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12-20
- 注册时间
- 2004-12-28
- 威望
- 0
- 金钱
- 275
- 贡献
- 13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8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83
- 主题
- 5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28
- 最后登录
- 2010-12-20
- 积分
- 288
- 精华
- 0
- 主题
- 50
- 帖子
- 183
|
板凳
发表于 2005-2-18 10:2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九条 对五级至十级残疾的职工,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9 J. c" @8 S! j2 U; ]
2 a6 J' o \4 X0 ^9 l h. E 五至六级残疾职工,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或者在用人单位关闭破产时,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七至十级残疾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
; S! ~9 M M7 G
! {9 T9 }" U9 l/ m$ B (一)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五级计发五十个月,六级计发四十个月,七级计发二十五个月,八级计发十五个月,九级计发八个月,十级计发四个月。4 z" O) L: `6 ~4 O6 ]4 k
( W) S- e- e& B4 L. A: z2 Q (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五级计发十个月,六级计发八个月,七级计发六个月,八级计发四个月,九级计发二个月,十级计发一个月。
" I7 p0 c" A* l9 b
# s( ~- T, Z6 N, o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亲属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当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按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 A9 Q3 k5 W4 E9 K ^: A
% D/ _, ?- g9 c2 P5 O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四十八个月至六十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3 ~2 ?6 `. | c! W: N
9 Z( X" a ^) \1 \' y5 B3 c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 N& @4 m# H0 b4 I4 S0 B0 O9 M
2 U/ z2 @ G8 l; v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随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调整,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调整。
, i9 e6 `; B- q
5 w( ~$ g/ z* ] u. P 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由所在单位照发本人工资,从第四个月起暂按因工死亡处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发给百分之五十,并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当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时,再发给其余待遇。被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应当退还已发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9 F- H. y/ e( Y: V& [6 F- q3 t- Z2 x; h6 F) D1 |# ?
第三十二条 定期领取伤残津贴的人员或者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供养亲属,应当在每年的六月份和十二月份提供由用人单位,或者居住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生存证明,方可继续领取。3 d' b& q) Z# o+ l4 g9 u1 T* q- Z
( ~ v! k; D$ l/ b# X- t5 ?! _ 第三十三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三)拒绝治疗的;(四)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L( z7 L3 j( _& M* T8 j4 E# p
* e) [) t4 ?$ t6 q1 `, K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2 A, \! {6 w: [, S2 v
! @) h2 R/ y: ~- b6 ] 企业破产、解散和其他原因终止而清产核资或者拍卖、变卖财产的,在破产清算时按工资同等顺序优先拨付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清偿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及其利息和滞纳金。' A- F2 C! ^1 B6 q$ o# I: S
- G- Q6 H; o$ h9 P# u) D4 I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方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A3 C7 Y& f% S
* G) M; X1 G( _ 非法承包建筑工程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应当由分包方或者承包方承担,分包方或者承包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后有权向发包方追偿。, m4 U! q, Y+ D# E' h8 x6 O/ l
) j4 A; Z4 p7 V$ W2 S, z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b& Y }( y# C; h/ C
+ I# s, D k! ~* @ 第五章 工伤保险基金* ^0 O4 A; E( T) V- x1 j! f. d
' p3 f& q$ j; ~; ]; @; O
第三十六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
/ L, j& T2 ]; i! ^* d8 r; ]: @
6 S; ~& V+ i( j; I" u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 Y* a8 U S# R! U
6 ]1 F& V# i! k% O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利息; [" s; {" n8 u$ J S( |: a- M
\, C2 ^3 @' T/ x8 w& n) S2 v (三)滞纳金、罚款;
& H1 T; ?" z1 ^3 H6 N" P+ _$ i- I3 k' I- d0 r* r; s
(四)地方财政补贴;! v( x8 I( s' L! F V, L1 t1 \
5 @: i. V" F" M' C$ p( p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收入。
" c) S: V) D& [ q! P. |- F6 P" B+ E4 ?' O( w% s: q
第三十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 z, P' y8 q5 g% A- g* a3 @) X# P! D: W7 @+ w
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根据用人单位工伤发生率等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s$ J S7 @! [: {; ] p
5 U% O% l" S% g. h" R' X 第三十八条 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6 B+ c- u$ i5 e8 H, S7 C5 O
1 Y1 W7 e; A" ]% e, n" R$ A _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 h$ n* K. a- k3 q1 r0 x. W4 H
% Q8 \! C7 O0 ? 第三十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核算。工伤保险基金应当建立储备金,市级统筹按工伤保险基金征收总额的百分之十五建立储备金,其中,市级储备金留存百分之十,向省级储备金上解百分之五。& x$ i7 Z) e+ ~4 B5 l4 z( p
/ X6 m s( O! _8 Y8 f: i0 u 储备金用于重大事故、伤残人员异地安置和基金不敷使用时的调剂。; N6 S# Z: N2 E( d) V: q6 t) q
/ q& K, A$ ]; W; }) ^- f1 j, J 市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省储备金调剂、市人民政府财政垫付。2 x4 i) g- t* n3 ]
$ M" N6 H* n% J6 O( N
第四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并按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全部转入工伤保险基金。6 d8 u4 N5 [$ _$ s& I# }2 C
" K$ r; p' H4 o5 m7 x 第四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项目:
* C/ ]& k) i# `! g a
) r: {9 O0 [: P# h (一)工伤保险待遇;, R; `! G# [# A5 }
) w0 x2 d9 p, [9 l# R
(二)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费用;% [; s! m( o6 d9 e4 A% L5 k3 x/ L. ^
R' e$ g/ R, H$ \4 b- [ (三)工伤取证费和劳动能力鉴定费;
& U3 `3 n& @- v2 h" U. I! x9 X, p- K. c# @3 p7 R* F9 H
(四)工伤预防费。+ V1 i; v6 l: u1 m9 z' A2 f/ M- Y/ w% w
* K: K/ ^4 W) F1 g3 n
前款第(二)项按不超过当年结存的工伤保险基金三分之一的比例,第(三)项按不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百分之二的比例,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每年九月提出下年度的用款支出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年度据实列支。
8 @4 b/ |9 A: C4 X) \2 B" ~: |2 C$ f. t. l
在保证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储备金足额留存和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费用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不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收缴总额百分之五的比例,提取工伤预防费。提取的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于每年九月提出下年度的用款支出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并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支出预算,下年度发生支出时据实列支。
6 d' L9 F8 c$ g4 ?
* |! Q. I# k* M6 {1 `: X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
|