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8
- 注册时间
- 2002-11-16
- 威望
- 1
- 金钱
- 38233
- 贡献
- 31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855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420
- 主题
- 729
- 精华
- 1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11-16
- 最后登录
- 2013-1-8
- 积分
- 38550
- 精华
- 1
- 主题
- 729
- 帖子
- 4420
|
沙发
发表于 2004-12-7 15:0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年终考核为什么会失败? (转)
原因8:考核中缺乏交流沟通
" e- E7 i" a6 \* X( h. b( L4 b4 ^$ |+ h) Z
不少企业考核完了就完了,其实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应该通过考核来促进企业的绩效、经营业绩的提高和员工能力的开发。大部分企业在考核时根本没有做反馈,就是说考核完了并没有告之被考核的人反馈意见: “你的表现怎么样,我对你的期望是什么,你的差距是什么,你应该怎么努力,我应该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 g& t* J8 n) k- i2 [7 u5 ]$ \. j _; R# r5 d6 K
整个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评价会见机制,考核执行者应不断地保持与员工的交流,创造一个公开的环境。双向沟通是考核双方双赢的前提和基础,是绩效考核的生命线:
+ v( Q: t# L3 T2 l0 J' M" a
5 k- W& q( r1 f- T7 ?: ?! Y 1.考评初期,经理和所属员工通过双向沟通确认业绩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 q2 H, E: W1 ]: D: v6 j2 c
, x1 X4 W* h8 k" O" [- ^ 2.考核期间,经理应与员工建立并保持各种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意见。
: u! q; K8 S; P8 l R) v( Q N
+ E! g* `2 c1 N+ p4 p) F; d5 c 3.考核之后,经理应与员工正式面谈,就考核结果及其原因,成绩与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沟通。
, g, K2 }2 Q% p- A% P W
' e. I8 v P' [. h+ h 4.使用“一致评价过程”的方法,对不同评价者的考核结果进行加权平均。
0 ?3 n- X' q9 }+ F8 L+ J
8 J" G* ~2 Z: A 5.公开交流,使员工随时了解自己的业绩情况。
5 O3 m2 Y, v* ?. @$ w$ I! A9 U
+ D4 q' \7 `" Y, X 6.允许员工了解评价结果,并与之进行交流。4 j9 `- `/ }$ \# |: J
' W" A* J! t+ s; j2 ]6 e
有的企业的考评是“年仅一次”,到了年底才想起来该考核了,但年初的目标计划没有制定清楚,考评失去了依据,被考评者觉得不公平(见本文开始的案例)。+ Z8 b& z3 X$ ?& O" L0 |8 O( A# T
! @: P1 { W8 C
考评工作应该是一项持续不断、常年累月的活动。通用电气(GE)公司对每个职员的考核是经常性的、制度性的。每年初公司包括总经理在内的每个人都要制定目标工作计划、确定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制度。这个计划经主管经理审批并与本人协商确认后予以执行。每3个月进行一次小结,核查执行情况,并由经理写出评语,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要求。到年底做总结考核,先由本人填写总结表,按公司统一考核标准,衡量自己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拟出自己应得的考评等级数,交主管经理评审。主管经理根据职员表现情况确定其等级,并写出评价报告。对评为杰出的员工还要附上其贡献和成果报告,并提出对他们的使用建议和使用方向,对差等级的职员也要附有专门报告和使用建议。职员的评价报告要经本人复阅签字,然后由上一级经理批准。
& `( X" N& h5 r: b( @6 E$ e: F
- Z8 }, q% }9 A- ?( H 原因9:考核注重形式
0 V, b/ s9 J$ g6 q4 H( J3 t8 E, b# [$ n4 e* }1 ~
许多企业把考评表格制定得非常详细,对员工要求的指标制定得近乎完人,其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怨声载道。对员工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个人癖好等内容都不适于作为考评内容出现。有效的考评工作不是纸上谈兵,最终过程取决于人,各种考评表会起一定的作用,但终究不能取代于一个懂得对雇员进行业绩考评的管理者。 4 s, B; s$ l0 k; J/ ^
" L; G, H6 r% O0 k- X6 G 原因10:考核不跟奖惩挂钩 # z; X6 c/ K/ l
2 l0 U o9 r+ _
这种考核会让员工觉得:考核只是走形式,做样子。在GE公司,提高工资和晋升职务是与工作考核紧密结合的。GE公司的职员每年经考核后,由低到高确定为五个等级。后三级人员将获得职务或工资上的提升,第五级的职员要受到超级提拔。对待前两级职员不是简单地辞退了事,而是首先搞清他们工作不好的原因,然后给予他们再工作6个月的机会。在改进工作期间,公司对这部分人分三种情况处理: 重新分配工作; 减少他们原承担的责任,降级使用; 工作无法改进则解雇。 - V2 x$ |8 i, c; c
: n1 O) \) E) a7 r
除了晋升和提高工资外,奖金也是一种奖励手段。GE公司的奖金是和部门的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每年的奖金按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总公司副总裁兼各集团总裁每年的奖金是其年薪的30%; 集团副总裁每年的奖金是其年薪的20%; 集团其他高级经理每年的奖金是其年薪的10%; 中层经理及其他经理人员,其奖金不超过年薪的10%。在鼓励的同时,GE公司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惩罚办法,以约束公司职员的言行,一旦有人违犯,轻则罚款,重则解雇。凡因违犯而被解雇的职员,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因而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 A: `) V: ?, Q8 E9 f0 ` X; }$ i7 ^* Q* T$ @6 Q6 ?# y" q
原因11:错误的考评观念
' J& O0 v& j- C2 i# k/ Y* G5 U1 {1 A* h6 S! m* h
考评者在从事考评时应该采取何种行为对待被考评者,总是存在着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通常是认为“员工不喜欢考评”。其实员工最怕的是赏罚不明,或者根本没有赏罚。没有考评,自然也就无从赏罚,认为自己干得出色的员工肯定会泄气。员工也希望通过考评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进。
0 V! |) O# e4 L' b) D5 \% N+ s$ D p' U+ _# {6 C! S+ b
考核对于员工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要充分把握这个机会,把你的需要提出来。上级跟下级应该利用考核的机会进行交流,这种沟通应该是经常性的,而不是年终,应该每周都进行。这时候的管理者就真正成为一个教练,成为一个指导者在帮助员工,这种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也就变成非常融合,非常默契。 4 ?, K: Z2 M# z. A
1 m( X! |8 c1 w2 h
有的企业在考评时回避冲突。考评者与被考评者之间产生的冲突,至少说后者的抵触感是业绩考评工作本身内在矛盾的反映。不幸的是,好多考评人员却千方百计将此转变成一场温和的联欢会,以表示对雇员的关怀。有些考评者当谈到某员工工作缺点时,总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愿望虽然良好,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样,会使员工丧失对改进工作的洞察力。
% B9 L6 f# f) m" Z; {0 @3 W/ P$ u) t' Z2 R6 R7 g
有的企业在考评时考评人滥用职权,在有些人看来,考评是一次"显示谁是老板"的难得机会。一有这种高高在上、轻视他人的固执想法,在考评中就会淋漓尽致地流露出来,被考评人自然感到你在整治他们,从而大为不满,就不会对考评有热情。 ' W" z2 ^& n8 q# X$ S4 M5 e
/ j5 ^" l, C3 J) ` 原因12:失当的考评技能
. X7 |4 @2 a2 c. ^% B# M' ?- ?. h8 @3 n+ e) V6 y0 k9 \! R" M
众多管理者缺乏激发雇员动机的考评技能主要在于: 没有重视考评地点的选择,考评时大家集中在一个大会议室,惟恐别人看到自己是如何打分的,提心吊胆,最后干脆全打满分,做好人。
+ b/ \8 F' v0 n9 t6 H: a: M A* l z; G) m! M8 ~( g G$ e
提出一厢情愿的建议。考评结束,需要管理者提出某些建议,这些建议只有成为员工的自身要求时,才会被接受。不过,因为员工通常不会主动提出要求,所以考评工作必须在这方面做出“引导”,最好用实例来证明考评的结果。
, {" k) ]. o( c/ z
$ i3 N; e. b; t w" i% B 把员工置于局外。许多管理者认为,有什么事需要跟员工讨论呢?认为对下属工作的考核,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结果。
& S. H; l6 Y2 r j( v! K4 v
) z; c5 q R' S; h) ] 既然单纯的业绩考评效果不太好,拿什么取而代之?就是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不同的是,绩效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不仅重视结果目标,也重视行为目标。举例来说,惠普公司的股票在下跌,但为什么董事会不把执行总裁炒掉?因为现在惠普公司比两年前健康得多,它留住员工的比率是业界最高的。
2 ] H* x9 k2 x0 m
+ w& Y7 |: f8 R- y7 f/ @ 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去提高成功概率的思路和方法。在绩效管理中,沟通和教练处于中心位置。也就是说,管理者既要通过沟通和教练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改善态度、个性、人格、内驱力、社会动机等方面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