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开发方法(一)【待续】
( ^# q) V0 N9 f$ t& r U. V
* Y+ s; W8 W: m6 Z按照时间划分,培训与开发可分为新员工培训、在职培训/开发、脱产培训/开发和业余培训/开发。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如何利用时间进行,仅从时间段划分。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手段,将培训与开发的方法进一步细分,这种划分方式更有利于组织做出选择及实施。本文也将采用这种划分方式进行介绍和探讨。 & M; \! [/ @3 r. X% L+ X. N# p t
0 y% m# c3 M. u7 ?! {
培训主要是针对普通员工,开发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在方法上,大多二者可以相互借鉴,但由于实施的对象不同,二者又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目的一致,所以很多方法是通用的,划分起来也并非如此严格。以下介绍各种培训与开发方法,对其作用将会具体说明。 @9 l* E$ s, @
# g3 b3 C, v, Y
(一)讲授法 % Q5 f8 W$ M: \- I: C2 R4 ]' e
( _" m# M$ n" i2 L+ a' X7 [: H( B- P8 P
讲授法(Lecture)是人们最熟悉的培训方法,因为它是学校最基础、最主要且最重要的教学手段。讲授法是由培训者向受训者讲授知识,是最传统的培训方式。 W) ]$ V5 V4 B; v/ c5 Y% {1 W
5 ]1 x" i* i6 Y' `; U# ]
讲授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系统地将知识教给员工,只要教材选得恰当、讲授主次分明,就可以清晰地传递知识。并且可以将大量的知识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员工,也可以将深奥难道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培训者还可采取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活跃氛围,引导受训者主动思考。
( W1 N1 N$ M' p( \: P9 b
6 d! u* a, W+ Q0 J 但是,讲授法常常被指责为冗长而无实践的讲授,认为仅是系统地讲授知识,而没有提供实践的机会,导致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这种批评是值得深思的,过于依赖讲授法,确实会让知识流于形式,而难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训师的影响,如果培训人的讲授索然无味,或是毫无重点的胡侃一通,必将收效甚微。
' U- X$ f8 B0 s ! B* {: s5 p% H: x$ v$ F9 v. T
无论如何,讲授法是一种重要的培训方法,并且其它方法不可取代。但由于它的局限性,应与其它方法配合,方能进一步强化培训成果。 % Y9 T: n. F* ~# b, V, Z4 `* b
2 r! f, d4 O( `' h6 }( E$ L8 {
(二)案例方法
* E, H4 y6 y7 ` M% ]6 U
' V# N5 I4 F B- L+ P9 I7 x 在案例方法(CaseMethod)中,向受训人提供关于某个问题的书面描述,这个问题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受训人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整个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受训人可以通过讨论得出方案,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案例方法并不是要教给受训人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而是培养受训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2 I: N# f& W3 Z( a1 w6 H! R
4 j# `& M* _" `" L- v# j ChrisArgyris(1980,1986)指出案例方法有五个特点:运用组织的实际问题、尽量让受训人陈述看法、对教师的依赖降至最低、教师很少回答“对”或“不对”、教师可创造适当程度的戏剧场面来推进案例研究。从这些特点中可看出,案例方法重在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尽可能地让参与者提出方案,教师的作用是引导。
6 c# y. j2 d8 Z) }# U( _1 F0 O
( ^, B8 G! `2 Q/ j1 S* |) n8 V 无论案例是真实的或是虚构的,都贴近于现实情况,所以案例分析也就是在模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种培训的好处在于可以大胆地尝试解决某个问题,而不需承担风险。因此,可以多次分析案例,在不同的案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现实工作中,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场景。并且通过相互交流,可以激发灵感、打开思路,从而完善思维模式。
# O% e. W3 p% I2 L% i3 Q) d
, m0 E; q' }* r" K6 @由于案例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也没有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并且也看不到方案真实的效果,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人和受训人自身的素质。在EMBA班里开展一次案例分析,和在焊工班组里开展一次案例分析,那结果肯定完全不同。培训人能否有效引导,受训人间能否相互激发,都影响着培训效果。 & [( Y/ r0 {% q' p
原载于《备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