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4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避开企业文化误区

[复制链接]

694

主题

11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2-18
最后登录
2016-2-25
积分
14269
精华
2
主题
694
帖子
18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5:4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创企业应该也能够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已没有异议。但是,企业文化建设也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使企业不仅不能从企业文化建设中获益,而且还会受到损失。 1 r/ X" V6 T: e" S/ a5 P% C+ X2 x! l( ?& p: F9 ^4 B! X 误区之一:企业目标非企业化" d8 U {& D, t# Y" _1 G 企业目标是什么或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对创业者来讲是最基本、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也许会有人对这样的问题不屑一顾,但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许多企业由于办企业的目标不明确或不正确,所培育的企业文化也就表现出种种问题。" a d0 O/ P6 P6 W% P2 n 牟其中从民营企业的“首富”沦为“首骗”,是举国皆知的企业家失足案例。然而,很少有人从牟其中的企业目标设定的角度去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据南德公司一些工作人员透露,' X. ^+ r. f/ V+ ]1 e& K; y! V! | 牟其中经常与下属或智囊们讨论的企业发展问题,很少涉及企业经营,更多的是“社会改造方案”之类的“政治家”话题。而牟其中憧憬的也是成为一个以企业活动影响社会的“政治家”角色,他不仅在公众场合喜欢以“领袖人物”的角色出现,就连其游泳的姿势也效仿大家所熟知的领袖人物的样子。 5 G5 Q/ x9 W. U9 d8 K8 W, d. z' f1 i, z) L6 ` 当然,牟其中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企业目标非企业化倾向,都不是罕见的现象。例如,为追求所谓“政绩”而在企业发展中采取短期行为,损害长远利益者有之;为骗取上级信任或股民支持而虚报企业业绩,说大话,造假账,误国误民者也有之。因此,新创企业若想建设好自己的企业文化,领导者至少要在守法经营、产业报国等这些基本问题上“思无邪”,方能不陷入偏离企业目标的种种误区。 % A+ E, W; k% u2 T% B0 T) b, S + b; A3 \0 t6 E误区之二:企业精神缺少个性化4 e3 x. P+ ^' U! d: i6 H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概括、提炼出自己所特有的企业精神,不仅能对内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外也能提升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v2 n& j) w: z, v$ r 7 m" |) n7 r7 O! u. ^ 什么样的企业精神具有个性化特点呢?同仁堂是驰名国内外的中药生产、开发、经销企业,是有数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悬挂着警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两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有神韵,有正气,而且极符合中药配制中的行业特点,几百年来,对同仁堂天下闻名的质量至上意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当时还没有企业文化理论,但谁能否认这是提炼企业精神的成功案例呢? & L. p% E0 y. h9 h; _! `9 } ; {+ N h- l5 h8 Q 现在,企业文化理论不断推出,而我们却看到不少企业提不出自己的企业精神,或者勉强提出几条,也是诸如什么“团结、奋进、拼搏、进取”之类的空话,千厂一面,万厂一词,看不出企业的个性。像这样口号式的企业精神,不仅起不到激励职工的作用,还暴露了管理层肤浅、懒惰、不求甚解的消极面。- G: \ b0 ^1 K, n U' b6 f ) b$ q) N3 s& ^( S/ z误区之三:形象设计形式化 . @8 Z$ G' w- G6 M4 Z$ G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使企业在社会上迅速获得声誉,对开拓市场、搞活经营大有裨益。国外专家还形成了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理论,即CIS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企业形象可按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这三大系统去设计。经过系统设计的企业,如麦当劳连锁经营店,以其独特的店面风格、员工服务内容和产品加工营销体系,从美国一家普通的快餐店发展成知名度极高的跨国公司,成为被人津津乐道的CIS系统设计的经典案例。 ' q/ k4 _" F* J( r' S1 Q/ r, f) k# |4 q2 D3 z; o 但是,是否每个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都应该像麦当劳这样从里到外地进行彻底包装呢?显然不是。笔者知道河北省唐山市有一家存栏一百余头肉牛的小牛场 ,为了搞好经营,特地从北京请来企划专家,设计了一套“农业产业化现代企业发展规划”。其中包括捐赠数万元得到一次国际赛事的荣誉产品证书,花几千元注册产品商标,花数万元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将来准备自营进出口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结果是这一系列以“包装”为目的的形象设计工作做完之后,小牛场不堪重负,又恰逢牛肉市场陷入低谷,资金周转不开,只得倒闭。这位专家的想法也许并不错,但就是没有考虑处于开创阶段的小牛场的经济实力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形象投入”。; h5 f8 w$ c- `" Y6 n + a8 r) N( M4 d K; [ 这种想靠包装、炒作求发展而最终失败的企业例子很多,万不可在企业形象设计上陷入形式化的误区,以免求虚名而受实害。 + v# r7 p( Z4 Z 8 \/ v4 M" `3 ?' W. J误区之四:企业文化建设“清谈化”、“玄学化” , \/ L* ~% @3 A; x+ j8 ^ 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文化热,企业文化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发展的,因此,我国对企业文化研究有兴趣的,除了研究企业管理的人士,还有研究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人士。这一方面使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内容比国外可能更丰富,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产生某种脱离企业实践的“清谈化”、“玄学化”倾向。 / f T j1 k5 c; Y/ b4 X2 e0 `) ~0 @3 N" g) L6 ~ } 企业领导者如果效仿某些学者,以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弄清楚一些问题,去记住一些名词,以便能在各种场合谈论企业文化,就大错而特错了。笔者知道的一个乡镇水泥厂厂长,非常热心于企业文化事业,常请专家学者来开会、讲课,甚至开一次会耗资金万元、十几万元,自己讲话也爱大段引用企业文化理论,被地方领导所看重。他为报答领导信任,负债上马新项目,失败后只得远走他乡躲债,成了纸上谈兵的典型。企业文化理论就好比生活中的许多格言。成熟的人会按它办事,却不会以背诵、谈论为能事。 ) _* Y' a6 x( o1 d% w5 @9 j7 K, k) T* s 上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的危害极大,有必要在积极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提醒企业领导者小心。

0

主题

4

听众

27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7
最后登录
2009-10-24
积分
27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
沙发
发表于 2008-5-7 17:53: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开企业文化误区

现在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都在搞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2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12-1
最后登录
2009-2-4
积分
12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7
板凳
发表于 2008-5-28 10:31: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开企业文化误区

现在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都在搞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 * U$ A+ D3 D9 L& h1 u: d/ q可是,大部分做的不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12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4-10
最后登录
2008-12-9
积分
12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105
地板
发表于 2008-5-29 17:30: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开企业文化误区

有些大企业的企业文化做的就很好,比如500强的富士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5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08-11-4
积分
50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3
5
发表于 2008-6-12 15:2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开企业文化误区

使企业不仅不能从企业文化建设中获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