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9-13
- 注册时间
- 2003-1-25
- 威望
- 0
- 金钱
- 643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64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8
- 主题
- 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1-25
- 最后登录
- 2007-9-13
- 积分
- 644
- 精华
- 1
- 主题
- 2
- 帖子
- 28
|
沙发
发表于 2003-6-1 16:0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KPI)绩效管理操作手册(2)
(四)以考核为基础的个人回报 1 a+ ]6 |2 |1 u1 ~
个人绩效回报形式包括:工资、奖金、股权、福利、机会、职权等。确定合理的具有以实现和激励为导向的业绩报酬方面,公司目前以通过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职位职能工资制度来实现。通过员工职位的KPI(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的设定,评定职位的输出业绩,对关键的业绩进行考核,综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并将它们与报酬相结合。% @" Y, A# ~1 X/ x/ J
三、 绩效管理适用对象
" a, R: x* {- y1、按管理层级划分
0 t* E2 `) c7 |1 r o2 q1 Z绩效管理系统的特点之一,是不同的绩效管理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应根据其特点对应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因此界定和建立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明确绩效管理系统的适用对象。通常公司的绩效管理系统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和普通员工。
( O0 ]5 J! q/ R 管理层的特点是,对公司生产经营结果负有决策责任,并具有较为综合的影响力。对应这样的特点,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应采用量化成分较多、约束力较强,独立性较高,以最终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方式。
/ s% v! U, a5 t" l" I 普通员工的特点是,工作基本由上级安排和设定,依赖性较强,工作内容单纯,对生产经营结果只有单一的、小范围的影响。对应这样的特点,对普通员工的考核,应采用量化成分少、需要上下级随时、充分沟通,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绩效衡量方式。
4 R& Y/ E: x( g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又可分为生产经营直接管理职责和生产经营间接管理职责两大类。生产经营直接管理是指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决策对企业效益与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有直接影响。生产经营间接管理职能是指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但从事诸如各项管理程序的政策制定、监督执行、协调管理及信息沟通等工作,其决策对企业效益与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有间接影响的职能。 / } k1 n' s* q7 u
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职能与间接管理职能,因其工作的着力点不同,也应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中针对其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指标进行考核。
* B8 }1 K& k: R( e" c因此绩效考核目标的设立应该视考核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根据咨询经验和实施效果来看,通常原则如下:
) r$ s( n1 e( ?3 ~+ f T中基层部门主管:绩效考核目标=绩效目标+衡量指标+改进点
# c( F" ?# }7 E7 Y一般性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目标=工作计划+衡量指标+改进点 , p) d# {3 m) p* ?' V
事务性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目标=应负责任+例外工作+衡量指标 2 [7 F, x. Z" E. P9 M# N& d9 w
例行性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目标=工作量+准确性 6 J6 E, O. e V) T$ G' v
应急性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目标=工作量+高压线
t9 x' Z3 ]4 M& E; _6 m2、按工作特征划分
$ N. ^, @4 E u/ _3 I* ]! r对每一岗位的工作都可以从稳定性、程序性和独立性三个方面的特征来考察。稳定性是指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稳定程度;程序性是指工作遵循某些规程的程度;独立性是指允许个人在工作完成方面进行自我决策的程度。
9 ^+ F9 h. U2 \; W7 B G5 c7 i对某一特定岗位技能、工作经验和个人素质等特征的要求就不同,程序性、稳定性高而独立性低的生产线工人只需要按照特定的规程进行特定的工作,因此只需具备较低的和特别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而高层经理岗位则需要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和错综复杂的内部管理活动。 , U- p w" d7 W# k
岗位性质的不同,工作特征的差异就结果决定了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的差异。 + p9 S1 D Z. I* g, k
对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作其程序性、稳定性高而独立性低的岗位的考核,应包含较多可量化的指标,如上下班时间、操作的熟练程度、次品率等;高级经理岗位具有较低的程序性、很高的独立性和非稳定性,其考核内容应侧重于经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股东满意度、以及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等方面;市场销售工作具有一定的程序性、较高的独立性,因此除考核销售额外,还应考核签订的合同数目、客户档案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用户满意度等指标。 * n6 J: T" ~8 r% ]2 K
基层操作员工:标准比较法
4 a9 z. ?; G$ [9 P# Q0 u中层管理人员:目标管理法
3 D# z4 k8 k: {' f7 a2 U高层管理人员:非结构化法
2 Q! |) S5 L! v5 F6 q
; _5 v, A9 l% u. O% Z四、 绩效指标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1 `0 f: o6 ?+ Q
(一) 关键绩效指标(KPI)
+ \: W. T+ d/ h2 w" K即用来衡量某一职位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工作完成效果的最直接衡量方式。关键绩效指标来自于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分解,反映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设立关键绩效指标的价值在于:使经营管理者将精力集中在对绩效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动上,及时诊断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并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
' V; H0 U$ G9 A0 kKPI指标并不一定能直接用于或适合所有岗位的人员考核,但因为KPI指标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组织的经营重点和阶段性方向,所以成为绩效考核的基础。关于KPI指标的具体提取与分解方法在第三部分中予以详细说明。
) e6 \6 h9 V( c(二)工作目标与过程设定
. ^) R& ?4 K0 O4 u即由上级领导与员工共同商议确定员工在考核期内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并在考核期结束时由上级领导根据期初所定目标是否实现,为员工绩效打分的绩效管理方式。它是一种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一些相对长期性、过程性、辅助性、难以量化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
. b9 N, i. \5 P, g e(三)KPI与工作目标的关系
% g) Y' |# t1 t q1 [" pKPI与工作目标在绩效管理系统中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 X; Y: I: V `7 r7 R5 c- @2 J, H
1. 共同点在于:
6 J+ N7 s! v$ l8 {$ I9 P: }都是依据目标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而设定,反映由公司战略目标分解得出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并且只反映目标职位的最主要经营活动效果,而非全部工作。
! X1 @6 X" C- B5 q2. 不同点在于: # L0 F. f% }. {: W& t; `0 _& r4 U
KPI可以用计算公式计算出员工经营活动的量化结果,侧重考察员工对经营成果有直接控制力的工作,它考察的是当期绩效和最终经营成果;工作目标是由上级领导以打分的形式,定性评价员工完成不易量化的主要工作情况,侧重考察员工对经营成果无直接控制力的工作,它考察的是长期性工作和工作的过程。使用工作目标完成效果评价,可以弥补仅用完全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来考核的不足,以便更加全面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目标完成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工作目标与目的的设定、评估标准的制定、权重的确定、评估级别的评定等。
* C) T2 Q% L& u1 d, d五、 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的条件
- D. V& \8 a0 p, l建立新的绩效管理系统要求有一些内部和外部条件支持和保证,其中有一些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需要从流程和组织结构上界定清楚各职能、职位对于战略目标的支持程度;必须统一公司上下尤其是各级直线经理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建立畅顺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等等。因此,要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并希望能行之有效,应当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8 H; {8 Q! _5 Q8 h/ c- r
在第一部分中已经提到绩效管理各过程,由此根据第一环节—绩效计划的建立流程来看企业本身对于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必备的支持条件: % x3 H$ \9 s8 \
; C; X1 _" N! j( q1 s" e5 r$ ^. |
表1:绩效计划建立所需的支持条件 ( O f/ ^0 |$ V( V; G& A, ]. ~- E
流程:界定职位工作职责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设定工作目标 分配权重 指标检验 % u0 |+ I# G% `+ j. h6 i9 r3 n
主要目的:理解所涉及职位关键业务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结合企业战略重点,设定可衡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绩效指标;根据工作内容与职责,设定工作目标,考核难以量化的关键工作领域,作为关键绩效指标的补充;根据各关键绩效指标及工作目标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员工对结果的影响力大小确定权重;检查目标分解情况的延续性、一致性、支持性 0 Y' `1 I- I7 B
所需信息: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责、业务流程、工作内容 企业战略、业务流程及经营计划、职位工作职责描述
8 f/ ^8 j4 M$ T7 C$ [! Q) x参与者:高层规划,人力资源部组织 上下级员工共同参与 E) c+ v' y/ w* n) D6 n
$ T7 r% u4 B, e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业务流程、职位工作职责的确定是制定绩效计划的基础,也是理解目标职位关键业务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的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