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存在着三种人才价值观倾向:4 J$ S) z* O/ K' B8 {2 ?& R
一:人才是为企业所用的。
8 K4 a8 A {2 m# L6 l6 h1 p中国长期以来多数都是这个思想。请看当年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用人经验时曾说过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这番话的潜台词是:人才是为我服务的。# T$ y( M; L- v5 l6 d- N
二:人才是态度好的、有奉献精神的人。& Z, o4 Q9 i1 I3 b0 m, r
中国大量的民企是这样看待人才的。只要有人不计代价地给企业干活,他们就是人才。其实,这也是传统封建帝王将相的一种顽固-全球品牌网-的思想。人要不计代价,要牺牲自己,要为他人的幸福而活着。3 y4 l' T1 G, L) H5 v1 Y
三:所有人都是人才。
1 i# l3 W. R7 U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能力,都不仅能为服务的组织做贡献,也可以同时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而取得收入。他们为企业工作是自由选择,他们完全有权力将他们自己的才能衡量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收入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y: P5 N+ L1 u+ j# Z* \& G5 y( z
以前中国企业都有一个部门叫“人事部”,现在都普遍改叫“人力资源部”了。可是名字改了,意义就改了吗,还是在盲目跟风?以前叫人事部的时候,主管的职位是主任,改为人力资源部以后,主管的职位变成了经理。有什么变化吗?! ^) q+ Z+ H/ Q! J, j
有。所谓“经理”,就是经营、管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就是要经营、管理公司的人。% T1 c) p4 h* d1 _0 `
所谓“资源”,指的是可以开发的东西,油田是资源,天然气是资源,煤矿是资源,土地是资源,人更是资源。我们作为企业管理者有没有主动去开发“人”这个最宝贵、最有价值的资源?有没有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挖掘起潜力、取其潜能?我们有没有让员工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 B t' M# k! E+ u!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哪个企业吸收并聚集了优秀人才,就获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就会在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谭小芳老师认为,要想吸引、聚集、驾驭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兴盛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就应当拥有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 _6 \4 a8 E6 n8 d3 c. d* w
一、要有爱惜人才的理念。
$ T$ x- ?9 {( A; m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各级管理者必须爱惜人才,绝不能嫉贤妒能。即使管理者自身是一个非凡的人才,如果手下没有几个才华卓越的干将和一大批各类骨干,孤家寡人是很难成就大业的。- l2 S( T/ p% z% |2 }
二、要有求贤若渴的观念。2 ^- g5 K; _+ ] ^ D) V' A4 `. L
既有爱才之心,自有求才之渴。从群体看,人才难得。既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自然是不可多得。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表示,不多的人才又是淹没在广大的人群之中,这就需要管理者孜孜以求才能得到。2 O% H6 K$ d- {% {* E7 b
三、关键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m) X( N9 y' b$ {1 V. h
关键人才是我们的核心和代表,是我们的灵魂和骨干。公司不论大小,不管是何种所有制结构,都必须拥有这样一批核心员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将是关键人才的竞争,核心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 h" Y1 n6 d, Y' X四、要有宽容人才的肚量。/ ]" ?+ b7 ~1 h
用才不容易,容才就更难。人才有所长,也必有所短,而且往往是优点越突出,其缺点也较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大才者通常不拘小节,异才者甚至还有怪脾癖习,人才与人才之间还常常有各种矛盾。
9 r% P5 _) v& D" _; }' K五、要有举荐人才的美德。8 S* K) j; }; q( |
管理者应有举荐人才的美德。一个岗位不适合的人才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即使他本人顺从,没有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绪,但“事不平,有人鸣”。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才与管理者作对比,降低管理者的威信。
; Q* {% A) J( }7 Z% |, B+ m六、建立人才培养的机制
0 @8 R& A& ^. u1 H6 [; I0 N要拥有人才就要有培养人才的机制,海尔、联想、华为、蒙牛这些顶尖企业都是人才辈出。为什么是它们呢?是因为它们的制度吗?制度每个公司都有,为什么别的公司没有成功?是因为它们领导的杰出才能吗?一个领导者有很多工作,能用多少时间培养人才,又能培养出多少人才?谭小芳老师表示,其实,这些杰出的领导者无不是创造出一种极佳的企业环境,营造出一种良性的企业氛围,这种环境和氛围孕育出企业的人才。1 t1 \$ ?* f* e1 }. I) H
七、要有识别人才的慧眼。
8 x, P: i( x4 R9 U7 |( F/ _* g如果管理者不独具慧眼,人才虽然在眼前,也会错过。识才须看本质。要察言观行,尤其是现行,这是识别人才本质的根本方法。要善于识别不同类型的人才。人各有才,只不过是才能有大小之分、方向之别。* Z9 O, N+ ?: x# F; V7 K( T! q
八、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 P4 t) V; z" O0 `1 M F) j9 W+ W
管理者如果善于驾驭人才,领导效能就会事半功倍。培训讲师谭小芳认为,管理者的才干不一定样样都强过别人,但他必须具备超群的用人才能。! F( w/ B% T/ P1 X& B; i) I3 C( P
九、要有保护人才的魄力。
" C, D" Y$ Z' Q0 z护才之魄,既是管理者的“才才”,也是管理者的“才德”。管理者既要防止“棒杀”人才,又要防止“捧杀”人才。人无完人,即使人才,也会犯错误,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失误,特别是在开拓探索的过程之中。
" W' v0 c- t% X, E十、人才即是人财
# u% ^* ^7 K( X9 u# I8 j每一个员工都是一座宝藏。只有管理者先意识到员工是宝藏,接下来才可能从开发的角度去对待员工。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开发垃圾堆的。用什么方法来开发“人”这座宝藏呢?谭小芳老师表示,可以通过制度去管人,也可以用权威去压人,但每个管理者更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人材变成人才,人才变为人财。(作者:谭小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