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2-13
- 注册时间
- 2012-2-13
- 威望
- 0
- 金钱
- 29
- 贡献
- 4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2-2-13
- 最后登录
- 2012-2-13
- 积分
- 33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3
|
本文版权属 谭老师助理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谭老师助理-(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3095)
卓越领导力:务实,而非空谈!7 M0 I! w. A5 Y7 s
文/谭小芳
2 Y. A* `; d6 H2 ^2 o6 f" B& k7 n+ y: q( q2 {& N
+ I% V6 J. J( @/ o前言:9 g5 b) m1 K# r# u A
国内企业的管理者有的甚至比国外同事提早10年就担任了同等职务,领导力的培养远远赶不上职位升迁的速度,带队伍的管理能力薄弱,也缺乏足够的训练。企业家的领导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达,领导者不是万能的,阿凡达也不是凭一己之力就拯救了潘多拉星球的。著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领导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三个视角:6 j3 E- u: q5 F8 x
一是从价值取向角度来界定领导内涵,中国古代“尧舜心传”的故事就是典型。尧禅让帝位于舜,告其治国之精妙:“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即只有持中道,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才能当领导,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价值取向;0 S+ W) U( {6 J& J1 d' Q
二是从领导能力、领导功能角度来界定领导内涵。韩非子曾以“造父御马”的寓言提出自己对领导的看法。造父正在锄地,有父子乘车而过,马惊不走,儿子下车在前拉车,父亲紧随其后用力推车,还请正在锄地的造父帮忙推。造父收起农具,跳上车子,坐在驾车的位置上,理顺缰绳,扬鞭策马,驾车而去。在韩非看来,领导是对国家或某种局面具有驾驭能力的人。
5 u6 m3 g- C7 {& }: }( y/ a+ L, e/ C三是从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素养角度来界定领导内涵。孔子提出:“政者,正也。”就是强调只有“克己”、“正身”、有道德的人,才有资格当领导。孔子又进一步强调:“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者,要忠于职守,取信于民,勤俭节约,爱护下属,根据他们的时间来安排工作。/ o6 p' t7 C- w% d6 L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在21世纪,当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社会分工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前时,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具备某些领导力。进一步说,21世纪的领导力又有了新的内涵:务实,而不空谈。, m7 Q) T ~* a- r; D& `6 |
一、务实
) G) @# n v2 m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日渐渗透蔓延的情况下,没有一家企业无不在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严阵以待。作为餐饮业也在所难免的要受到冲击。怎么办?群策群力、同济共舟、共渡难关无疑应是企业上下共同坚守的信念。作为企业一线的中层领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又该怎么做呢?是不是依旧冲锋陷阵、凡事尽率而为就行了呢?我想这时候应多些“务虚”、少些“务实”。
. \# P N% E$ b/ T ?: J9 [0 n* P从发挥部下作用的角度看,管理学的开山鼻祖法约尔有一句话,值得管理者铭记在心。这一句话是:“领导人要能够牺牲自己的虚荣心去满足部下的虚荣心。”如果说,“实”就是追求实效,消除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那么,领导人务实就是天经地义的。管理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一个“实”字,什么事都落到实处,抓到实处,结合实际去说话,针对实际做工作。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4 H8 l9 ?0 b" m中国传统是最讲究务实的:“实事求是”、“学以致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经常挂在中国人嘴边的口头语,正是这种务实精神的写照,也正是这种务实精神,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灿烂的文明。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必须拿出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态度。务实就是讲究实际,不求浮华。它注重现实、崇尚实干,追求充实和活力,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 C* n/ [0 ]5 S; Y1 t1 D o
如果一家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务实的作风,员工缺乏务实的态度,就会使得这家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时,时时处处都会感到功力不足:正因为不够务实,正因为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业,才会出现才会出现工作效率的低下,才会出现管理绩效上的巨大差距,才会使企业成为不堪一击的短命王朝。
7 I7 `6 x( n6 }: i! _当然,我们不能把企业失败全都归因于缺乏务实,但缺乏务实至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每个人的务实精神都差一点,累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的巨大差距;每个企业再差一点点,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国家生产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现在国内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一点点的差距所造成的吗?6 V3 Q$ B; P5 q" f5 X: b3 W
与国内企业和员工形成对比的则是国外的优秀企业和员工。比如在德国企业,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事。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之后还要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核对,决不放松。
/ S/ u2 l- y* |1 R正是凭借这样的务实作风,德国企业才创造出了众多的世界一流的产品,将日尔曼民族特有的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思维习惯推向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要想逐渐弥补与世界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尽快实现自己走向世界的梦想,必须教育员工克服浮躁的心态,养成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做事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 K0 \) [4 Z' {3 ]# U' A1 t另一方面,对个人来讲,务实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必须拿出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据此不断地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宝贵的经验,才能使自己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并最终获取成功。+ A ?( Q" I% S5 u5 y" b
谭小芳老师了解到,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领导或某某员工评价某某领导不“务实”,工作“务虚”的评论。也经常听见基层员工谈论办公室人员坐在舒服的办公桌前也没见干什么活,工资还高的感慨,在很大程度上,强调领导的务实,是对现实中的某些领导人摆花架子的一种抨击。+ q1 I/ U) n& n) L7 C5 Z8 A
不务实往往表现在只说不干上,虽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却没有一点儿效果,或效果甚小。如果说是在干,也是在认认真真玩虚的,扎扎实实走过场;不务实再往往表现在不深入调查研究、不掌握真实情况上。能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能不能妥善地解决问题,关键是掌握的情况真实不真实。
X" d; d0 B7 E& |据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了解,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企业领导沉不下去,蹲不下来,就是下去了,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多数时间是泡在会海里练唱功,坐在办公室里练听功,埋在材料堆里练看功。其实他们听到的只是经过精心编造的“军情”,看到的只是经过“加工”的盆景。
) N) c: l* t" _9 Y: F, v- G一些企业领导多数时间身居“会海”夸夸其谈,基层干部有的成了会议“专员”。不少文件发下去无人看,实际效果很差。一些干部整天忙于迎来送往、陪会议陪检查、陪吃陪喝,看起来也非常忙碌,其实是辛辛苦苦的事务主义,成效并不大。还有一些干部不是在实际效果上下功夫,而是在追求形式、应付检查上下功夫;不务实更往往表现在不讲真话、弄虚作假上。; D; k/ `8 m& e* O: f9 d3 m
列宁指出:“我们应当讲真话,因为这是我们力量的所在。”可惜我们有不少干部往往讲成绩长篇大论,夸功劳如数家珍,上报统计数字“水份”很大,有些数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还有的把“设想”报成战果,把开始说成“高潮”,把做得一般说成很好。凡此种种作派,如果说能把工作真正搞好的话,那才叫活见鬼呢。谭小芳老师认为,务实是一种执行力,务实是一种责任感。
; L: X/ l9 t9 T, O" R$ _二、空谈误国
, R3 I7 v# s; p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要义在于一个干字,实实在在地干,干实实在在之事。成绩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空谈得来的。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都付之行动,一件件事情做好,一项项任务落实、一个个问题解决,才能有工作的新进展、局面的新变化、事业的新成效。只说空话,不干,或干的不是实事,干不到实处,再好的决策、措施、办法,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 g6 ~+ a$ [- Q& Y9 z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是一种职业素质。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手段,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是一种团结员工的方法,实干,领导员工心连心;空谈,领导员工背靠背。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是一种领导艺术,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企业领导在干实事上作表率,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就能形成干实事、不空谈的导向。
2 {! d* o/ ~4 `目前,在一些领导者中仍存在着热衷空谈、不愿干实事的现象:陷入文山会海中,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说时“雷声大”,干时“雨点小”;把精力放在迎来送往上,应酬多,干事少;下一线考察只是坐在车上看看景,下车与员工握握手,图形式,走过场;表面在干事,实际上搞的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工作抓而不紧、拖拖拉拉,抓而不实、做表面文章,等等。诸如此类,败坏企业风气,贻误工作落实,损坏领导形象,带来的消极影响绝不可忽视。7 E7 B5 w- T# w3 ~/ S9 T
谭小芳老师认为,多干实事、少说空话,要靠自觉,也要靠制度。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践行实干精神,做到“六戒”,对于提高领导多干实事、少说空话自觉性十分必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责任落实制度、问责制度、督查制度和科学的考核制度、用人制度等等,则是规范领导者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制度之需。9 j! v" t; U6 X+ {
“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是邓小平同志1985年5月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引起了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同志的高度重视,他亲自主持撰写了包括“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一文在内的10篇特约评论员文章,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高度,联系实际加以阐述,在《天津日报》上连续发表。 {$ M% O' a1 o0 X
重温邓小平同志的教导和李瑞环同志《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一文,笔者不禁想到:一种思想、一个理论观点之所以常讲常新,不仅是因为它是真理,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法宝,更是一个企业实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必由之路。/ C* A7 s1 j' [4 D6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