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0-2-11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威望
- 2901
- 金钱
- 94986
- 贡献
- 7490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72787
- 日志
- 6
- 记录
- 24
- 帖子
- 2896
- 主题
- 1025
- 精华
- 16
- 好友
- 79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最后登录
- 2020-2-11
- 积分
- 172787
- 精华
- 16
- 主题
- 1025
- 帖子
- 2896
|
一份对世界顶级成功人士的调查分析表明,90%的成功人士认为自己的成功缘于对“资源成长性”的准确把握。相反,有些人则因为违背了 “资源成长性”的特征和规律,致使自己陷入了职业生涯的困境。 - |$ n- U: S& z G
" I- n9 Y. |0 `" t
这是一个关于“资源成长性”的案例:张先生1999年大学毕业,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型会展公司工作,负责企划和市场销售,一年后由于业绩突出被提拔为市场部经理。工作期间张先生还同时攻读了一所重点高校商学院的MBA。工作既光鲜又稳定,受到很多人羡慕。可张先生自己感觉,职位、薪金待遇虽然增长了,企业体制和经验主义老人作风却使个人发展看不到前景,于是萌生去意。2003年底张先生辞职后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新的展览公司。但由于与合伙人观念、知识、年龄上的差异,新公司管理不规范,经营思路不统一,开业以来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前途未卜。此时,张先生又想放弃创业进外企工作,原以为能顺利找到一份新工作,但去两家美国电子企业和一家德国生物高科技企业面试时,都在最后关口被刷掉了。
% Z# O2 t% B/ y8 y) A) M |, f# w. _) W& m0 e3 [
张先生为何“搭班子”失败 " |3 [! T2 O: M9 ^
! x% }7 [4 ]1 d/ S$ o 张先生从原来国企跳槽的根本原因是,当个人资源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环境资源没有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根据资源成长规律,他下一步应该寻找一个更为科学规范的资源环境。但盲目的合伙创业不但没有使他寻找到这样一个新空间,相反,却陷入了比原来更为复杂的人际环境和不规范制度中,表面上的“自由创业”反倒使个人发展受到了更大的束缚。 / I8 G9 |! t. }& Q' Q
* Z9 V' ]) N/ {/ y 张先生为何外企落选 + ]2 t/ u* K# ]; E# Z0 P5 s
# B$ |* W# Y6 {1 J 从张先生资源条件看,四年大型会展企业市场部经理工作经验、MBA学历和30左右的年龄是他拥有的资源优势。但因多年不在外语环境里工作,原来的口语底子也荒废了,他这样盲目去电子、生物等跨行业的外企求职,不但外语劣势凸现,就连原来的行业经验资源优势也不在了,失败是必然的。
3 t, `+ O, m4 j% q0 J2 a& f; N5 ]) ~# T) I
“资源成长性”出了问题 $ y% Z F3 B+ V
7 H+ _* D6 j5 |3 J! t$ H4 N 职业顾问立足“资源成长性”为张先生开了两剂“药方”:第一,从行业看,他不需要转行。一是会展业很有市场前景,二是他本人行业经验丰富,也有兴趣。
8 p; ]$ ~- T' }0 ]% @2 Q+ h4 s5 f4 f5 P9 L
第二,从具体企业的角度看,张先生需要放弃与朋友合伙创立的公司,选择一家外企或合资会展公司进行发展。由于会展业在国内是新兴行业,这方面人才紧缺,属于稀少资源。张先生拥有的学历、经验优势正是外企或合资会展企业最看重的。同时,外企与合资企业的英语环境与规范管理与张先生自身原有资源形成互补效应。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这个选择使张先生的资源发展更加平衡,不但使原有资源保值,还可以实现自身资源增值。 # j+ S& W. M7 }0 r8 ^, J' I1 x
) q h& l" l9 `. y1 V 通过咨询,张先生找到了自身“资源成长性”所在,一个月后他成功跨入了一家知名外企会展公司,实现了自己的职业飞跃。 : b& b; z8 u6 Q3 M;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