人单位支付了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最终也没有履行工作交接的义务。 * } k" Y( g1 m# H+ J0 o5 u ( u& F9 G' `- f0 H$ w6 y四、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是否需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F: x- ~1 h0 O+ a- n+ N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 m( m+ Y: J# ^/ R1 `2 `/ C' V; r《劳动合同法》没有继续沿袭之前的规定,针对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做了新的规定,即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经济补偿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B0 U" S/ A1 @, i1 s; i6 [" q 根据新法的规定,劳动者无法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主张赔偿金,必须通过劳动监察程序主张权利。0 ^. m- I1 T! ~) U" _$ T / q0 l3 @9 Q P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 Y' [* Q# V2 t' Z% I) y 《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依照本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即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7 V1 ]3 e, t" D' S& V 注意:这里是赔偿金而非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劳动者也无法主张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的加付赔偿金。 4 A% i1 e' T) K- i9 W- F4 v / \, F0 L- L- ^六、新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新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经济补偿的支付方法 5 B* e- H7 a7 V, N$ |4 a/ T3 H: n《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如何理解该款的规定呢? ( T. v; U0 r6 Y2 X举例说明如下:! a5 h: h7 H5 _" R/ X5 r8 B* ~/ P 小王于2000年7月1日入职某公司,劳动合同每年一签,2007年7月1日,公司与小王又签订了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8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决定不再续订劳动合同。 2 ~9 S$ ~/ _" P" z! o# q- I问题一:2008年6月30日合同终止,公司如何支付经济补偿?, c2 X, E, J6 r3 h; g) g3 u6 M 答: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是《劳动合同法》的最新规定,根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不适用该规定,按照之前的规定,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小王2007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的工作年限用人单位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小王的劳动合同于2008年6月30日期满终止,年限正好6个月,因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补偿基数按照小王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 h$ x6 ?1 W) b- Z; T问题二、如果2008年5月30日公司强行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支付经济补偿?' X! X2 @. i9 V& Y$ L: C8 s/ I/ W 答: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新法和旧法都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但对违法解除合同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所以,本案中如果小王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公司应当按照小王2000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工作年限(正好7年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为8个月×月工资(2007年度月平均工资),支付赔偿金为月工资×0.5个月×2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

听众

279

积分

HR3000强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4-5
最后登录
2013-10-14
积分
279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553

中人网雪山杯(2002-2009)

板凳
发表于 2007-10-17 11:35: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em17]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4

听众

170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20
最后登录
2018-5-25
积分
1708
精华
0
主题
49
帖子
589
地板
发表于 2007-10-23 15:01:00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很好!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72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7-17
最后登录
2012-2-7
积分
172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47
5
发表于 2007-10-23 20:29: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好好学习一下,看来有好多HR研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

听众

480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7-5-11
最后登录
2018-3-26
积分
4804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467
6
发表于 2007-11-12 15:14: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清楚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

听众

480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7-5-11
最后登录
2018-3-26
积分
4804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467
7
发表于 2007-11-12 15:34: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细看了一下 ,有一条多少还是有些差入: : ?4 l! A) M+ m d( C二、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中的第2条:不再限定补偿年限; 请仔细看劳动法第47条第二段的最后一段话的最后一句: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因此,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市社平工资3倍的人员,对其对补偿年限是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的.[EDIT]用户“乐心居”于2007-11-12 15:49:12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

听众

5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9-22
最后登录
2010-12-27
积分
54
精华
0
主题
13
帖子
290
8
发表于 2007-11-18 17:10: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2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4-5-16
最后登录
2022-6-3
积分
14201
精华
0
主题
55
帖子
355
9
发表于 2007-11-19 14:48: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断要认真的学习劳动合同法,同时要认真的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从那些方面来注意,让企业尽量的减少经济补偿的事情发生.比如:从招聘着手,减少不合格人员的赔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

听众

257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2-18
最后登录
2011-4-10
积分
257
精华
1
主题
12
帖子
72
10
发表于 2007-12-19 15:32:00 |只看该作者

RE:《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