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亮剑》有这样一个场面:"丁伟、孔捷,你们还走不走了?"元帅问。"不走了,不走了。""院长,我丁伟打仗没服过输。听您这一说,我还真有点傻了,看样子,要不学点儿玩艺儿,以后这仗就没法打啦。咱打仗没服过谁,学习也不能服谁。"骄横的丁伟也第一次低头了。: N& l3 ]# x' p1 D2 l/ k9 g. |7 H" `
元帅注视着少将们说:"好吧,响鼓不用重锤敲,对于你们,我就不用再多说了。记住,这也是战场,我在淮海战役时对各纵队司令讲过,大家都摸摸裤裆,是不是个有卵子的男子汉,狭路相逢勇者胜,是男人就不能认输,向前冲,不能后退,不为别的,就因为你们是将军,是男子汉。""是!"三个少将挺胸大吼道,他们肩头的将星在闪闪发光。 8 y: _+ M% H6 w8 ? S! ]1 d( L
1955年的军衔评定过程中,毛泽东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级时。"的确说出了一些实情,功名利虏面前,英雄也要为之气短的。 ' o$ ?* G: w; c( \+ v" o2 N
李云龙的委屈在于:自己也是中层干部,而且战功赫赫,本来挺高兴,还把礼服穿好站在镜子前神气了一会儿。等他看完全军将官的授衔名单 后才发现,有不少和他同资历的老战友都授了中将衔,而自己则是个少将,他顿时心里就不平衡了。他娘的,要不是被降级,如今老子怎么也弄个中将,老子长征时就是团级了。他发 牢骚时根本没想想,他在团级的位子上有四次被降为营级,和同资历的战友们比这不能不影响他的晋升。 1 t) N# w w+ j U
丁伟也委屈:李云龙正烦着,见丁伟拎着紫红色布面的礼服箱气哼哼地闯进来,他一扬手把礼服箱扔到墙 角里,冲李云龙发开牢骚:"你看了授衔名单没有?我们四野的纵队司令除了我,至少都是中将,王大牙和我一起提的纵队司令,这次也闹个中将,单给我个少将,这上哪儿说理去?这身礼服老子不穿啦。"委屈没出撒,自然在出操时闹事。这是典型的执行难问题。
6 E% \9 ^: }3 K' \; A 争功也难怪,按照当时的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大将以上可以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将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而且,中将以上就是高级将领,可以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的确相差很多。于是,就有了一些人出来争一下了。
2 q Z$ e- X3 j 王必成在红军时期是四方面军的干部,长征以前的最后职务是红三十军89师副师长,抗战的时候是新四军第六师副师长,和上将刘震等人是平级,解放战争时是第七兵团副司令。 3 b8 V/ ]3 y" H6 S
王近山是铁杆儿的红四军出身,长征以前的最后职务是红三十一军93师师长,和陈赓是平级的,抗战时任太岳纵队副司令,解放战争二野三兵团副司令兼12军军长和政委。 5 r/ ^+ l/ x# h& H
王近山是李云龙的原型之一,所以委屈。
, M' _' O) p: G' ?3 H8 T 问题出来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培训、职位异动(晋升、降职、轮岗等)、解雇等是其核心所在,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都围绕这些工作开展,这些方面既是员工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 |' p$ }( u) q/ c; p 绩效考评结束之后,除了要将结果运用到管理决策当中之外,作为经理,你还要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和你对员工所做的绩效评价反馈给员工,还员工一个明白,以消除员工心中的疑虑,更加心情舒畅地做好工作。 6 B0 f- ?. s! f# ^1 S+ W' G$ q& d
同时,将员工的绩效反馈给员工,经理可以更多地倾听员工的想法,与员工一起为未来的工作做更好的打算。创造一个经理和员工双赢局面,促进经理和员工之间合作,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d3 t4 C3 ~( q5 C) j 李云龙的委屈,在于考核制度的漏洞,事前考核标准的不够透明,不够全面,说服力不足。这就需要及时沟通。 " R% g/ k# l% `& v) }- Z$ q
于是就有了刘帅上面的骂娘。 - R @' W: B) q
抛开军事因素,我们看这次沟通效果,刘帅的说服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元帅背着手在屋子里踱步,一边继续训斥着:"我这个院长不是吃干饭的,虽然很少和你们接触,但你们的情况我还是清楚的,这次授衔,李云龙和丁伟不满意,认为自己该授中将,孔捷呢,不过是讲义气,不跟着闹一下怕被老战友看不起,再说,也不愿在这里学习 想回部队当他的军长。唔,李云龙和丁伟的问题好办,不是嫌肩上一颗星少吗?我给你们加几颗,大校,四颗星,够了吗?告诉你们,给你们加颗将星我没这权利,可给你们降个级的权利我 还有。想想吧同志们,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多少战友倒下了,他们跟人民要过待遇吗?少将还嫌小?本事不大,官瘾还不小,你们呀,能不能当好少将还很难说哪,李云龙,你不是觉得自己很能吗?给你个机械化兵团指挥一下。苏联T34坦克和美国M型坦克的火 力、装甲厚度、行驶速度分别是多少?坦克师的进攻队形和转入防御战术怎样实施?你说说看?怎么不说话?你不是能得很吗?"李云龙沮丧地说:"师长,您这一说,我咋觉得自己哪儿都不行啦?我李云龙打了这么多年 仗还没让人说三道四过,您别说了,让我好好学学吧,我就不信我李云龙是块榆木疙瘩,别人能学好我也能学好。"刘帅从既得利益方出发,回顾牺牲战友,以情动人,感化了三个部属,其次从能力上批评,点出上升空间和潜在危机,让三人的精力集中到工作中来,可谓一箭双雕。
6 D- D$ R) Q9 L" } 刘帅察人有道,先拿下主犯李云龙,丁伟不攻自破,随大流的孔杰自然没话说。再看谭震林的说服方式。
2 [7 v/ x- `1 r 王必成是谭震林的老部下,他就去找谭震林说,谭震林答应帮助他反映,让上边一顿批评,王必成知道以后,还专门找谭震林道歉,罗荣桓找了谭震林解释。谭震林丝毫不怪罪王必成,还说自己没面子。
% j8 Z7 w/ D, z. [# d 事实上,王近山也喊过几嗓子,不是被刘帅教育,而是被邓小平严肃的批评了一顿,不敢了。
" \; P, k! A) ^4 x+ |" ~/ @ 说句实话,那时候高级将领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所谓争功也就是按照正常的渠道反映一下,最多发发牢骚。就连最凶一点的钟伟,公开说把少将肩章是挂到狗尾巴上去!但后来也是干得不错。 " _. w k& t: q6 J: D) q
从李云龙事件我们可以得到绩效考核的如下启示:
l6 g1 v0 C( \1 `+ t# \ 1. 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应该把宣传工作做到家;李云龙如果看到评价标准和细则,再看看自己的几次大错,也许就不会牢骚满腹了。 ; r r5 a3 m4 b# i: \) J
2. 不能急于求成导致矛盾袒露,人际关系紧张。55授勋准备了6年之久,所以基本很顺利,争功与让衔只是极少数。 ( z: Q$ m, Q a! a
3. 实施沟通。刘帅的批评和谭老板的据理力争,其实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都是对已有考核制度的补充和改进。 4 J2 E) r0 I6 U1 K
4. 现在经济社会,不能靠觉悟打天下,完善考评体系、考核队伍和考核办法,才能避免盲目的责怪、简单的定论。 ' I& i& [( q# b% g
5. 山头和民间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彼此对峙、相互排斥固然要不得,片面强调业绩,绩效工资份额太重,也会导致职员惟利是图。 + e# V. V& S, Z. [1 y
6. 闭门造册、暗箱操作、条件苛刻是绩效考核的大敌,1955的军评偏严,所以1957,1961,1964等年份,又有一些人陆续升迁,也算是对考核体系的完善吧。 . C1 M% m/ Y9 S& e* W
本文来源于HR369人力资源网,HR369网址:http://www.hr36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