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其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还首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和目标管理,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阐释。2002年,德鲁克荣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6岁。 一、生平大事 1909年11月19日 ^4 o3 P: y/ a) F4 t) L
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 v: X, ?5 c- d# l2 s" n+ W1938年
; Z8 F2 e( e; g% _因父母反抗纳粹全家逃往美国
* v* d3 V% d# k9 w0 s2 J+ \' L. }1931年
9 N% h1 G/ l2 h4 k8 l5 u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42年" p ]$ B" _# U. r/ T
受聘为通用汽车公司顾问 1946年
0 [" [6 E5 m7 K- h) e4 z0 K- d出版《公司的概念》,阐述对公司及社会关系的独到分析及见解
* M0 j& _/ y8 `4 m- q8 o1954年
% ^3 t3 p9 b5 X4 C8 D出版《管理实践》,
1 [+ `0 k( c. i& D8 e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现代管理学的诞生。 1 G" j2 i$ i3 r
1966年
! ]) Q2 I( v* T8 q' T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 n, B8 O% j9 P: f
1973年 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 F7 c7 G. W, p; K2 {/ T* s2003年 " g, @# A" W6 E2 u) H# A
彼得.德鲁克接受了美国总统布什颁赠的美国最高荣誉勋章“总统自由奖章” 2005年11月11日
6 J3 u; c V* t, P* @9 @5 m. v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6岁 , Y. i% D) e1 d# t. y
二、思想精髓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5 @. k! i' ~2 O& }* v
0 D! o5 ?2 e! i1 T
师从经济学巨擘约瑟夫.熊彼特的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对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剖析,从而为管理学提供方法论。德鲁克所提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目标管理”,在他看来: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相对于多数强调具体处事方式的管理学家,他认为,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8 X: W7 j6 v8 B. L
7 z0 j0 p( m* D" M' H1 K7 e( x
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9 |% J7 A- H# K. h
# r$ d. D' D/ E( _- P( Q( f 三、“德鲁克原则”5 c& O: ^& B. {/ M4 ]9 w; v* I
1.像旁观者一样思考
: O2 e! q) q1 V" C5 `, ? A; ?+ @' T$ v8 B9 H1 W2 ^$ a
) Q/ w% {' s/ [- X
德鲁克把自己的回忆录命名为《旁观者的历险》,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他讲述了在1923年11月的一个萧瑟冬日,如何发现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我们这种人天生如此,而非后天刻意培养出来的。”% H5 B7 ?! `! p; V t7 l/ [
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他们虽也在舞台上,却毫无戏份,甚至于连观众都不是。但他能见人所不能见者,注意到演员或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毕竟,他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并反复思考。他的思索,不是像镜子般的反射,而是一种三棱镜似的折射。”& ?& H K, x. Y& d
德鲁克自视为时代的“旁观者”,但这种旁观绝不是“袖手旁观”,这从“历险”二字就可以看出来。像亚当·斯密一样,德鲁克是一个注重现实的哲学家。他洞悉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变化,并对这种种变化赋予意义;也因此,他的著作超越了单纯的管理或是财富的生产。他的睿智全部围绕着如何让人们过上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和有益的生活,以及如何为此打造更多的机会和调动更多的资源而展开,这使得其理论具有一种不随时间流逝而破损的普世性。在这方面,与其说德鲁克是时代的旁观者,不如说更是时代的解读者。3 z f) @9 h' Y- f5 {* A0 f
2.远眺窗外,视其所视- e4 d& Q v! }3 d- X+ @$ I8 m
$ Z1 x: x' E r9 v' Q9 ~" z" m/ P
, t$ r- t- Y+ P1 g" R, w
- s; s6 _ J/ d2 `$ w
3 I8 [5 Z! D" b0 H& |/ d
尽管偶有失手,德鲁克还是赢得了善于预测的名声。例如,多年以前他看到退休计划和养老基金的扩展导致美国企业所有者的变化,由此预测到公司治理结构将发生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迄今仍未平息。1960年他相信知识工作者终将取代蓝领工人成为工作场所的核心,企业必须是一个由平等者、同事和工作伙伴构成的组织,要求不能只是为了股东而管理企业——这一远见也日益为实践所证明。尽管如此,德鲁克认为自己“从不预测”,而只是“远眺窗外”,去寻找已经发生、但还没产生全面冲击的变动。他的目光从来都只落在现实中明显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什么遥远的未来上,因为他相信没有人能够看清未来。如果你发现了明显的事实,你也就触及了人们最深切的需求。德鲁克总是把现实的事件与历史模式相比较,从而使自己能够明了这些现实事件的意义。这样做过之后,他会自问,在这幅现实的图画中,有些什么东西使人们困窘不安呢?
A6 c0 R' o; R! m! k7 w' ~3.终生学习,兼收并蓄
; K: J: I8 ?- ]; s4 _* z! p! s C
. E. A, n6 s6 A% [; d% U+ D$ B: P/ m: |
" F8 C4 \& l6 S4 C, F+ R! O) i
. Y* C/ H# }: e; {! v0 Z德鲁克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每隔三四年,会选择一项新主题加以研究,它们可能是统计学、中世纪史、日本艺术或经济史,这种方法他坚持了70年。视野广阔、触类旁通,让德鲁克的文字富有历史纵深感,也让他获得了超越管理学领域的盛名。
& T0 v4 C' f4 w- z! T8 P1 T或许花上三四年时间还无法成为该项主题的专家,但这已足够让德鲁克懂得其中的基本内容。这样做不但为他累积了相当可观的知识,也使他时刻鞭策自己保持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每一种新学科、新方法。德鲁克并不主张“深耕”所有的主题,他在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时非常注意平衡:要深入到能够从中获取新视角的程度,但又保持不陷入太深以至丧失了作出自己不同的假设的可能性。& Y H! {! l3 V+ y" j$ C( J
4.追求完美,心中有秤
# t. |8 t Z- y* S$ ~" L) C( l3 P W4 F6 E' A/ z0 k$ l
* l) \5 i- J2 H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于1883年所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福斯塔夫》曾给年轻的德鲁克以心灵上的极大震撼。创作这部歌剧时,威尔第已经80岁了,他说:“我一生都是音乐家,且一直竭力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我一直很困惑自己是否已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下定了决心再努力一试。”这段话成了德鲁克一生追求完美的座右铭。“心中有秤”的原则来自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迪亚斯的典故。公元前440年,菲迪亚斯受委派为雅典的帕台农神殿制作雕像,今天,这座雕像依然伫立在神殿的屋顶上。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索取薪酬时,雅典市的会计官却不愿意付款,他说:“这座雕像站在神殿屋顶上,而殿堂又位于雅典的最高山坡上,除了雕像的正面以外,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在背面什么也看不到的情况下,你怎么仍然向我们索取整个雕像的薪水?”菲迪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见。”0 Z# E1 A3 Z, b0 Z3 y8 z
德鲁克感叹20世纪大量生产的工业社会,使人们失去了气质和特色。官员、商人和学者,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连贺卡也是大批生产、由别人替你写好的商品。从上面两个德鲁克乐道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生特立独行的精神源泉所在;也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回忆录充满了特立独行的人的故事。2 ^) \ {6 H$ h6 N" I
7 I( s1 N: j( T% u0 p, Y# }0 [5 E5.让其他人的生命有所不同
. H4 ^$ m& x7 p/ c* I9 j3 s" H& F: r6 D0 R
% p' a5 |( e) g' \$ _
. G- m; |, H: y; J
1950年1月3日,德鲁克和他父亲一起去看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66岁的熊彼特誉满全球,在哈佛大学任教,同时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德鲁克的父亲向他问道:“你现在还跟人提起希望后人怎样记得你吗?”熊彼特听了放声大笑。年轻时的熊彼特希望有人记起他曾是欧洲最伟大的情圣、最伟大的骑师,或许,也是全球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回答:“是啊,对我来说,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但是,答案却和原来大不相同了。我希望人们会记得,我曾是一名将许多优秀学生培养成一流经济学家的老师。到了这个年纪,人们是不是记得我写的书和理论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一个人如果不能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那么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现平平而已。”见面后的第5天,熊彼特与世长辞。曾经当过熊彼特学生的德鲁克,希望后人记住他什么呢?他生前说:“长久来看,我的著作和思想都算不了什么。理论不值一哂,唯一重要的是触动人。我曾经让人省悟吗?那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悟性会持久,而理论不会。甚至这种省悟也会退化成几个微小的细节,情况就是如此。几个微小的细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义,这才值得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