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文化决定改制再造的成功--京东方之路

[复制链接]

694

主题

11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2-18
最后登录
2016-2-25
积分
14269
精华
2
主题
694
帖子
18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7: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旧世纪交替,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中国的企业也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大潮中。变是永恒的,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中国的企业必须勇于面对、主动出击,去迎接新环境和新管理课题的挑战。同时,在这些变化中,企业本身应该有一些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企业的企业文化精髓:敢于变化自己的观念、主动调整、积极开拓、自信拼搏。 . J; p. H( Y* i* f C& X 老企业的出路是改制与再造,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方")脱胎国企,但经过再造获得了新生,成为一家生机勃勃的新兴民营企业,在变化中获得了凤凰涅磐的新生,凝练了自己的观念和企业文化,并且依靠这些文化精髓,奋勇拼搏,迎接着新的挑战! : v5 R" F0 ^( d& K+ I" @2 I" L; X 京东方面临再造 1 b* B, k' V; M- r* s3 f ! p8 j! q* E* }. Q 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4月,注册资金5.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40.89亿人民币,是一家A、B股上市(深交所)的高科技公司。京东方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网络产品的供应商和网上服务商,一家新型真空与微电子器件、精密电子零件与材料的制造商"。凭借着高科技实力、国际化战略和现代化管理,京东方已经成为IT行业的新军。 7 D: ~3 v4 p5 V, Q' X 京东方是北京市第一家B股上市企业;也是北京最大的电子企业之一。而它的前身,是曾为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北京电子管厂,这是一家老国有企业,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享?quot;中国电子工业摇篮"的美誉。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机地之一,国产第一代电子管,第一代晶体管和第一块工厂集成电路均诞生于该厂,试制成功国内首支黑白及彩色显象管,达到"全国第一"和"填补国内空白"项目30多个,我国首枚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即采用了该厂生产的元器件。: v- E" Z2 J0 x' P: p* l6 D 然而,企业如同产品一样,也有着正常的生老病死的周期,如果不积极求变,顺应变化就会日益衰老。在京东方诞生前夕,这家老国企由于体制原因,日渐没落,辉煌不在,一方面是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陈旧,多年一贯制,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原因,企业背着退休职工等沉重包袱,而企业本身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特性,员工和管理者的观念都跟不上,因此在改革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消沉,出现了连续7年的连年亏损。从93年后再过7年,京东方不仅"活"了,而且朝气蓬勃:成为一家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那么,在这7年间,那里究竟都发生了什么?是一次成功的企业改制和再造。 ! y2 ^1 w% G- G2 _& e$ i可以说,京东方从1993年诞生之日起,就与企业再造结下了不解之缘。北京电子管厂在经历了7年的亏损后,企业帐上的资金只有区区15万人民币,加上整个集团企业的资金也不足100万,而当时光全厂上万名职工的工资开支,每月就达200万以上。于是在形势的逼迫下,总经理王东升发起组建了由企业员工自行出资的京东方。$ d4 Z& E& @! j) r 王东升回忆说:"当时我们要求中层以上的干部每人都必须出资,基层员工自愿出资。就这样我们是自掏腰包筹集了几百万,开始了企业再造。可以说,我们是国内最早进行再造实践的企业。"是的,当京东方已经开始再造时,四通等后来以改制而为世所瞩目的企业此刻还没理出一个头绪。一个"第一",所包含的已不仅仅是时间的先后,更有难得的远见与魄力。 ( P: H& {; d' p4 V( K* w5 E V$ z9 a; H$ @ 再造,从观念开始 8 N) [/ B6 C" L/ D8 H/ V 1 M6 n4 @* N' v- } 到底企业应当如何再造?应该从哪里开始再造?最早提出再造理论的是欧美企业,那再造中国企业是否应照搬欧美的做法?京东方人当时是完全模着石头过河,通过深入而系统的思考,找出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 j" J5 t; W, \8 H" `& P! D. z& h1 V 京东方人认为西方的企业再造,但与自己面临的再造有很大不同。西方企业进入市场比较早,各方面已经比较规范了,所以它们的再造主要是指业务流程的再造。而京东方所要解决的,绝不是流程的问题。首先是体制的再造,体制变了,接着是观念的再造,是价值观的根本变化--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继而再延伸到企业的定位。中国老的国有企业,经常是一个企业的周期等同于一个产品的周期,而西方则是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从而靠多个产品周期叠加起来,推动企业不断往前走。这里就需要观念再造,文化再造。这些都是根本层面的。 * V2 {9 p5 ], k 观念再造之后,紧接着是结构再造。这里的'结构',就包括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布局的结构,以及人员结构等等。在完成了这些之后,才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流程进行改造。这已经是第三个层次的问题。 g: q" E8 V* y # y! O5 Q5 I$ ~+ F 员工集资,艰难创业 1 {- j3 Q! W+ b( U: ^ K8 r 2 B: V& P$ ]3 n4 y+ q3 N/ y 而当时再造京东方的现实条件又是怎样的呢?当时能筹集的资金只有几百万,而那时企业的存量就有1个亿!这所谓1亿存量,其实主要是近于报废的设备和厂房,甚至改造厂房的投入比它本身的价值还要高,可见?quot;一亿"的含金量之少。相比之下,员工筹集的资本却是实实在在的。然后,王东升再揣着这笔"真实的资本"从金融机构获得了1:1的借款,最后共凑了一千余万的资本金。而当时企业光每年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就要3000万。于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严酷现实是:就靠这么点儿资金,既要养活一万多名员工,还要盘活这家连年亏损的企业。此外,虽然京东方是从母体北京电子管厂脱胎而来,但因为它已不再是纯粹的国企,而是股份制企业,因此同样是那块地,京东方要进行改造却要花钱从母体那里去租。这对于创业伊始资金不多的京东方,不能不说又是一大挑战。 : e* v. L' S' m n* y3 h+ \) g 然而几年过后,京东方不仅"活"了,上市了,而且每年还有1亿多的利润。在改造前,企业销售额从未突破1亿,而改制后头一年京东方就实现了这个目标。从1993年到现在的7年中,京东方的营业收入从1万多人才几千万的营业额,发展到3000多人就实现10个亿。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