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8-30
- 注册时间
- 2008-3-24
- 威望
- 29
- 金钱
- 20585
- 贡献
- 11367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198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87
- 主题
- 761
- 精华
- 11
- 好友
-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3-24
- 最后登录
- 2018-8-30
- 积分
- 31981
- 精华
- 11
- 主题
- 761
- 帖子
- 2387
|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生存与壮大是建立一个一个“结果”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通常采用以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这本没有错,本人也绝对支持这么做,而且也应该这么做。问题的关键是当你告知下属想要的结果同时,你采取了那些行动协助他达成这个结果。
" f: J, j! e2 M$ z+ i5 Z; H w* a8 q k
很多时候,我们信奉压力产生动力的管理理念,认为下属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是因为给的压力不够大,只要压力足够大时他的动力就会产生,结果如何呢?无数的事实证明那只是主管的一厢情愿。下属的动力的确与压力有很大关系,从管理角度毫不夸张的说,下属没有压力是不可能产生动力的,那又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压力没有产生动力的失败案例呢?
& t( z: ~3 ]+ k+ V! a2 ~* h7 `5 a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首先得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压力与动力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呢?压力与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在下属可承受范围内,压力与动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即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大大超出下属承受范围时,压力与动力之间开始呈现反比关系即压力越大反弹越大。超出下属一定承受范围时,压力与动力之间呈现出无规律的特点。
7 ^9 Q) e! S- r3 S3 q0 o. M- N0 q/ j* f2 r7 z: |# f1 ~8 R& w' a4 K
超出下属一定承受范围时,下属开始表现出信心不足、焦躁、情绪低落、工作无头绪;大大超出下属承受范围时,开始变得无精打采、情绪反常,要么对你的质问极力争辩,要么什也不说;有的还会出现“你找别人做吧,我辞职不干了”(把你气得半死)情况。
8 }' u/ v8 y0 h8 J+ e8 N+ \1 Q/ z9 J. \; y- f3 ~
如何让下属接受他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并交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呢?其实也不是太难实现,在我们给他压力(任务)的同时给他化解压力的方法(工作指导)。# D1 e/ h y' d' E# k1 O7 P
+ x g, J3 M7 i% E+ \& m 通过调查发现,其实大部分下属还是希望通过完成一些“任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缺少方法而已(经验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作为主管对下属不仅仅只是结果考核,还要进行过程监督与方法指导,通过我们的协助增强他的信心、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开心的接受任务并全力以赴的朝着目标迈进。1 e' C8 }. k; z# ^5 w
0 @% i$ j H0 e8 V
很多主管其实都做到这一点,但是最终下属呈现的结果还是差强人意与之相差甚远。通过对仔细观察发现通常表现为二种类型,一种是忽悠型:如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相信自己一定行,好好努力(也有的拍着下属的肩膀)!一种是保姆型:通常是直接告知下属该如何、如何做。
& @2 I6 Z. j9 D9 s I5 W2 v. b8 e# q- r( J3 S
仔细分析发现,这两种做法各有各的优点,但又都有其局限性。" ?) v# [' }6 D# i& b
0 H" d3 h" s u
第一种类型适合那种自信心强、勇于挑战的下属,他把这个当成学习与提升的机会求之不得,勇于承担责任工作起来积极主动,通常情况下,结果一般(除非是能力很强)。
" {6 c" _3 U( Q& q" V! S) ?
8 o! }4 w7 R" r) j% j6 Q5 J 第二种类型适合那些个人想法不多,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执行力较强那种下属,通常出现问题时,会推卸责任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言外之意责任在你,与他无关。
. h1 m, R, v5 x3 I6 O1 U1 ~
3 q6 f2 S# [! Z& P+ q4 V 个人认为比较稳妥的做法就是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 ]4 {. ^3 r @7 I a9 n* C! A- B2 n+ f$ t5 W
第一步:告知任务、结果定义、完成时间等(即6W2H);( v- |9 C) F, y) Q7 g; G' t4 L& n
z% R1 f. J2 [! y7 u 第二步:让他自己说出自己的思路、解决方法、预防措施;8 d1 U* G- G; N% y- |+ E
. o6 y7 _3 e* L3 E 第三步:同他分享你的想法供他参考;) @, ] z, E. T% F
2 [0 |! L1 e6 l# l" g" P% U
第四步:通过分析引导他自己从中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y0 e% g ]% ?4 ~5 c7 G4 H
5 M: P( H# q) z0 A 第五步:实施过程监督和方法指导;
& m+ q' ^0 h9 b v9 ~; l- H# [" |3 G. e, x
第六步:总结分析。
9 L1 Y" T) P; ^& r, f4 R- {! \2 S- ?6 d; v+ x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任务还是由他去执行,责任还在他身上,结果是你想要的结果,同时下属也能从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与自我肯定。(皆大欢喜,何乐不为呢?)
5 n( ~! E/ @! u' g7 I
! k0 f4 ^ ]% c, [ 给下属压力同时给他转化压力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化压力为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