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9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克服绩效管理中四个“软肋”

[复制链接]

639

主题

18

听众

6万

积分

状元

Rank: 32Rank: 32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3-12-24
最后登录
2018-12-1
积分
64340
精华
1
主题
639
帖子
2823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中人守护者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2-1 21:5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经济时代的来临,业界对绩效管理开始给予更多关注。回想过去,谈到绩效,人们大多会想到绩效考核。 % ?& x }5 A& _* t9 `9 ]) p 1 _; e+ }, ?9 }+ y' ~. a  软肋之一: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 h! O2 }2 I% M5 n4 K: r( O # q0 [+ S$ n. {- L& J. }  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在较长时间内奉行的经营路线。战略犹如企业的导航图。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前进,必须不断地根据企业的战略来调整自身的前进方向和路线,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甚至遭遇危机。优秀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区别恰恰在于能否将既定的战略转化为组织中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行动。反映在绩效管理上,优秀的企业往往在形成绩效计划的时候,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员工在特定期间的绩效目标。这样就将对员工的日常管理和组织战略的执行有效地结合起来。 3 w- F+ h4 D* B* a! I" O( e5 e8 h6 Z# L. i   软肋之二: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脱节 2 |3 x- s" F4 D+ y1 v, g0 Z ( c( w7 x/ \: Q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管理,而且要对员工所置身其中的工作团队绩效进行考核。在绩效管理中,必须首先确定团队的绩效,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员工个人的绩效,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员工工作中许多内容必须依靠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良好配合,另一方面亦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计划体系的完整统一。从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来看,员工绩效和团队绩效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地衔接或衔接得不够恰当。 ( F) P0 l p, u$ b5 t6 e5 {7 U3 u $ p. R% K% N/ h+ D. Y) F3 ^! R  软肋之三:职能部门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 [9 a6 ~$ O9 Q$ ]4 u: t9 h # ?' Y0 u" S6 V, `1 a  从我们服务过的客户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突出的难题是对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财务部等部门的绩效管理。这些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对公司核心生产流程起辅助作用。这些部门的绩效目标很难进行量化,工作结果也很难进行评价。企业对这些部门的绩效进行管理时,往往是采用简单的评议方法,从行为态度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绩效管理当然是很粗糙的。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从理论上讲,职能部门是服务部门,应当为一线部门服务,但实际上职能部门却成了权力部门。如果对这些部门的绩效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就会严重影响一线部门的绩效和组织核心流程的效率,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 J: |1 _$ h' R- f- Q # Z* x p) m7 u4 h   软肋之四:绩效反馈匮乏 4 `+ x9 L2 R, e' a+ i( t 4 q, s) Y" c8 Y! P* H) H  绩效管理不同于以往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绩效考核的地方在于,前者更重视绩效反馈的动态性、及时性和激励性。绩效反馈通常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制定绩效计划阶段,绩效反馈可以让员工和主管对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做出明智地判断;在绩效计划实施阶段,绩效反馈可以让员工从部门主管那里及时得到关于自己业绩情况的反馈,知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弊端,使个人绩效处于持续改进之中;在绩效改进阶段,绩效反馈可以为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提供事实依据,做到对症下药。然而许多企业对绩效反馈往往很不重视,通常只是简单地告诉员工考核结果。如果员工被告知绩效不佳时就会很沮丧,因为他失去了本该有的改进机会。这样的绩效管理带有很强的事后奖罚色彩,对员工的激励效果就大大折扣。 2 C& C+ X# M! k8 a$ B8 a. ~" f 3 Y$ \. y7 ^* _ A5 [: F( P0 o   提升绩效管理,路在何方? 1 E4 ~* I- Q2 h2 _& `: P  ( r2 v; |7 F5 ]   对企业而言,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的一个核心管理流程,这一流程的目的在于为了促进公司战略的有效执行,而对各个分支机构、各个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在绩效结果、绩效计划和公司的战略目标之间形成清晰而一致的关联。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上述软肋,显然是这一流程中的最大瓶颈。对此,企业该做何举动呢?作为咨询顾问,我们认为,企业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 g$ t7 H* u' v) `8 @& F ) |9 c3 b! z* s, e3 i   一、 形成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执行流程。可以通过在公司建立战略规划委员会,由其定期对公司战略进行检讨,提供修正意见供决策层讨论通过,同时推动公司上下就既定战略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可以考虑引入平衡积分卡等战略执行工具,使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具体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联系。 + R) M3 U) b/ G* q: O4 `7 ?1 S7 j1 ? 2 Y6 E* v L, t2 r4 h+ \- f& |   二、 改善绩效考核方案,做到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消除考核中的团队或个人平均主义,使员工建立起团队合作、共同进步的理念,在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实现奖优罚劣,在明确员工当前绩效的同时,确定员工个人的素质水平。 * t, J1 c; V1 S8 ]* o/ B 2 L' w D1 M8 B' g: W  三、强化职能部门绩效管理。要针对职能部门的业务特点,从控制管理成本、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果入手,通过主管评价、述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管理。 * C* B; h0 V$ A$ ?$ H% e* f5 P, l7 m) Z9 i7 I0 f   四、学习并运用绩效反馈技巧。绩效反馈更多的是主管和员工之间的人际沟通,沟通技巧的运用对绩效反馈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层进行包括沟通技巧在内的管理技能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