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于1987年9月开考,六级考试自1989年1月首考,每年报考人数上千万。2005年6月起,总分变为710分,取消合格证书。2007年1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接受在校生报考,不再接受社会考生报考。2007年6月起,全部实行网上评卷。而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全国50所高校一千个考点首次尝试“四六级机考”。2009年,全国将有1000个考点试点用计算机答题,考四、六级将有望实现随到随考。”-----北京考试报
到目前为止,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考试如雅思(IELTS)、新托福(ibt-TOEFL)以及四、六级考试都在采用机考的形式,我们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机考带给了我们什么?
从众多的关于雅思、新托福机考机经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机考带给考试主办方以及测试者带来的利要大于弊,成规模化、考试时间灵活、便捷,安全性系数较高等优势,体现了e时代的新型考试模式的积极作用。学生也逐步具备了应对计算机化考试的能力,那么在企业招聘环节中的笔试能否迈出机考的步伐?
针对这一点我曾经与联想、微软、宝洁、华夏银行以及普华永道等企业的HR 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招聘如果采用机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如果机考替代笔试,会产生的效益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招聘规模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校园进行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据我了解目前在校园中进行招聘的企业不少于1700家,从举行宣讲会到网上申请直至海选阶段,由于受到学校和企业双方面实际情况限制,众多企业都很少能够做到对学生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可能会将很多优秀学生拒之门外。如果采用机考的形式让应聘者参加到海选阶段的测试,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让更多的应聘者参与选拔当中,并不需要受到硬件环境的制约。
2、 多方面反映应聘者的能力:在雅思和新托福考试的实践中表明,庞大的题库可以有效的避免漏题和舞弊情况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考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不禁联系到招聘的环节,如果采用机考的形式对应聘者进行测试,不仅能够测试出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其中可以包括英文能力(听说或者听说读写译)还可以检测出测试者的应变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适应性等。为我们可以提供关于测试者多方面能力或潜质的反馈。这也是我们预期之外的收获。
3、 提高企业招聘效率。 我很庆幸在我们进行这次交流的时候,我的几位朋友都提到过一个英文测评服务机构EASSOL(http://www.eassol.com/),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评估服务,也采用的机考形式来实现对应试者的英文能力测试,而且他们可以做到在3天内向企业提供上万名考生的测试结果。这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方式的确提高了企业招聘的效率,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社会招聘,都作用明显。
4、 降低招聘成本。随着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企业也有不少受此牵连,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到了首要位置。而近期一系列的报道显示企业正在降低招聘成本,各行业的招聘脚步也都有放缓趋势。与此同时,我们会进一步总结同等工具带给企业的效果以及完成工作任务中的耗资,我想通过四、六级采用机考的过程我们也会总结出机考带给大家的成本降低的优势。
5、 专业化的招聘流程。如果在招聘环节都优化为机考的形式,我们从招聘初期的宣传到筛选和初试就全部实现了流程化,甚至是紧密相连的形式完成,这样的模式可以给到应试者一种完整性的特征。很多知名企业在招聘的环节都非常注重给应聘者的整体形象感,因为这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能够将筛选实现机考,那么招聘流程就更加完整了。在这一点上,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成功的案例,在著名企业MARS做校园招聘过程中,首先在招聘的网站看到了完整的企业形象展示以及企业文化渗透,网申阶段结束后,参加复试的应聘者通过EASSOL的预约系统自主预约复试机考测试,考试结束后企业在5天后及时给到参考者反馈,让能够参加终面的考生体会到MARS高质量的工作效率,也能够使得未能前行的同学体会到企业对他们的尊重,真正做到了向尊重顾客一样尊重应聘者。
总之,根据自己工作的实践,总结到以上几点机考可能给大家招聘环节带来的优势和益处,希望大家多交流,共同推进招聘手段及方式的优化,在金融危机下提高企业招聘的效率,降低招聘成本,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